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怎樣才能當好外交官呢?老朽認為應該做到以下四點才行:
一、要有氣節
說到氣節不由得想到了蘇武、張弿。蘇武牧羊的故事家喻戶曉 ,他奉漢武帝之命出使匈奴,因手下造次受到牽連,被扣匈奴達19年之久。期間經歷了逼降、誘降、勸降,自殺未遂、餓斃未遂、凍斃未遂,大部分時間過著抓野鼠吃草籽的野人生活。然而他依然“杖漢節牧羊,臥起操持,旌節盡落”,漢叛將李陵勸降未成,:“喟然曰,嗟乎,義士!陵與衛律之罪上通于天”,悔恨的淚如雨下。漢武帝欲聯合大月氏共擊匈奴,張弿任使者,不幸兩次被俘,遭扣押十余年,在匈奴娶妻生子,但始終秉持漢節,絕不叛變。于是具有民族氣節的蘇張二人,就成為我國自漢以來的外交官們學習的榜樣。當然,隨著文明的進步外交禮節也在發展,現在外交官都有外交豁免權,像扣押大使的事情不會發生,但蘇武、張弿的氣節精神永放光芒。
新中國,外交戰線涌現過大量英雄事跡,可圈可點。譬如周恩來,他雖是總理,但由于毛澤東很少出國,都是人家來謁見,所以周總理的外交擔子很重,于是便歷練出一個偉大的外交家。他外交出彩的東西太多了,但在氣節方面卻鮮為人知。老朽看過一篇紀念胡耀邦的文章,其中說到,八十年代胡耀邦帶頭搞資產階級自由化受到批判,在一次政治局生活會上,胡不服氣,大聲嚷道:“你們說我也這不行那也不好,請問在座的各位,除了我和鄧大姐外,還有誰在海外沒有存款?至少這一點我比你們強嘛”。鄧大姐就是周恩來的夫人鄧穎超。怎樣才有氣節?無私才有氣節!還有個元帥外交部長陳毅,此人在戰場上縱橫捭闔,鄙睨一切,養成一雙兇巴巴的大眼睛,周恩來怕他嚇著外賓送他一副墨鏡。有一次開記者招待會,一西方記者借提問進行挑釁,陳毅拍案而起大聲說道:“我們不怕戰爭,我盼他們早點打進來,格老子等了多少年了,頭發都等白了。惡有惡報,善有善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時候一到,一切都報!”真是鏗鏘有力,擲地有聲。怎樣才有氣節?無畏才有氣節!
后來,外交上就發生了許多沒有氣節的事,例如,1993年美國強行登上我銀河號遠洋貨輪,搜查子虛烏有的化學違禁品,我們屈從了;1999年美國故意用巡航導彈轟炸我駐南使館,此事至今沒了結;2001年美國間諜飛機侵入我領空撞落我戰機,我們將對方連人帶機即時奉還。對于此類事件既然發生了,為了中美關系大局可以不以牙還牙,但不能連個說法也沒有,美方既不真心認錯又不好好賠償,我們就不了了之,這就是沒氣節,一個連氣節都沒有的外交,還會有誰看得起?作為一個外交官說話辦事也必須有氣節,像我駐日大使好說些“將心比心”之類的軟話、廢話,也是沒有氣節的表現,后來釣魚島海域扣我漁船事件就是日本對她最好的回答。還有一個吳建民,倚老賣老、胡言亂語,說什么“要堅持韜光養晦一百年不動搖”。世界上有一百年不變的東西嗎?滿清“祖宗之法不可變”的下場是什么?一個不懂辯證法不知歷史的人竟然號稱外交家,真替他臉紅!誰如果甘當縮頭烏龜,不想欺負你都難。更有前駐韓大使竟然充當韓國間諜,開創了新中國大使被策反的先例,也打破了大使當外國間諜的世界記錄,把中國的臉都丟盡了。
老朽希望我們所有的外交官向蘇武、張弿學習,向周恩來、陳毅學習。從基本功練起,力爭做到“十不”:不貪污受賄,不買官賣官,不包養二奶,不轉移資產,不當裸官,不當漢奸;不怕威脅,不畏強暴,不當膽小鬼,不做縮頭烏龜。有人會說,你這“十不”標準太低了,這是做人的標準。這話也對也不對,放到周恩來陳毅那個年代只是個做人的標準,然而放在今天能達到“十不”標準就難能可貴了。老朽相信只要做到“十不”就是一個好外交官,就一定有氣節!
