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究竟是為了誰?這個問題,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答案。可不管答案再多再繁雜,我想,有一個最簡單的道理大家都應該明白:不管什么樣的改革,如果它不是為了或者說不能夠利國利民,那它就不能算是正確的改革,也會是不受人民擁護的改革。
對于中國三十多年的改革,從國家大政的角度,從政治經濟學的角度來講,原本不是我們這樣的普通百姓可以叨叨的,甚至說我們這些真真白白的純粹草木之人,也沒那個水平和能力可以對它閑置褒貶的??蓮牧硪粋€角度來說,正是許多看似愚拙普通的老百姓,看待問題認識問題,偏就同他們自身一樣純潔樸實單純明了。他們正因為不懂也不具備經濟學家政治家們那樣系統高深或者完整的學術理論修養和鞭辟入里超越時空的抽象能力,因此說話辦事也就渾如大自然一樣的自然淺易,又不失最基本的尺度。也可能出于這樣的原因,他們就不會在那個藥家鑫殺了人之后,要喋喋不休地要從社會心理學角度,從藥家鑫自身專業習慣角度,從堂而皇之的法學角度,去做出那么多看似美妙合理卻又嚴重違背事實的推測。什么“激情殺人”啦,什么“專業習慣形成的慣性殺人”啦,等等。在老百姓的心里,自古以來就是一個死道理:借錢還債,殺人償命。我們的法律文本那么多,我們的法律精英和社會學者那么眾,他們的說法那樣紛繁,可吵來吵去,那個撞傷了人,不僅不實施救助反而把受害者連捅七刀而斃命的藥家鑫,最終還是撇開了這家那家們的高深玄乎說辭,以一個“殺”字了結了。我在想,如果當初這個案件交給普通的老百姓來公決,何以會浪費了那么多報刊的版面,喊焦了那么多人的口舌,耽擱了那么多人的寶貴時間,牽動了那么多人揪心的關注,只需“咔嚓”一下,不就一了百了了?那樣的結果,保證事后誰也不會有任何口舌可攪,有任何高深理論可發,有任何強橫之詞可奪,更不至于招惹得整個國家的神經都被牽引了那么長時間!
在回頭再說改革吧,三十年的改革成就無須贅述,中國的進步當然自不待任何人去質疑??删科涑晒κ〉母緛碚f,任何人就不能武斷地說,改革帶來的一切都是積極的進步的,也不能說改革所到之處都是利國利民的。誰也不能否認,某些人打著改革的旗號,為自己或者為少數人謀取不正當利益的事實存在。既然現實都這樣了,你就無需白費口舌給老百姓講那些所謂的大道理了。因為老百姓心里有兩個觀念是牢固不破的:一是你的改革要能給他們帶來實實在在的福祉;二是你的改革能夠使國家日益強大。如果這兩點做不到的話,你即便把改革說得六月飄雪,鐵樹開花,或者天下金條,他們也是不會相信你的。
我們且不說改革取得的巨大成就與老百姓有多大的利益關系,但就老百姓本身來說吧,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了,改來改去,老百姓并未見到自己的生活發生多大可喜的變化。令他們迷惑的是,改革的結果卻出現了那么多他們事先不能預知的狀況:自己飽受十年寒窗之苦終于從農家走出去的孩子,窮其人老幾輩的積攢連一套僅可容身的房子都買不起了;他們世世代代安居住的環境面目全非無法居住了;生活中的一切吃的喝的不知道該吃不該吃、敢喝不敢喝、能用不能用了;改革改得大家看不起病了、上不起學了、養不起老了;改革改得原本屬于老百姓自己的財富被少數人巧奪豪取走了;改革改得消失已久的黑惡勢力又蠢蠢欲動耀武揚威無惡不作了;改革改得已經泯滅多年的黃賭毒又暢行無忌泛濫成災了;改革改得農民有限的土地被個別強人野蠻地圈占了、城里人湫隘的房舍被強制性拆除了、原本屬于國家的集體的各種資源被大張旗鼓地掠奪走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感日漸少了、感情也越來越冷漠了;改革改得國家28個自主產業已有21個都被外資掌控了;改革改得公有的變成私有的了,大家的變成少數人的了;改革改得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國家都快沒有自己的聲威可言了,連周邊那些撮爾小國也敢隨意蹬鼻子上臉來欺負我們了……你說,改革改到這樣的程度,你那些和少數富人勾結在一起,得了好處卻要賣乖的經濟學家們、法學家們、學者精英們、還有那些先富起來的人,還要違心或者昧心地說什么這市場那股份,這催化劑那潤滑油的,讓老百姓怎么看你們,怎樣想你們?
只能讓財富壟斷在少數人手里而拋卻了人民大眾的改革,是嚴重偏離治國正道的改革;改革若是有意無意縱容了少數人不擇手段地肆意掠奪與毀壞而犧牲了多數人的利益,從而達到社會表象的虛假繁榮,是一種自殺式的改革;改革若是把一切危害社會和人民安全的潘多拉盒子都全面打開,讓黑暗與罪惡肆意橫行卻讓正義與善良退避三舍,就是身負罪孽十惡不赦的改革。
我們的改革直到今天,已經暴露了太多的負面與丑惡,它需要國家下大力氣用猛藥去徹底蕩滌已經深伏于國家肌體里的諸多毒素。如果一味地姑息養奸,危險隨時都會在經意不經意之間突然到來。如今躲在改革旗幟下,危害國家與人民的丑惡與犯罪實在太多太普遍太復雜太難清除了。雖然說養癰為患積重難返,可只要橫下一條心來,穩扎穩打,步步為營,任何艱難險阻終會被攻破的。
新一屆的中央領導,國家民族和人民都在翹首期待你們澄清玉宇的那一天!
2013-4-17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