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報紙,打開電視,以及網絡媒體,充斥人們眼耳的滿是各種各樣罪犯的消息,有交通逃逸罪,有強奸罪,有濫用職權罪,有貪污罪,有重婚罪,有畋賣毒品罪,輪奸罪,組織賣淫罪,等等,各色罪名,各種罪犯真可謂花樣百出,你方唱罷我登場,好不熱鬧!
只是,圍觀的人們往往在看熱鬧時忽視一個問題,即什么是罪,罪犯為什么會犯了罪?
那么什么是罪?這是一個很難給予明確的答案的問題,因為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罪的定義是不一樣的,但是可以給予一個大致的看法,就是強者或者說統治者制定的一套規范,越過這個規范就叫做罪,而觸犯這個規范紅線的人就叫罪犯!
可是,統治者與被統治者(或者說強人和弱者之間)是可以互換的,比如兩個人打架,總有一個是勝利,而另一個人輸了,這時候,勝利的一方,即強者就可以制定一套規范讓輸了的一方即弱者服從。只是這里面有一個問題,就是弱者在特定的情況下是可能成為強者的。
在私有制社會,強者作為統治者總是壓迫和剝削弱者,可是由于私有制社會的私欲不斷膨脹的特性,強者即統治者很容易轉化成弱者,因為,在私有制社會,由于統治者不斷的壓迫和剝削將會促進弱者團結起來抗爭,這時候,弱者由于團結的作用力就變成了強者。這就是私有制社會的運動特點:強者制定規范弱者服從-----強者私欲無限膨脹-----促進弱者覺醒團結組織起來抗爭----強者由于私欲不斷膨脹的特性無法組織抵抗的力量----強者被組織團結起來的弱者推翻----于是:弱者變成強者,強者變成弱者!
當然,產生這種身份互換的環境主要來自于弱者自身的變化,這種特殊的變化需要三個因素即:弱者的覺醒,弱者的組織,弱者的團結。
在中國歷史上,這種身份互換的實例很多,比如秦王朝,秦始皇統一中國時可謂威風八面,秦始皇出巡時,沒落楚國貴族項羽看到對項梁說:彼可取而代之,漢高祖劉邦看到時說:大丈夫當如是也!項羽和劉幫的言論在秦王朝是犯罪的,罪可誅九族。但是,項羽和劉邦這兩人組織民眾力量合力推翻了秦朝。這就完成了一種身份的互換,項羽變成了西楚霸王,而劉邦則變成了漢中王。項羽和劉邦由秦朝的亂臣賊子,下流痦子,名副其實的秦朝罪犯變成了霸王和一方諸侯。
再比如,宋代的宋高祖,和唐朝的唐太宗,都是由前朝的亂臣賊子變成一國之君的。實際上歷史上所有的君主都是經歷過這種身份互換的。不僅中國,是整個人類世界都如此。
即便是當代國際上,也是經常上演這種令人稱奇的身份互換游戲,比如埃及前總統莫巴拉克在顏色革命發生后變成了罪犯,可在時隔三年后卻聽說將要獲釋,而在顏色革命中變成統治者的卻剛剛被推翻了,變成了階下囚。這種身份互換可以說是很神速神奇的!
所以,人們看待罪和罪犯時是有不同的眼光的,在某些人的眼里,這個人是罪犯,但是在大多數人的眼里卻是英雄,是正義的化身。
對罪犯而言,要脫罪最好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由弱者變成強者,變成規范的制定者!
而弱者變成強者最直接最有效率的方法,就是能讓大多數人覺醒并且有一個公平正義的團結組織!除此別無他法!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