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以前的一段時間,毛主席身邊的某些工作人員在北京和隨毛主席外出期間,違犯紀律,從多吃多占到無償索取當時市場上供應緊張的各種生活日用品,個別人還有貪污、瀆職行為。毛主席發覺后,立即指示,要在身邊工作人員中開展小整風。并制訂工作人員守則:“買東西一定要給人家錢,一張紙、一支筆也如此,千萬不要向地方要東西。”“過去向各省、市要的東西,要照價付款,錢由我稿費內開支。”他把這個小整風叫清除“老鼠”。
毛澤東日理萬機,身邊幾個工作人員出了點問題,他居然親自過問,親自處理??梢娝麑ι磉吂ぷ魅藛T要求之嚴格,對作風問題、腐敗問題是怎樣地立場鮮明,毫不留情。
那么,毛澤東是怎樣預防和清理身邊的“鼠患”呢?
一是強化學習。通過學習,整頓思想作風,清除思想垃圾,以提高工作人員防范抵御沒落生活、沒落思想侵襲的免疫能力。他對“8341”部隊(毛澤東的警衛團)的學習,不僅要求高,而且安排科學系統,不僅學習毛澤東在《中共七屆二中全會上的報告》、《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等文件,而且學習數理化;不僅有整風時的專題集中學習,而且要求他們通過七八年的常規學習,“達到高中畢業或者大學畢業程度”。學習不僅能直接提高人的思想素質,而且讀書學習本身又是一種情趣高雅的生活方式,所以,只有學習,才是預防和清理人性“鼠化”的治本之策。
二是對貪污、瀆職行為,決不容忍姑息。當他知道群眾揭露的事實后,雖然這個人是位老同志,在他身邊工作多年,仍果斷決定將其調離中南海。他這樣做,不僅是一種處罰措施,一種單純的紀律行為,更是教育其本人和其他同志的一種必要有效的方法。與其說是毛主席不能容忍貪污者,不如說是他不能容忍貪污的思想行為。因為私情而對貪污者留情,其實也就是對貪污的思想行為留情。
三是懲前毖后,治病救人。在學習的基礎上,互相談心,互相啟發,從團結的愿望出發,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不戴帽子,不打棍子。尤其令人不能不感動的是,他拿出自己的萬元稿費對“過去向各省、市要的東西”,照價賠付,這說白了其實就是替人受過。然而這卻既是他對犯錯誤的同志的一種情義,也是對犯錯誤的同志及其他同志的一種最感人的教育方式。
其實,大家都知道,毛澤東身邊的工作人員,都是嚴格挑選出來的,政治思想素質都是比較高的。但是,人是復雜的,對人即使再怎么精選,也難免會有走眼的時候;事物總是變化的,精選出來的人即使當時素質高,卻也保證不了今后永遠能不在養尊處優中變質。毛澤東身邊工作人員出現個別人員的“鼠化”現象,再一次證明了這個道理。
反腐倡廉,從領導身邊工作人員做起,率先垂范,自然是對全局反腐倡廉一個極大的推動。換言之,“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如果連領導干部身邊的工作人員都不能保證清正廉潔,又如何保證其他人廉潔奉公,克勤克儉?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