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近代史上,有兩個朝代的滅亡的歷史經驗對當下的社會有巨大的現實意義,這兩個朝代是,一個是清朝,一個是民國。
清朝的滅亡,首先是由于封建社會的階級矛盾已經周期性發展到了頂點,農民階級和地主階級的根本對立,這一封建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無法調和。而要解決這一主要矛盾,無非是有兩種手段,一種是和平的改良,而另一種是暴力革命。
在當時,清朝的有識之士和光緒皇帝就嘗試過改良,不過這種改良最終以戊戌變法的六君子被弒,光緒皇帝被軟禁而宣告失敗,戊戌變法的失敗一方面表明反動的落后的勢力是不會自動退出歷史午臺,另一方面表明,一個社會要進行進步的改良,如果失去絕對大多數人民的支持,那么失敗也是必然的。因為戊戌變法自始至終也只是在統治階級的上層嘗試變革,而且變法的過程中其所依靠的政治力量仍然是舊的統治階級集團(依靠袁世凱,結果袁世凱反而投靠太后)他們從沒有嘗試依靠廣大的人民群眾,因此變法實際上從一開始就注定了要失敗。
在改良沒有出路的情況下,要解決社會的主要矛盾余下的路就只有暴力革命了。
在清朝自乾隆時代不斷發生農民起義,至八國聯軍對清朝的入侵,以及清朝末期的太平天國運動,這就沉重地打擊了統治階級集團。至清代末期其軍隊的腐敗無能已經到了無法保家衛國程度了,對外無法抗衡八國聯軍的入侵,對內無法平復太平天國運動,太平天國運動最終是在地方軍湘軍和八國聯軍的聯合下才得以鎮壓。
但是,盡管清朝在地方軍和八國聯軍的聯合下鎮壓了太平天國運動,也仍然沒有拯救其滅亡的命運。因為這時候以孫中山為首的資產階級革命家登上了歷史午臺,他們在清朝末期通過不斷的武裝起義和思想革命的傳播,一方面沉重打擊了腐朽的清朝統治集團,另一方面資產階級思想的傳播取得了巨大的成績,最終在清朝控制下的軍隊發生了質變,導致武昌首義成功,清朝統治集團在人民大眾極為意外的情況下而又必然的快速滅亡了。
清朝的滅亡有如下啟示
一是,再次證明在中國凡私有制政權必被更替的歷史命運
二是,中國私有制社會的改良是不切實際的空想,是注定不能成功的
三是,思想革命是引發軍隊質變的根本原因
四是,外部干擾不能改變中國私有制政權滅亡的命運
清朝滅亡后進入民國時代,在經歷了民國初期的軍閥混戰,最終國民黨在蔣介石領導下終于實現了基本的全國統一。
客觀的講,應當說,蔣介石算得上是一個資產階級的政治家和軍事家,蔣介石在那個時代算是有能力的人,國民黨的軍隊也算是能征善戰的,黃埔軍校自1924年6月16日,舉行陸軍軍官學校開學典禮,至1924年10月14日,孫中山下令蔣介石指揮平定商團叛亂,當夜,黃埔建校以來的第一仗正式打響至張學良1928年7月1日的東北易幟,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統治集團名義上統一了中國。短短的四年時間,國民黨統一了中國,這個成績是不錯的,應當說國民黨有能力統治中國至少幾代人。然后,現實卻不是這樣的,僅短短的21年時間就滅亡了?那么這是為什么呢?
首先在民國初期,雖然各軍閥勢力在軍事實力上都遠遠強于國民黨的軍隊,但是,各軍閥軍隊都是舊軍隊,他們沒有國民黨軍隊那樣的先進的政治鋼領,黃埔軍校在建軍之初就設立了政治委員,就是說國民黨軍隊的戰斗力主要來源于軍隊軍人的思想。這就是為什么民國[初期舊軍隊在國民黨軍隊面前摧枯拉朽的根本原因。
可是,這里引出了另一個問題,就是,為什么,國民黨無法消滅最初沒有軍隊的共產黨?并且最終被共產黨打敗?
