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可錯放也不可錯判。錯放一個真正的罪犯,天塌不下來。錯判一個無辜的公民,特別是錯殺了一個人,天就塌下來了。”語出沈德詠——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常務副院長。
兩天來,沈德詠發表于媒體上的這段話,總在眼前晃動。法律教科書上“疑罪從無”的司法理念,今天被中國最高法官的一個“天”字,讓每個沒進過法學院的公民深感震撼,對現代司法理念的真諦若有所悟。
話題十分沉重。一段時期來,不斷有刑事冤假錯案被披露,更有“刀下留人”的驚天冤案被曝。每個冤案,對受害人一生造成的精神摧殘永難平復,對其家庭帶來的毀滅性災難永難彌補,也一次次傷害了民眾對于國家法治的信心。
中國社會的法治建設,在艱難中前行。冤假錯案公之于眾,天塌不下來;不能直面反思,還要掩飾,天倒會一片片壓下來!
冤假錯案一再發生,必有系統漏洞,并不是法院一家的錯。如何防止冤假錯案,如何通過程序公正達至司法公正,法學家可以寫出洋洋灑灑的論文,也可以舉辦種種“論壇”,不是這里幾百字能說清的。多年前美國的辛普森案,被國際司法界認為是“疑罪從無”的典型案例,這也不是我們所要回顧研究的。我們只是有感于“天”,為我國最高法院領導能有這種直面冤案的精神感到一絲欣慰,為最高院領導能大膽地說出這樣震人心魄的話鼓一次掌,因為我們從中看到了今日手握審判大權的最高院的司法理念。有人說,不覺得晚了點嗎?是遲來的聲音,但這是一種實在不能忽視的珍貴進步。這樣的進步,其意義深遠,關聯每個國民。我愿意相信,堅定這樣的司法理念,對中國的司法審判實踐會產生巨大影響。
腳下是地,頭上是天。我們生存于天地之間,沒有地無可立足,沒有天陷于死黑。天庇佑我們,天賦人權。蒼穹下,人人都有人格尊嚴,都是直立的“I”。愿完善而又嚴密的法治,為每個公民撐住頭上的那片天。
“天”說,一定會寫進中國當代法治編年史!向沈德詠致意。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