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在《中國社會各階級分析》一文說得再明白不過了,要革命,必須分清敵友。毛主席在該文中說:“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個問題是革命的首要問題。中國過去一切革命斗爭成效甚少,其根本原因就是因為不能團結真正的朋友,以攻擊真正的敵人。······我們要分辨真正的敵友,不可不將中國社會各階級的階級地位及其對于革命的態度,作一個大概的分析。”在該文,毛主席明確提出經濟地位決定革命態度,越是處于底層的人群越具有革命性,越處于高層的群體越反對革命。
一些人卻否認毛主席這個正確論述,理由是毛澤東、周恩來、恩格斯、澎湃等都出身富裕家庭,卻參加革命,站到人民利益一邊;而出身工農家庭的顧順章、向忠發等則站到統治階級一邊,成為人民的敵。由此得出“統治階級地位的人不一定不革命,而處于工農地位的人不一定革命”的結論,于是認為“階級地位決定思想、決定對革命態度”的觀點是錯誤的。
這種推論看上去很“正確”,很能迷惑人,但稍加以分析,便謬誤盡顯。我們只要問一下:統治階級地位的人革命的是極少數,還是絕大多數?工農地位的人反對革命的是極少數,還是絕大數多數?很明顯,統治階級中革命的是極少數,反革命的則是絕大多數;工農階級中革命的是絕大多數,反革命的則是極少數。這些人就是用“毛澤東、周恩來、恩格斯、澎湃等都出身富裕家庭,卻參加革命,站到人民利益一邊”這種極個別、極特殊情況,來掩蓋絕大數多數統治階級的人都反對革命、站到人民對立面的現實;而用“出身工農家庭的顧順章、向忠發等則站到統治階級一邊,成為人民的敵人”的這種極個別、極特殊情況,來掩蓋絕大數多數工農階級的人都革命、站到人民一邊的現實。這不是很明顯的用特殊代替一般、用極個別代替普遍、典型的以偏概全嗎?
這種“用特殊代替一般、用極個別代替普遍、以偏概全”的錯誤,有的是認識問題,有的是思想問題。前者是無意的,后者是故意的。從認識問題角度說,一些人犯了唯心主義錯誤,即主觀所想不符合客觀實際。客觀存在的任何具體事物,都是一個矛盾體,都存在互相矛盾、對立的兩個方面。對于一個人來講,都存在優點與缺點、好與壞兩個方面;對于工作來講,都存在順利與困難兩個方面;對于階級社會來說,都存在戰爭與和平兩個方面,都存在統治階級與被統治階級兩個方面;對于一個階級內部,依然存在階級地位決定思想與不受階級地位決定思想兩個方面。
既然任何具體事物都存在矛盾、對立的兩個方面,那么怎么判斷、區別事物的性質呢?即如何區別一個人是優秀還是低劣、好與壞,工作是順利還是困難,一個社會是戰爭還是和平呢?如何區分統治與被統治,階級思想由什么決定呢?對此毛主席說得很清楚:“事物的性質,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規定的。”一個人優點方面超過缺點方面,就是優秀的人,反之就是低劣的人;好的方面超過壞的方面就是好人,反之就是壞人。困難條件超過順利條件,即是困難性質;順利條件超過困難條件,即是順利的性質。和平條件超過戰爭條件,即是和平性質;戰爭條件超過和平條件,即是戰爭性質。哪個階級處于主導、支配地位,就是統治階級,反之就是被統治階級。階級地位決定思想與思想不受階級地位決定,哪個方面超過對方,處于主導、支配地位,決定事物性質呢?客觀事實是:無論是統治階級,還是被統治階級,都是階級地位決定思想的人數遠遠超過思想不受階級地位決定的人數,前者是絕大多數,后者是極少數,前者絕對處于主導、支配地位,決定事物的性質。這與優點超過缺點就是優秀的人,反之就是低劣的人;好的方面超過壞的方面就是好人,反之就是壞人;順利方面超過困難方面就是順利性質,反之就是困難性質;戰爭方面超過和平方面,就是戰爭性質,反之就是和平性質等,不是一樣的道理嗎?