二、要有謀略
中國最有資格談謀略,例如,遠的有蘇秦的“合縱”,張儀的“連
橫”,孫子的“孫子兵法”,諸葛亮的“三分天下”;近 的有毛澤東思想。美國西點軍校將“孫子兵法”列入必修課,美國的軍事專家說,不怕中國軍隊現代化,就怕中國軍隊毛澤東化,可見中國自古至今都是謀略的搖籃,智慧的故鄉。譬如毛澤東劃分三個世界的理論,就是中國五千年智慧的升華,謀略的結晶。他把世界一分為三,美國蘇聯為第一世界,西歐日本為第二世界,其余各國為第三世界。他號召第三世界的人民團結起來,爭取第二世界的同情與中立,反抗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的霸權主義,中國儼然成為三極之一,美蘇之間又勾結又斗爭,對我力不從心,只好讓步退卻。第三世界人多國家多,在中國的鼓勵援助下,他們爭取國家獨立民族解放的斗爭風起云涌,他們反抗剝削壓迫的運動如火如荼,殖民主義、種族主義、帝國主義遭到了空前沉重的打擊,全世界無產階級革命形勢一片大好而且越來越好,我們的朋友遍天下。到了1972年第三世界的朋友把我們抬進了聯合國,美國也不得不低下高傲的頭顱,是年尼克松訪華。在與美蘇兩霸的斗爭中,毛澤東不僅善于斗爭,還敢于斗爭,堪稱楷模。美帝在朝鮮戰爭中失利,氣急敗壞,叫囂要對中國動用原子彈,毛澤東說:“原子彈也是紙老虎”。蘇修在珍寶島之戰中失敗,暴跳如雷,威脅要對中國實施核打擊,并讓巴基斯坦總統捎話,毛澤東冷笑道:“鄙人不怕”。在處理周邊國家關系上,凡對我友好的國家政府我們都與之和平共處;凡追隨帝國主義與我作對的國家政府,我們通過支援其國內革命群眾開展武裝斗爭,奪取政權,或迫使其對中國心懷畏懼不敢造次,或促其改弦更張保持中立;對膽敢冒險者如印度、南越則堅決迎頭痛擊,一戰屈人。于是,中國河清海晏,四方安寧。有人說,你講的都是事實,毛澤東的革命外交路線的確偉大,但時過境遷,已不合時宜了。時過境遷是事實,不合時宜不盡然。當年三個世界理論出爐時世界形勢比現在還險惡,一方面有美帝為首的北約組織,一方面有蘇修為首的華沙集團,我們腹背受敵。按常人,在那時就該實行韜光養晦才對。但毛澤東選擇的是進不是退,他認定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進攻是最好的防御,他說;“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毛澤東選擇的不是蠻干而是謀略,他的三個世界理論把古人“合縱連橫”、“三分天下”演繹的大氣磅礴,發揮的淋漓盡致。他的勇氣和智慧讓世界人民歡欣鼓舞,讓帝國主義目瞪口呆。雖然時過境遷,但毛澤東的外交革命路線的精神沒有過時,它是永遠指引我們正確航行的燈塔。
后來,我們的外交精英丟掉了毛澤東思想,因此干了很多沒有謀略的蠢事。例如,南海島嶼海域遭周邊諸小國紛紛霸占,越南一國就搶得29個,并瘋狂盜采海底油氣每年達1000多萬噸,居然從一個貧油國搖身一變為出口國,又拿賣油的錢去購買先進武器來對付我們。對這樣一個強盜我們非但不打擊和制裁,反而和他稱兄道弟,什么好鄰居好同志好兄弟不絕于耳,肉麻死人。和他達成陸地勘界協議,以致作繭自縛,一旦開戰不好從陸路進攻,丟掉陸軍優勢。現在越南心懷鬼胎,一方面和美國聯合軍演,一方面從俄羅斯購買先進的潛艇戰機,已成尾大不掉之勢;印度幾十年如一日公然支持達賴藏獨并侵占我藏南大片領土,達賴也認賊作父公開聲稱藏南是印度領土。而印度強大的毛派武裝可以是我們的天然盟友,應該是我們手上一張王牌,這就叫以其人之道反治其人之身,沒有什么不對。