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共青團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李克強、張德江、俞正聲、王岐山、張高麗到會祝賀,劉云山代表黨中央致祝詞。劉云山說,當今青年是值得信賴、堪當重任、大有希望的一代。他在祝詞中向青年提出五點希望,即,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練就過硬的本領,勇于創新創造,矢志艱苦奮斗,錘煉高尚品格,從而奮力實現中國夢。
“中國夢”是中共十八大提出的未來中國系統發展目標的概括性簡稱,它既有近期目標,也有中遠期目標。為了實現“中國夢”,幾代中國人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也已經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階段性成就。但是,中國夢這一目標的真正實現,還需要未來幾代人的不懈努力。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的執政黨,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是中國共產黨的助手和后備軍。因此,劉云山代表中共中央在本屆共青團全國代表大會上對青年提出的希望和要求,就顯得更有意義和針對性。
近代以來,中國遭遇了“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國家和民族的命運處于危亡之中。無數仁人志士為拯救中華民族于水深火熱,前赴后繼地奮斗著。在這樣的歷史大變局中,風云際會,新舊交替,波瀾壯闊。那些主動肩負國家和民族重任的時代俊杰早就意識到,中華民族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事業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過程。因此,1900年,梁啟超發出“少年強則中國強”的吶喊,成為幾代人的共識。
早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前,1917年,李大釗等人創辦了“中國少年學會”。當時還都是年輕人的毛澤東、鄧中夏、惲代英、張聞天等加入了這一學會,日后他們都成為中國共產黨的重要領導人物。毛澤東一貫非常重視青年的作用和青年的教育。1939年,毛澤東發表《青年運動的方向》一文,要求知識青年與工農群眾相結合。1957年,毛澤東對青年們說:“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你們的。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1963年,毛澤東“向雷鋒同志學習”的題詞,發表在《中國青年》雜志上。今年“五四”青年節時,習近平總書記在與各界青年代表座談時說到:“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并勉勵當代中國青年把自己的人生目標與實現中國夢結合在一起。這些都體現了卓越的領導人對于青年問題的遠見卓識。因為,任何偉大的事業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需要培養一代又一代年輕的接班人。
事實上,不同的意識形態都對青年高度重視。美國很早就提出過“和平演變”的構想。這一構想的核心就是把改變思想觀念的目標定位在年輕人、下一代身上。一個偉大的事業能否成功,要害在于“爭奪青少年”,這話并不過分。對于共青團來說,這個問題尤其需要注意。當中國提出實現“中國夢”的偉大目標,從青少年開始培養自己的接班人,就變得更加重要,它甚至成為“中國夢”能否實現的關鍵。它既是中國夢能否實現的重要保障,也是當今青年自己的人生能否實現價值的時代機遇。因此,劉云山在共青團十七大上對青年指出,要“認清前進方向,不斷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實際上就是對當今青年明確提出了肩負的使命和重任。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