如果不承認這樣的客觀事實,非要絕對化,一個人要優秀,不能有一點兒缺點,低劣不能有一點兒優點;好必須絕對好,不能有一點不足,壞必須絕對壞,不能有一點好的地方;順利必須絕對順利,不能有一點困難,困難必須絕對困難,不能有一點兒順利;和平必須決定和平,不能有一點兒亂的地方,戰爭必須是處處皆戰,沒有一處局部和平。階級地位決定思想或革命態度,必須都如此。底層的人群具有革命性,必須人人這樣;統治階級反對革命,必須各個如此,否則一概不承認!這不是典型的主觀不符合客觀的唯心主義嗎?當然有些人對于人的優劣、好壞,對于順利與困難、和平與戰爭等認識,未必要求絕對,未必唯心主義,既然如此,為什么要在階級地位決定思想這個問題上,卻要求絕對,要唯心主義呢?
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堅決反對主觀不符合客觀的唯心主義,不但承認事物的性質由矛盾中處于主導、支配地位一方決定,并將此作為制定一切方針、政策的基礎,同時更堅持具體事物具體分析、特殊問題特殊處理。對于毛主席早就明確指出:“有成分論,不唯成分論,重在政治表現。”即有成分論——階級地位決定思想是我們辨別敵友的基礎,“不唯成分論”是基礎上的東西。前者是分辨敵友的原則、依據,絕對不能違背;后者則是對于極個別人,要重在表現。即對于工農階級,必須普遍信任,因為絕大多數都是可靠或完全可靠的,出現幾個顧順章、向忠發是正常現象,不能因噎廢食,由此否定工農階級的可靠性;對于統治階級中的革命者,則因為是統治階級出身,則必須從政治表現出發,通過長期、尤其是關鍵時期的考察來判斷其革命性如何。
否定階級地位決定思想的另一表現是:將階級地位決定思想中這個思想看成好與壞、善與惡、尤其是私心和公心。處于統治階級地位的人思想都私心、壞、惡,而處于被統治階級地位的人民或工農的思想也私心、不好、不善,即工農出身的人有了權力,也會腐敗,依然跳不出歷史怪圈,也就是依靠工農也解決不了歷史怪圈問題。在這些人的思維中,統治階級思想都壞,而被統治階級思想應該好。既然被統治階級思想也不好,革命怎么能依靠被統治階級的人民、工農呢?所以經濟地位決定決定思想不成立。我們必須承認這樣的客觀現實,即人民、工農地位出身的人,由于所處地位決定,其思想從好壞、善惡角度說,比統治階級地位的人是要好許多、善良許多。但階級地位決定思想,根本上不是指這些內容,而是對待革命的態度。是說越是底層的群體越具有革命性,越是處于高層的群體越反對革命。由于統治階級剝削壓迫底層人民,底層人民獲得利益日益減少,生產積極性必然走向消失,必然導致社會財富減少,致使生產力受到抑制、社會發展停滯、歷史倒退。唯有底層人民反抗剝削壓迫,才能逼迫統治階級對人民做出一些讓步,使人民獲得比以前多一些的利益,生產力才會有所提高、社會有所進步、歷史有所前進。
所以階級社會,唯有人民的反抗斗爭才是推動歷史前進的根本動力!唯有底層人民最具有革命性,最具有反抗精神!所以一切的正義革命都必須緊緊依靠底層人民!我們承認底層人民也有私心,絕非很善、很好。他們當中的人握有權力后,也會腐敗,其程度不會比別的階級握有權力后腐敗的程度差。但是底層人民這個整體,由于在共產主義實現之前,永遠處在社會最底層,永遠不具有腐敗的條件。所以唯有底層人民這個整體握有各級權力,做到無論是誰,只要違背人民意愿,人民必須有絕對權力,將其撤換掉,讓真正為人民服務的人走上各級領導崗位,別人才不敢剝削壓迫他們,才會為人民服務!唯此人民才會獲得盡可能多的利益,才會有越來越高的生產積極性,生產力才能會獲得盡快發展,社會盡快進步,歷史盡快前進。所以,將底層人民的思想也私心、壞、惡作為否定階級地位決定思想的觀點也是錯誤的。至于底層人民的思想能否私心變公心等的問題,根本辦法就是通過越是公心給予利益越多,而私心必越來越少的辦法,引導人民思想由私心向公心轉變,最后完全變成公心。