然而中國駐印大使2005年公開表態:“我們不清楚這些武裝組織為何盜用中國領袖毛澤東的名字?而且我們也不喜歡這樣。他們要這樣稱呼自己,我們也沒有辦法。但中國與他們從來沒有任何關系,中國境內也沒有任何組織或團體與他們有任何聯系。”簡直是愚不可及;九十年代美國為首的北約組織,趁俄羅斯危機拼命擠壓它的戰略空間,收獲頗豐。就連昔日蘇聯手下敗將的小日本,也趁機討回北方四島的兩島,只因怕另兩島俄羅斯不再歸還,企圖一并收回,延宕自今。而我們的外交精英,十余年在那里犯傻發呆,毫不作為,既不趁機索回被占領土,又不抒難結為患難之交,任憑大好機會錯過,一無所獲。今天俄羅斯也和美國調情,美國戰略放心轉移,劍指中國,而俄羅斯亦學當年中國,作壁上觀;另外,如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尼泊爾總理普拉昌達主動靠攏,我們則保持距離,對伊朗更是敬而遠之。今日中國外交困局、危局,雖不能都怨外交官,但那些尸位素餐、無勇無謀、妖言惑主的外交精英卻難辭其咎。
三、要勇于反思
我國當前的安全形勢相當嚴峻。美國自奧巴馬上臺以來,戰略部署做了大幅調整,從伊拉克撤軍,和俄羅斯修復關系,與印度加強合作,擴大《美日安保條約》范圍,明確將釣魚島納入其中,大批售給臺灣高端武器,首次與越南聯合軍演,將美韓聯合軍演第一次推進黃海,在新加坡建軍事基地,在澳大利亞大量屯兵等等,招招式式直沖中國。針對我周邊安全,美國過去是躲在幕后,唆使南海諸國哄搶我島嶼,慫恿印度霸占我藏南,支持日本奪取釣魚島。現在美國已從伊拉克騰出手來,并準備年底從阿富汗撤兵,便從后臺跳到前臺公開向中國叫陣。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在東盟外長會上直接宣稱,美國在南海問題上有國家利益,美國不支持任何國家對南海擁有主權。圍繞釣魚島事件,希拉里再次強調《美日安保條約》適用于釣魚島,國防部長蓋茨更直言,美國在釣魚島事件上支持同盟國日本,一旦發生戰爭美國將與日本共同應對。美國赤裸裸地介入釣魚島和南海紛爭,明知主權歸我卻公然偏袒對方,等于向中國發出戰爭恐嚇,與中國所謂“同舟共濟”謊言不攻自破。
從過去是第三世界領袖、朋友遍天下,到現在是四面楚歌、孤家寡人,從過去四方安寧,到現在狼煙四起,這樣的局面,不僅讓全國人民不滿意,也讓外交官員們臉上無光。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到了不反思不行的時候了。
(一)首先應該反思“韜光養晦”問題
“韜光養晦”是鄧小平針對1991年之前的局勢提出來的,面對蘇聯解體東歐劇變,社會主義陣營瓦解而出現的震蕩局勢,鄧小平提出:“冷靜觀察,穩住陣腳,沉著應對,韜光養晦,有所作為”的方針。本來“韜光養晦,有所作為”是一個完整的策略思想,但幾十年來我們在實際執行中卻將它割裂開來,只韜光養晦,不有所作為,于是韜光養晦被濫用,結果,沒有麻痹對手反而麻痹了自己,沒有套住對手反而捆住了自己,沒有分化對手反而孤立了自己,沒有打破島鏈反而增加了島鏈,沒有收復領土反而丟失了領土,沒有增加安全反而增加了危險。有所作為變成了無所作為,變成了條件反射式的被動應付,美國一對我軍演,我們就趕緊買美債,歐盟一來找茬,我們就趕緊買客機,日本一反我東海采油,我們就趕緊送柴油,印度、越南、菲律賓一對我叫囂,我們就趕緊送禮單。總之,花錢消災,中國成了唐僧肉,這種外交是不可持續的。
