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前,當《國際歌》的音符響起,四海之內皆兄弟。巴黎的市民、芝加哥的汽車工人、頓涅茨克的礦工、巴庫的石油工人,上海的紡紗工人,全世界受苦的人和著雄壯的音律發出斯巴達克般的號子,去戰斗、去工作、去死亡。終于,他們把舊世界打了個“落花流水”,實現了“英特納雄耐爾”,建立了一個個紅色的“家園”。
有個著名的段子,說的是勃列日涅夫將年邁的母親接到克里姆林宮暫住。困苦一生的老太太進門一剎那驚呆了:“孩子,你住這么好的房子,共產黨回來了可怎么辦。”信仰一旦被背叛,就沒有什么不可以出賣了。終于,最后的“合伙人”們解散了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寡頭們也搖身一變,成了一個個獨裁者。
《動物莊園》中,拿破侖也是從先指示響聲器開始,愈演愈烈到獨享交配權、賣掉勞累成殘廢的拳師,最后跟人類推杯換盞。小說中,動物們隔著窗戶分不清人臉和豬臉驚呆了,然后截然而至。故事應該這樣發展,逆來順受的小動物們在未來某一時刻起來終結拿破侖或者某個小豬的統治,并有人懷念老少校的那個夢。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木必先腐,而后蟲生”,很好總結了蘇聯解體。北京電影學院2013級畢業生王一琳畢業設計《前進,達瓦里希》,講地正是蘇聯解體過程中信仰與背叛。信仰的力量就是這樣:純真而無暇,個體追求著夢想,自覺靠攏集體……但“不知什么時候開始”,也很可能是從物質生活豐富和上層集團(片子里的“媽媽”)的變質開始,夢想和希望被逐漸瓦解和扭曲,最終成為被漠視被淡忘的東西。
本片無關意識形態的左右之爭,僅僅是一個關于信仰和夢想的童話。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