一些人為了達到否定階級地位決定思想的目的,甚至提出“‘流氓無產者’也是底層群體,難道也要依靠”的質疑。何謂流氓無產者?舊社會沒有固定職業的一部分人或集團,大都是破產農民和失業的手工業者。也叫游民無產者。對于此毛主席在《中國社會各階級分析》一文中這樣說:“還有數量不小的游民無產者,為失了土地的農民和失了工作機會的手工業工人。他們是人類生活中最不安定者。他們在各地都有秘密組織,如閩粵的‘三合會’,湘鄂黔蜀的‘哥老會’,皖豫魯等省的‘大刀會’,直隸及東三省的‘在理會’。上海等處的‘青幫’,都曾經是他們的政治和經濟斗爭的互助團體。處置這一批人,是中國的困難的問題之一。這一批人很能勇敢奮斗,但有破壞性,如引導得法,可以變成一種革命力量。”對于這樣一些人毛主席說得極其清楚,是引導,何來依靠的問題?
這些人否定階級地位決定思想,那么怎樣辨別敵友呢?他們說看言行、行動、實際表現。即不管你是哪個階級的,只要言行是革命的,才是依靠的對象;一切沒有言行的,都不是革命依靠的對象。這就出現幾個問題,一、人的言行有真假,怎樣辨別?如果其用假的言行騙取你,然后滲入革命內部搞破壞,怎么解決?二、看言行,不能看一時一事,要看全部歷史和全部經歷,在這之前,怎么辨別敵友?三、一切投機革命的人,或者小資產階級的狂熱性,為了投機、因為狂熱,在一定條件下會顯得很革命,最革命。但是當壓迫來臨,便會紛紛反水,很快走向反革命。當年的1927年4·12蔣介石大屠殺,就出現這種情況,汪精衛開始最革命,后來就投靠日寇當漢奸。請問這時,革命還依靠誰?不是完全失去依靠對象了嗎?這時去何處尋找大批的堅定革命者?不是沒有可依靠對象了嗎?歷史事實已經無數次告訴人們,越是最困難的時候,最能夠依靠的唯有底層人民,因為他們處境更慘,更需要有人帶領他們起來反抗斗爭!當時就是不知道革命依靠的根本力量在哪里,毛主席寫了《中國社會各階級分析》一文,從理論上解決了革命必須依靠的對象問題。四、階級地位決定思想和對革命的態度,這是通過歷史無數的革命實踐獲得的正確理論,不用這個正確理論作為判別敵友的標準,不是否定理論對實踐的指導作用了嗎?沒有理論指導下的盲目辨別敵友的實踐,不是注定要失敗嗎?五、有人會說毛主席的階級分析過時了,現在的工農都富裕了,有吃有穿,不想造反。工農還沒有被逼到吃穿無著,不會上梁山。工農是否富裕,我不知道;但我見過下崗女工餓死在家中,幾年后被發現的報道,見過孩子餓死在家里的報道。而工農反抗的事情則不絕于耳,湖北石首、貴州甕安、廣東烏坎······,等層出不窮。再者衣食無著是工農起來斗爭、反抗唯一條件嗎?毛主席搞文革,就是號召人民起來革命,造反有理,人民是吃穿無著嗎?帶領工農起來造反,能夠富裕起來,工農也不起來造反嗎?請問工農層出不窮的反抗,不需要真正革命領袖加以指導嗎?請問有人去指導嗎?在毛主席時代有這樣的順口溜“只有落后的干部,沒有落后的群眾”,現在工農已經起來自發反抗斗爭,請問人民群眾是走到我們前面,還是后面?一提起深入工農,先奪取基層政權,就會有人說基層政權都在流氓惡霸手里,都是賄選、家族政權,根本辦不到!你深入了嗎?你深入調查了解了嗎?