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國與國之間永遠是利害關系而不管你是什么制度,從社會主義的蘇聯變成資本主義的俄羅斯,換了馬甲,照樣逃不掉美歐北約集團的擠壓,前車之鑒,我們千萬不可有僥幸心理而去重蹈覆轍。我們要擺正與美國的關系。在“韜光養晦,無所作為”思想的指導下,我們把中美關系定位成:“搞合作,不搞對抗;有斗爭,斗而不破”。這是錯誤的,這既違背了辯證法也不切實際。有人甚至主張“中美國”,這更是幼稚可笑的。大量殘酷的現實告訴我們,擺不正關系是要吃大虧的,不少的史籍也告訴我們,濫用韜光養晦是要亡國的。戰國齊王建在貪官后勝的蠱惑下,對秦國采用的就是標準的“韜光養晦”政策,每當秦國滅亡一國,齊王建就奉表祝賀。其他五國或派使臣,痛陳唇亡齒寒的道理,齊王建都不予置理,堅持與秦國“搞合作”,大臣提醒要做軍事斗爭準備,齊王建也不予采納,堅持與秦國“不搞對抗”。結果五國相繼滅亡,齊國僅多存在了幾個月,齊王建也被秦給活活餓死。毛澤東曾經教導我們:“以斗爭求團結則團結存,以退讓求團結則團結亡”,這應當是我們外交官的座右銘。
(二)其次應該反思“擱置爭議,共同開發”問題
鄧小平對有爭議的領土提出“擱置爭議,共同開發”。擱置爭議就是既不拒絕,也不承認,理由是“讓子孫后代解決,相信子孫后代比我們聰明”。問題是你擱置人家不擱置,你要共同開發人家要單干怎么辦?事情的發展果不其然,日本和南海諸國都并沒有擱置爭議,更沒有留給子孫后代去解決,他們要在自己的這一代人中完成這個“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的版圖擴張計劃。就拿日本來說,他占領釣魚島控制東海,便可為子孫后代留下超過10倍的生存空間,讓現在只有幾十萬平方公里的小日本變成幾百萬平方公里的大日本,這是個非常可怕的前景,到那時候,這個中華民族的宿敵將永遠是中國的噩夢,我們的民族振興就會化作泡影。所以,不論為了什么,不管是“中外友好”,是“改革開放”,是“經濟建設為中心”,都決不能拿自己的領土做交易,只有領土是永久的,其他任何東西都是過眼云煙,領土一旦丟失就再難收回,我們必須寸步不讓,寸土必爭!目前時不我待,根據國際慣例,任何國家在某個地方顯示有效管理50年都對爭取主權有利,雖然中國政府不斷重申釣魚島是中國領土,也不承認所謂的時效原則,但實際上日本實際控制釣魚島30多年,繼續下去情況只會對中國越來越不利,釣魚島只會離中國愈來愈遠。事實證明在領土問題上拖延對我們自己不利,指望強大以后再說是遠水不解近渴。現在各國已下手,美國已插手,雙邊問題已變成多邊問題、國際問題。我們必須拿出壯士斷腕的決心,為了國家的核心利益,不惜一博,哪怕是戰爭。
四、要大膽更新
(一)、不要無所作為,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
毛主席曾英明論斷:“帝國主義和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解放戰爭、抗美援朝、中印戰爭、抗美援越、珍寶島之戰、西沙海戰等,都驗證了這個真理。過去小米加步槍,我們都不怕美帝國主義,今天我們擁有“兩彈一星”,反而要畏美如虎嗎?這是毫無道理的,毛主席的話沒有過時,我們一定要敢于斗爭,“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我們還要善于斗爭:1、善于斗爭就是要旗幟鮮明地對親華國家盡力支持,對反華勢力堅決打擊。