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們的記憶里,只知道遵義會議永放光芒,卻不了解繼遵義會議后,又一次為挽救黨和紅軍“展風采、帥旗飄”的盛會 ------- 扎西會議。吾一年前特地走訪,謹將這一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會議整理成文,獻給偉大的黨和偉大的人民軍隊!
扎西會議樹豐碑,
四渡赤水展英眉,
佯攻昆明逼貴陽,
巧渡金沙突敵圍。
遵義會議結束后,中央紅軍根據中央政治局決定,開始向黔北進軍,準備渡赤水,過長江北上。蔣介石為防止中央紅軍渡江入川與紅四方面軍會合,立即調集重兵佈陣,圍追堵截,企圖殲滅中央紅軍于川滇黔邊界地區,形勢十分嚴峻。中央紅軍進至貴州土城,遭受敵人重兵圍擊,激戰中慘遭重創。據土城京華酒業袁仲華先生介紹,土城戰場,國民黨軍隊占據有利地形,紅軍立足未穩,損失很大,張震將軍就是在土城戰斗中負傷的···在危急時刻,毛澤東果斷決定改變原行軍計劃,指揮中央紅軍從土城一帶迅速渡過赤水河,挺進云南扎西(云南威信縣)和鎮雄縣境內.憑借山高.林密.路險的有利地形,準備與敵展開山地運動,游擊戰。
中央政治局于1935年2月5日至9日,在素有雞鳴三省的威信縣寨花房子舉行會議。這是距遵義會議不到一月時間,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在敵軍重圍的緊要關頭召開的第一次重要會議,史稱(扎西會議)。參加會議的有毛澤東,張聞天,周恩來,陳云,博古,王稼祥等。會議由張聞天主持,主要解決遵義會議以后,黨的戰略方針和中央紅軍的戰略轉移等重大問題。
會議討論并通過;張聞天接替博古總負責中央工作;通過了遵義會議決議,即《中共中央關于反對敵人五次“圍剿”的總結決議》;確定了中央紅軍的戰略行動方針,作出暫緩渡江,在川滇黔邊界地區機動作戰,創建新的根據地,而后回師黔北;重占遵義的決策;中革軍委根據會議決定,下發,《關于各軍團整編的命令》,對湘鄂川黔紅二、紅六軍團和紅四方面軍的戰略組織和領導問題,也進行了研究和部署;恢復自長征以來一度失去的其它蘇區和紅軍的領導;作出成立中共川南特委和組建中國工農紅軍川南游擊縱隊的決定。
張愛萍將將軍回憶說:“我們到扎西后,雖時值嚴冬,夜間降雪,仍繼續緊張完成了整編工作···.整編的結果,精簡了機關,加強了戰斗部隊,加強了各級指揮,大大提高了部隊的機動靈活性”。在整編中,紅軍戰士編了一首歌:“二月里來到扎西,部隊整編好整齊,發展川滇黔游擊隊,擴大紅軍三千幾”。扎西會議是遵義會議的繼續和完善,這次會議,毛澤東根據敵情變化,從實際出發,采取了敵變我變的方針,變被動為主動,對于轉變黨和紅軍的軍事戰略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2月14日(在扎西會議剛結束5天)毛澤東指揮紅軍東進,二渡赤水。2月16日黨中央中革軍委向全體紅軍指戰員發佈《告全體紅色指戰員書》決定停止向川北發展的戰略計劃,在云貴川地區創立根據地。于是,中央紅軍迂回穿插于敵人重兵之間,時而向東,時而向西,有時走大路,有時走小路,有時走新路,有時返回走老路。目的是創造有利戰機,求得戰斗勝利。使敵人撲朔迷離,疲于奔命。毛澤東指揮中央紅軍又接連創下了聞名中外的三渡,四渡赤水的驚天戰例,充分展示了偉大的戰略家的風采。2月27日,中央紅軍重站遵義,殲滅國民黨王家烈部,吳奇偉部,共3個師20個團,這是紅軍長征以來,扎西會議之后毛澤東指揮打下的第一大勝仗。這一仗,鼓舞了紅軍指戰員的士氣,威懾了敵軍。毛澤東同志指揮果斷運籌帷幄,采用避強擊弱,牽著敵人鼻子走,在運動中消滅敵人的戰術,指揮紅軍直逼貴陽,迫使當時正在貴陽督戰的蔣介石亂了陣腳,急調云南部隊增援。毛澤東說:“只要能將滇軍調出,就是勝利”。滇軍一調出,毛澤東立即指揮紅軍奔襲云南,展開佯攻昆明的陣勢。驚恐中的蔣介石又急將金沙江的防務部隊調守昆明。毛澤東同志見時機成熟,即命令中央紅軍向北急行軍,于5月9日中央紅軍全部渡過了金沙江。
扎西會議是中國共產黨.中央紅軍在形勢十分危急的緊要關頭,于川滇黔邊的大山深處召開的一次極為重要的會議,假如沒有黨的扎西會議作出的一系列重要決策,就憑當時黨和紅軍的艱難處境,其后果將是不堪設想的.然而不知怎么回事?多年來。扎西會議一直被忽略,查黨史,卻難以查到扎西會議的相關記載資料,連胡繩主編,中共黨史出版社出版的厚達575頁的《中國共產黨的70年》一書,也只字未提扎西會議。實際上,扎西會議才是真真實實的挽救了革命,挽救了黨, 挽救了紅軍.
“扎西會議指航向,云貴川邊帥旗揚”。扎西會議的不朽豐碑永放光芒,毛澤東非凡的指揮藝術天才,令世人敬佩,他的偉大功績將與日月同輝 ,名垂黨史!!
2013年4月18日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