是因為國民黨軍隊,不是在國民黨的絕對領導之下嗎?這里就有必要了解國民軍隊制度和國民黨及國民黨軍隊的主要領導人。
首先,黃埔軍校建立之初是仿照蘇聯的軍事體制的,即國民黨的軍隊是設立政治委員的,在國民黨屠殺共產黨后,這一制度仍然保留,雖然在軍事行動上其決定權不是在政治委員手上,而是在軍事首長上,但是,軍隊設立政治委員,就無疑保證了其軍隊的性質,這個性質就是國民民黨軍隊是為資產階級服務的,國民黨軍隊絕不會為無產階級服務,此外,國民黨的最高領導人,和國民黨軍隊的最高領導人,都是蔣介石,蔣介石自黃埔軍校建立之初至死都是國民黨軍隊的最高領導人,而國民黨的最高領導人,自孫文死后,1925至1938年間,蔣介石是中央執行委員會的主席之一,一直是最核心的人物,且自1938年后至死是國民黨的總裁,也就是自1938年后一直是國民黨最高領導人。從以上兩點,我們不難得出,在蔣介石死之前,國民黨軍隊一直是在國民黨的絕對領導之下。這是沒有任何疑問的!
相反,我們再來看共產黨領導的軍隊,共產黨在建軍之初其思想是混亂的,可以說,還殘留著舊軍隊的思想,也因此危及革命,但是發生在1927年9月29日至10月3日的著名的三灣改編,基本確立了共黨產軍隊的性質,這個性質就是共產黨的軍隊是無產階級的軍隊,是為代表最廣大人民利益的共產黨所領導指揮的。各級軍隊的最高首長是政治委員。
同時,我們再來看共產黨及其軍隊的領導人,自1935年的遵義會議確立毛澤東為事實上的領導人至1943年完全確立毛澤東為共產黨及其軍隊的最高領導人一直到1976毛澤東逝世。
以上事實說明,無論是國民黨的軍隊,還是共產黨的軍隊,實際上都是分別在國民黨和共產黨的絕對領導之下的。
既然兩軍都是在黨的絕對領導之下,那么為何國民黨軍隊,無論在人數,還是在武器裝備,還是外援都優于共產黨軍隊的情況下,為何,從一開始就無法消滅沒有軍隊的共產黨?為何無法消滅在很小的根據地發展的力量也很小的共產黨軍隊?
為何在抗戰勝利后,國民黨統治區有三億多人口,有五百萬軍隊,無論戰爭物質資源,還是人口資源都要比共產黨統治區只有一億多人口,一百多萬軍隊要強得多,為何只在短短的四年時間即被滅亡?
要解釋這個原因,其實極為簡單,就是為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統治集團他是代表著少數的資產階級的利益,他無法獲得最廣大的人民群眾的支持,雖然他控制了大多數人口,也有比共產黨多的軍隊,但是人心向背決定了,蔣介石統治集團無法獲取他所控制的地區的戰爭資源,人民群眾在物質上不支持蔣介石集團,而國民黨軍隊的底層軍人由于其無產階級的性質,在大時代的背景下,也很容易掉轉槍口對著蔣介石統治集團,這和清朝的武昌起義是一個道理!
以上事實充分說明一個問題,即,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并不是保證政權的穩固的根本原因。
同時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還絕對取決于,這個黨是代表誰的利益,當黨代表最廣大的人民群眾的利益時,就可能實現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反之,當黨不能代表最廣大的人民群眾的利益時,也就無法實現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
國民黨統治的滅亡有如下幾點啟示
1)私有制政權必被革命掉
2)在中國即便有外援,私有制政權也一定被革命掉
3)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取決于黨的性質,當黨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利益時,黨就可能實現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權,反之當黨代表少數人的利益時,就無法實現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權
4)中國的軍隊無法確保私有制政權不被更替。
結語:兩個朝代的滅亡得到如下幾個啟示
一)在階級矛盾對立的情況下,改良是空想的,是不現實的,是注定不能成功的,因為,改良是統治集團試圖延續滅亡命運的嘗試,由于改良不可能依靠最廣大的人民群眾,因為要取得人民群眾的支持,統治階級集團就必然要放棄其階級利益,但是,統治階級的階級本性卻又要求統治階級不得放棄本階級的利益,因此改良只是欺騙人民大眾的謊言,而這種謊言必然會在階級利益面前暴露無遺!
二)在私有制社會,改變私有制政權的方式只能是暴力革命,而暴力革命的發生,一種是統治集團內部因思想革命的影響從而導致統治階級集團的軍隊發生質變,進而通過統治階級自身的軍隊自行瓦解。另一種是人民群眾的普遍覺悟全體起義,發生全國性的起義摧毀反動的私有制政權。
三)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的前提條件是,黨必須從根本上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
四)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不能保證私有制政權不被更替,因為私有制政權只是少數人的政權,他不可能得到絕對大多數人民大眾的支持。底層軍人一定會將槍口對準代表少數人利益的政黨,那種不講階級利益盲目的的妄圖實現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是癡心妄想!
20130708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