對待周邊國家,要摒棄以穩定周邊環境為目標的危機處理式的外交思維,這種思維其實就是把國內穩定壓倒一切的思維,慣性地用在外交問題上,結果同樣是越維穩越不穩,甚至招來無賴國家無休止的敲詐勒索。我們要分化瓦解親美陣營,對侵略我國領土領海的國家予以制裁,對尊重我主權的國家以資鼓勵。對待TPP,與其花費不菲的外交經濟資源爭取某些已參加TPP的國家繼續保持和中國的關系,還不如把資源投入到那些不會參加TPP的周邊國家,讓他們覺得沒有TPP同樣可以過上好日子。對支持周邊宵小侵略行為的美國,不能光講合作,還要講斗爭,不怕撕破臉皮,也不要怕攤牌。只有不怕撕破臉,對手才會不上臉,只有自己有勇氣,對手才會沒底氣。2、善于斗爭就是要利用矛盾,各個擊破。對反華國家要發展與其反對派的關系,以此牽制執政當局的手腳,對那些侵略我國又不知悔改的國家,要重新啟動支援反政府武裝的戰略,讓其苦于內斗,無暇旁鶩。對越南、菲律賓等跳梁小丑要痛下殺手,一擊克敵,堅決收回失地。
(二)、不要自我孤立,要積極結盟,不怕出頭
過去中國是結盟國家,如“中蘇友好互助同盟條約”、“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條約”,而且中朝條約至今有效,中國號召和組織了第三世界并成為其領袖,所以中國的朋友遍天下,中國在反霸斗爭中節節勝利,中國人民也感到揚眉吐氣。但曾幾何時,我們的外交精英們 唯美國馬首是瞻,以為只要和美國搞好關系就萬事大吉,結果沒有少挨踢,特別是近幾年來被“奧巴馬”踢得鼻青臉腫,渾身是傷,若長此以往不被踢死也要致殘。
有人說,結盟是冷戰思維,其實冷戰從來沒有真正結束過,否則,華約解散了北約就不應該繼續存在,蘇聯解體了俄羅斯就不應該再受擠壓,中國改革開放了也不應該再受打壓。所謂“要摒棄冷戰思維”只不過是我們的一廂情愿罷了,這種思想既是愚蠢的也是危險的,正是在這種錯誤思想支配下,才造成了我國外交的孤立,以至于朋友越來越少,敵人越來越多。
我們要敢于結盟,恢復結盟戰略,發揚優良傳統,積極與應該結盟,能夠結盟,必須結盟的國家結盟。當然,不一定再提“三個世界理論”,對此可以只做不說。結盟的宗旨是共同反對霸權主義,在這個基礎上,加強和老朋友的關系,對碩果僅存的朝鮮、巴基斯坦應該毫無保留地給予支持,幫助他們反抗帝國主義的威脅。我們要敢于出頭,利用常任理事國的地位,仗義執言,伸張正義。要認識到中俄兩國是天然的盟友,只有中俄結盟才能抗衡美國,中俄兩國才能共同崛起,只要俄羅斯愿意和我們結盟,我們就決不能再猶豫。
中國古圣賢提倡以“王道”治理天下,用“王道”征服“霸道”,今天我們要繼承他們的品德與智慧,重新站到道義的制高點,用中國的王道對抗美國的霸道。新中國的王道,曾是支持殖民地國家的人民反帝、反殖、爭取國家的獨立與解放,如今的王道,我們可以定位成主權至上,政治平等,互相支持,互不侵犯。我們要高舉王道的大旗,運用“合縱”的戰略,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去奪取反霸斗爭的偉大勝利。
縱觀古今中外,還沒有一個不結盟的國家能夠崛起,更別說是和平崛起了,沒有遠交近攻,秦國就不能統一中國,沒有反法西斯同盟,盟國就不能奪取二戰的勝利,沒有北約集團,美國就不能稱王稱霸。 有鑒于此,中國的外交到了必須改弦更張的時候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