其實基層,尤其是農村,根本上不是這么回事!老百姓最盼望的、最缺少的是有人帶領他們怎么致富!只要你有這個能力,基本上絕大多數人都會選舉你的!六、不緊緊依靠工農,根本上就是否定階級斗爭的根本原因。階級斗爭的本質是統治階級與被統治階級的斗爭,一個是統治階級——處于高層的掌握各級權力的群體,一個是被統治階級——處于底層沒有掌握任何權力,受其剝削壓迫的群體,即人民,主體是工農。階級社會一個鐵的規律是:統治階級剝削壓迫人民,人民獲得物質財富,減少生產積極性,導致統治階級獲得財富也減少,于是更加變本加厲的剝削壓迫人民,人民生產積極性更小,更導致物質財富越來越少。人民被剝削壓迫到無法生存時,必然要起義造反斗爭,將舊的統治階級推翻。新的統治階級看到人民力量的強大,被逼迫對人民作出一些讓步,使人民獲得比以前多一些的利益,于是生產積極性有所提高,導致生產力有所發展,社會有所進步、歷史有所前進。但是這新的統治階級又走向原來統治階級的老路,又被人民起來反抗斗爭,推翻,又獲得比以前多一些的利益,于是生產力又發展、社會又進步、歷史又前進了。一切統治階級或政黨又是開始依靠人民,到最后都走向人民反面,這就是歷史怪圈!階級社會發展規律告訴我們:生產力發展、社會進步、歷史前進,根本上必須依靠人民,依靠人民的反抗斗爭,是人民的反抗斗爭,即造反有理推動了歷史前進。所以階級社會要進步,必須搞人民的階級斗爭。要搞人民階級斗爭,唯有緊緊依靠人民,尤其是工農。既然如此,一些人否定階級地位決定思想,否定階級斗爭必須緊緊依靠人民、工農,不是從根本上違背階級斗爭學說最根本的東西嗎?不是對階級斗爭的反動嗎?
至于不是認識問題,而是思想問題的,即故意、存心顛倒黑白、混淆視聽的,則是統治階級,人民的敵人。他們最想否定階級地位決定思想,否定階級斗爭,于是最愿意搞用特殊代替普遍、用個別代替一般、以偏概全!他們一手拿著放大鏡,一手拿著縮小鏡,對毛主席時代的公有制的錯誤極端放大,放大到掩蓋一切成績,根本看不到成績。什么經濟崩潰、十年動亂、也腐敗、牛棚、愚民、人整人、毛主席為了個人私利,整到老革命老干部、文革就是整人、不關系工農生活、恐怖年代、人人自危······,對毛主席時代的公有制的成就,極力縮小、極力抹殺,妄圖使人看到的都是錯誤、罪惡!相反對改開搞則是極力放大成績,極力縮小、掩蓋罪惡。他們以偏概全、顛倒內白,根本上就是搞亂人民的思想,分辨不清階級斗爭的實質,一切為了麻痹人民,維護他們的反動統治。
總之,否定階級地位決定思想、否定階級斗爭,就是否定人民造反有理是推動歷史前進的根本力量,就是否定一切正義革命必須緊緊依靠人民,就是否定在共產主義實現之前,永遠是是最革命的階級,永遠具有反抗精神!否定這些正確理論,就是否定正確理論對革命實踐的指導作用,必然導致盲目實踐,導致實用主義,導致根本上不知道依靠誰,無所適從,導致革命失敗。這樣的結果對誰最有利,誰最高興?對誰最不利,受到損害最大?當然對統治階級最有利、他們最高興;對革命者、人民、工農最不利,損害最大。既然如此,一些人不是在做親者痛仇者快的事情嗎?
我們不能上統治階級的當,必須警惕以偏概全的錯誤傾向,必須堅持階級地位決定思想,堅持時時不忘階級斗爭,堅持革命必須緊緊依靠底層人民、工農,必須盡快深入工農,為工農服務,盡快喚起工農,團結起來,進行堅決的斗爭,為盡快恢復公有制、鞏固發展公有制,盡快實現共產主義而努力奮斗!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