中國已深深陷入了以美國為首的反華國家的戰略包圍圈,如今美國發起了對中國的戰術圍剿,即策動周邊與中國有領土糾紛的國家對中國進行車輪戰,不過這種車輪戰尚有節制且帶有試探性,所以我稱其為戰術圍剿。顯而易見,中國目前面臨的是一種危險的困局。面對這種困局,中國似乎是以不變應萬變,在“嚴正交涉”、“強烈抗議”之后往往不忘呼吁對方“要維護兩國關系的大局”,既沒有經濟制裁也沒有軍事反擊,顯得軟弱無力,于是引起了國人的強烈不滿。
中國外交的軟弱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有外交的問題,也有內政的問題,還有軍事的問題,甚至還有思想認識問題等。這些問題都是客觀存在的,一個也不能輕視,但我們可能忽視了一個同樣至關重要的問題——自力更生。這個問題看似與圍困無關,也與外交軟弱沒有直接聯系,然而正是它成了當前困局的主因之一。
上了年紀的人都知道這樣一句口號:“獨立自主,自力更生”。這是毛澤東時代經常掛在人們嘴邊的一句話,而歷史也證明:要獨立自主,必須自力更生;只有自力更生,才能獨立自主。當然自力更生并不是不要外援,而是“以自力更生為主,兼以外援”。實踐也證明,忽視自力更生就會受制于人,就不可能真正的獨立自主。
改革開放是個新生事物,是“摸著石頭過河”,當然難免出岔子和嗆水。我們不再強調自力更生,而是大力提倡“拿來主義”,主張“以市場換技術”。然而30年過去了,我們沒有拿來多少像樣的技術,今天凡是尖端的技術幾乎都是自力更生的結果,如航天航空業、導彈技術、銀河計算機、雜交水稻等。我們曾把自己的大飛機下馬,去和美國的麥道公司聯合研發大客機,企圖走科技的捷徑,不料剛剛組裝兩架,麥道宣布“破產”,結果被美國涮得找不到北,不僅技術沒學到連預交的100架飛機100多億的經費也算交了學費,更重要的是白白耽誤了幾十年的時間。我們想“以市場換技術”,結果市場丟了技術也沒換來,讓中國的28個行業被外資壟斷21個,外國人還不滿足,還在天天叫喊要中國保護他們的知識產權,否則就要制裁你。
用“拿來主義”PK自力更生,是對魯迅先生本意的違背,若魯迅先生地下有知也要“吶喊”。對外開放引進外資、引進技術、引進人才,其中兩個引進是可行的,唯引進技術最不靠譜。先進的核心的技術是引不來的,也是換不來的,至于人家覺得落后,我們尚屬先進,這樣的技術有可能買過來,但老吃人家的剩飯不管飽,老跟在后邊爬行總落后,還容易產生惰性,喪失創新的意志。我們學習西方決不能重蹈洋務運動的覆轍,我們主要應該學習人家先進的企業理念,先進的管理方法,而不是企圖不勞而獲地去占有人家的技術,人家不傻,你也得不到。否則,要是真能拿來和換來,人家憑什么吃香的喝辣的?同樣,“中華老字號”、“祖傳秘方”也不可能保留至今。對于西方先進的技術,我們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織網,自力更生,奮發圖強。
我不知道當初是誰提出“拿來主義”和“市場換技術”這兩句口號,我覺得提這口號的人不是腦殘就是別有用心,你要人家把吃飯的家伙交給你,豈不是喂飽了你餓死了他?連三歲小孩也不會干的傻事,人家豈能去干。于是今天中國便出現了這樣的局面:只有世界貼牌,沒有世界名牌,到處是中國制造,難得見中國創造。無論是大飛機的發動機、小轎車的發動機、手機芯片、電腦主機;也無論是電機產品、鋼鐵、纖維、化學制品都離不開外國的技術和進口,換句話說,在技術上我們處處受制于人。拿釣魚島事件來說,如果我們對日本采取經濟制裁或者軍事措施,那么日本就會采取反制措施,且不說兵戎相見,它可以讓你的手機打不成,因為任何一個牌子的手機,無論是中國的瑞典的美國的還是韓國的,里面都有日本企業提供的零部件,而且連手機這個詞也是日本的。