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看上去我和一些左派網友在大的觀點上似乎一致,和一些民族主義者在大的觀點上一致,但是我作為右派仍然有我獨立的看法,也就是說,觀點和觀點之間是不應當混淆的,哪怕在大的方面,就是抗美援朝戰爭是中國人民志愿軍獲得了完全的勝利這一點上一致,但是在細節上,在意義上,我都是有自己的獨立的看法的。
抗美援朝戰爭的一個最重要的意義,就是救命,救成千上萬人的命,救多少多少億人的命。
首先,在抗美援朝戰爭打響之前,如果讓大多數人預測中國軍隊和美國軍隊交手,誰會勝利,都會預測美國軍隊會勝利。甚至我認為,當時的斯大林可能心中都是這么想的。
斯大林是什么人?二戰中盟軍一方的統帥,他能夠對希特勒有正確的估計,他能夠根據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計算方法計算出德軍必敗,蘇軍必勝。但是他對于中國的解放戰爭的估計錯誤,在戰爭開始前他就公開發表言論,認為中國共產黨根本不夠國民黨軍隊打。也就是說不僅蔣介石對毛澤東估計錯誤,斯大林根據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思考,而且是對希特勒都有正確估計的人,對毛澤東估計同樣錯誤。這是因為毛澤東的頭腦中,并不僅僅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原理進行計算,還多出了那么一點點,就是還根據毛澤東思想的原理進行計算,而這種計算方法,更為先進,是斯大林頭腦中所沒有的。
因此當時國內的一些被剝奪了土地的地主富農們,日夜盼望著蔣介石能夠打回來,當然他們知道蔣介石太無能了,單憑蔣介石的力量根本不可能打回來。因此他們也都把希望寄托在美國人頭 上。因此在電影《鐵道衛士》中就有這樣的片斷,一個反革命的頭兒在一個地下室和一群地主富農開會,他就說美國終于出兵了!第三次世界大戰就要打起來了,我們也要積極行動起來,配合自由世界的進攻,我們要把對共產黨不滿的人統統收攏起來。
因此美國出兵的一個直接后果就是國內的反革命活動猖獗,大量的共產黨員被暗殺,當然為了鎮壓反革命,那些反革命也被處死不少。
當時國內的階級敵人數量是多少呢?毛澤東在《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中就指出,中國當時百分之九十的土地集中在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富農手中,所以要革命。當時的中國有五億人,不到百分之十,也就是五千萬左右的反革命,是心里向著美國向著蔣介石的。如果這五千萬反革命都暴動,雙方的搏斗死傷總也得要有一兩千萬以上。
但是隨著志愿軍在朝鮮戰爭上的勝利,階級敵人們一看,啊?原來共產黨軍隊連美國軍隊都打得過?因此就處于絕望感,在絕望之中他們就放棄了抵抗,這一放棄,就救了成千上萬的階級敵人的命,當然也包括了潛在的階級敵人因為反抗而大量暗殺共產黨員和積極分子的生命。所以朝鮮戰爭救了中國國內約幾千萬人的生命。
但是還要從世界局勢看。就是抗美援朝戰爭制止了美國政府日益法西斯化的進程,這樣就救了全世界多少億人民的生命。
就是說,就市場經濟的基本矛盾,是必然會導致帝國主義國家的日益法西斯化的,德國法西斯和日本法西斯都是市場經濟的產物。二戰也是市場經濟的產物。
因此就來說二戰最開始的那一仗,德國侵略波蘭,當時的蘇聯采取了不管的態度。因此德國軍隊勝利,而勝利之后德國法西斯情緒空前高漲,導致希特勒繼續進攻歐洲,最后進攻蘇聯導致了蘇聯的慘重損失。
如果歷史能夠重演,斯大林能夠在希特勒進攻波蘭的時候來一個抗德援波戰爭,不惜死上一百萬人也要把希特勒的進攻給制止住,那么歷史的發展進程是怎樣的呢?希特勒第一次出兵就損失了一百萬人且毫無進展,不得不和蘇聯簽訂停戰協定,那對于德國法西斯的心理打擊是十分巨大的,在這之后希特勒還會繼續進攻歐洲進攻英國嗎?他就不會了,他會努力地繼續發展新式武 器,考慮等軍力進一步強大之后再全面進攻了,這樣就不知道救了全世界多少億人的生命了。
而抗美援朝戰爭的效果正在于此,就是成功地制止了美國的法西斯傾向,美國的第一口牙就咬崩了,于是不得不回去研制新武器,然后將新武器在越南戰場上試驗,如果試驗成功,就可以全面進攻中國。但是新武器對付不了越南,因此全面進攻中國的想法被拋棄了,美國承認中國的合法地位與核大國地位。
因此中國成功地制止美國的法西斯傾向,這就不知道救了全世界多少億人的生命。所以毛澤東是大救星不過就是一個客觀事實的描述,他不過就是救了多少億人的生命而已。
另外從法理上講,中國的抗美援朝戰爭完全是在維護聯合國安理會決議。就是說,在長期的宣傳中,我國是抗議聯合國安理決議的,但是抗議,同時又遵守,就象足球比賽中,運動員抗議裁判的罰判,但是仍然遵守裁判的罰判一樣。
聯合國安理會當時的決議,完全沒有要聯合國軍占領全朝鮮,消滅金日成的內容,只是要求聯合國軍制止北朝鮮,將局勢回復到原來的南北分割的狀態。中國當然反對這個決議,因為這是一個帝國主義的決議。但是中國同時在遵守這個決議,因為中國警告美國不要越過三八線,意思就是美軍必須遵守這個不合理的安理會決議,如果美軍都不遵守了,那么中國人民志愿軍要出兵 幫助美軍遵守這個決議。從這個角度講,是美軍違反安理會決議處于非正義一方,而中國遵守安理會決議將美軍趕回三八線是正義一方。
此外抗美援朝戰爭對于中國的中長期目標,就是獲得國際公認的核彈制造權至關緊要。如果中國不打抗美援朝戰爭,則一旦毛澤東要制造核彈,則必有聯合國軍,甚至包括蘇軍在內的聯合國軍對中國進行全面進攻,中國人民將面臨慘烈的戰爭。而有了抗美援朝戰爭,有了上甘嶺保衛戰,就是讓帝國主義有機會知道全面進攻中國的成本是多少,因為這個成本太高而放棄這個打算。所以中國才能夠在后來獲得核彈制造權。
因此中國的前期的經濟的主要目標,就是為的獲得核彈制造權,這個權實在太重要了。例如,日本就沒有這個核彈制造權,所以日本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美國這個裁判員就可以用各種裁判手段將日本的經濟弄得奄奄一息。而中國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美國對中國毫無辦法,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國有核彈制造權。
所以我才將毛澤東時代的經濟稱之為原子彈經濟,就是說,是完全為的獲得核彈制造權而存在的經濟,正因為如此,為了制造核彈和衛星,必須召集大量的最優秀的科技人員,而如果市場經濟會導致科技人員的價格極為昂貴,大量科技人員會移民美國,但是計劃經濟才有機會廉價地使用大量的科技人員,導致核彈和衛星的進展。
因此我是支持市場經濟的,卻認為計劃經濟卻是一國獲得核彈制造權的最優手段,是一種權宜之計,在共和國的前期卻是正確的。所以我的歷史觀才是,中國共產黨不僅現在正確,過去也正確,是一直正確著的,是這一點和主流觀點有所不同的。
當然在核彈制造權獲得以后,在適當情況下引入市場經濟,但是因為萬事已經開了個頭,這個時候已經有充足的資金可以養得起大量優秀的科技人員,因此市場經濟條件下仍然能夠發展大量的先進武器,這也是自不待說的。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