日本可以讓你熱火朝天的基建大大降溫,因為建筑機械的平均使用壽命3000小時的設備只有日本能出產。日本還可以讓你的汽車產業寸步難行,因為中國生產汽車的機床,平均工作時間為年均3500小時且連續5年性能不變的,只有日本出產的機床。所以,早在7年前日本的世界經濟學者長谷川慶太郎就發表文章聲稱“中國的未來取決于日本”,他的理由有兩點:一是日企能向中國提供產業發展不可或缺的高品質產品;二是擁有技術優勢以及為確保它而對研發活動的巨額投資。他尖銳地指出:“中國要謀求經濟長期增長,必須下大力氣進行科研和開發。但目前的中國既沒有這個基礎,也缺乏這方面的遠見,只能購買日本專利,引進日本技術。隨著經濟不斷增長,中國對日本的依賴只會越來越加強而不會越來越削弱,這意味著日本將越來越有能力在經濟上控制中國”。當以上這些問題切實存在的時候,任何一個領導人做決策都不得不三思而行,這也是中國硬不起來的主要原因。這里我不是為中國的外交軟弱辯護,而是總結經驗教訓,因為這種局面也是自己造成的,盡管如此,這種局面是中國外交軟弱的原因而不是軟弱的理由,因為我們還有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民族精神,還有足以嚇阻和摧毀任何敵人的核武器,所以我們沒有任何理由懼怕戰爭。
可見自力更生是多么的重要,我們不受制于人就必須要重提自力更生,從現在起要扎下身子來做應該做的事情,目前有兩大問題亟需解決:一是加大科研投入。中國在科研投入上比較落后,2008年日本的此項投入占國內生產總值的3.1%,美國為2.7%,中國不到1%(今天的狀況我沒有數據,估計不容樂觀)。不僅國家要加大投入,企業也要加大投入,不僅國企要加大投入,私企也要加大投入。二是要加快科研體制的改革。我們的科研機構體制行政化,這種體制是阻礙科技進步的瓶頸,貪污腐敗嚴重,如跑項目經費積極科研不積極,科研經費大部分落入個人腰包,為此不惜弄虛作假。我們的國有企業官辦化,國企負責人往往責任心不強,貪污腐敗屢見不鮮。國企必須進一步改革,將現代企業制度與“鞍鋼憲法”相結合,讓工人階級參與管理,讓工人代表進入董事會,克服企業內部收入分配兩極分化問題,充分調動廣大科研技術人員創新的積極性,讓國企真正成為中國經濟的中流砥柱,成為老百姓福祉的最大保障,也成為科技創新的領跑者。至于有規模的私企,由于原罪的束縛,企業老板的心思往往不在科研上,而是如何轉移資產,如何移民國外。所以這也是中國私企少有技術創新和著名品牌的主要原因。對此我們只能寄希望于今后的政改到位,鏟除腐敗后,自然會有新的健康的真正依靠勞動致富的規模私企的誕生,到那時,私企科技創新的春天就會來臨。
自力更生是我們的興國法寶,在新中國的建設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是自力更生讓中國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即完成了工業化進程,是自力更生讓人民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基本解決了吃飯問題,是自力更生讓我國擁有了兩彈一星,是自力更生讓中國人在世界上揚眉吐氣。
自力更生是我們的傳家寶,它不是閉關鎖國,那是對他的曲解,它不為歲月所磨損,愈久彌新,它不為地域所限制,四海皆準,今天我們更加認識到它的寶貴,如數家珍。
自力更生是我們的試金石,凡是堅持自力更生就取得勝利,凡是放棄自力更生就遭受挫折,它讓提倡它的人愈發顯得偉大,它讓貶低它的人愈發顯得矮小。今天我們即為它感到自豪,又為它感到痛心,正反兩方面經驗教訓的碰撞,讓它像金子一樣閃閃發光,永遠閃耀著真理的光輝。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