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大手筆投資非洲抗衡中國》,共同社東京6月1日電,英國廣播公司網站5月31日報道,日本《每日新聞》6月1日報道。BBC作為英國殖民主義勢力的喉舌,它將日本在非洲加大投資力度的舉措解讀成日本要在非洲與中國抗衡。由此也就把一件原本有利于非洲發展的好事解讀成了中日之間的矛盾沖突,因而也就轉移了話題,或者說,轉換了主次矛盾。而英國媒體這么做的目的,無非就是想進一步挑動中日互斗,從而使得英國——這個非洲的舊殖民統治者——能夠在最大限度上延續其對非洲的影響力和控制力。
我們早就指出,日本因為執行了美國重返亞太的政策——破壞中國周邊的安全形勢——而獲得了讓日元對美元大幅度貶值的回饋,但是,美國對日本的這一回饋實際上是以損害西歐的既得利益為代價的。因而,美日歐之間頻繁開會所要協調的無非也就是這一矛盾,但是,這種協調——由于違背資本“你死我活”的本性——是注定不可能取得實質性的進展的。由于日元的大幅度貶值,使得日本資本(以美元投資的形式)的對外擴張能力獲得相應的提升,相對地也就削弱了其他國際資本的對外擴張能力。特別是當中日等國的資本大舉進軍非洲的時候,原本在非洲占有優勢的歐洲資本在客觀上就被降低了地位,因而歐洲資本不擇手段地排斥亞洲資本的做法也就不那么令人奇怪了。而挑動亞洲資本內部互相傾軋則是一種很省力的排斥亞洲資本的辦法。因此,西歐國家要么宣揚中國和印度在爭奪非洲,要么宣揚中國和日本在非洲抗衡,但偏偏就不談實際上是亞洲資本對非洲的大舉投資已經損害了歐洲資本在非洲的既得利益,當然,西歐媒體更不敢談的話題是美國資本實際上已經在大面積地接管歐洲資本在非洲的領地了,因而,歐洲資本實際上受到的是兩面夾攻。
《普通農場驚現轉基因植株,亞洲限制進口美國小麥》,英國《衛報》網站5月31日報道。由于美國從未批準孟山都公司研制轉基因小麥供人類食用,因此,在美 國俄勒岡州一個農場主的田地里發現的轉基因小麥事件動搖了全球對美國食品供應安全的信心。對此,歐盟建議成員國對進口自美國的小麥進行檢測。韓國和日本取消了美國小麥的進口訂單。而只有中國和菲律賓只是表示正在密切關注美國農業部對轉基因事件的調查,因而也就意味著中國政府和菲律賓政府并沒有采取任何實際 行動(既不宣布檢測,也不取消訂單)以維護本國人民的食品安全。
新一屆中國政府宣布的改革原則是“放松事前監管,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特別是在轉基因食品這個問題上,中國政府徹底采取了對中華民族極端不負責任的態度,不僅把審批權下放,而且拒絕一切質疑和要求公開進行獨立檢測實驗的意見,以至于對頻繁出現的非法轉基因農產品采取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做法,所謂的黃金大米事件就這樣被不了了之了。
《“習奧會”重要性怎么估計都不為過》,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6月1日文章。如果真那么重要的話,美國為什么不把這次會晤安排在一個非常正式和莊重的場合來進行呢?當年,撒切爾夫人來華與鄧小平會談時,會談的地點是在人民大會堂。尼克松來華與毛主席會談時,會談的地點更直接是在中南海。因此,如果奧巴馬真是那么看重“習奧會”的話,那么怎么說也應該把會晤地點安排在白宮或美國國會。因而,反過來可知,奧巴馬不僅一點也不看重“習奧會”,而且采取了十分怠慢的態度。當然,奧巴馬表現出來的這種態度的確很符合一個殖民主慣有的做法,反過來說,如果美中關系是要朝著宗主國與殖民地的關系發展的話,那么倒的確可以認為在加州一座莊園舉行的“習奧會”是受到了美方應有的重視的。
《中國父母為孩子高考做準備,照顧無微不至,確保狀態最佳》,英國《金融時報》網站5月31日報道。既然中國新一屆政府的改革的指導原則是把確保人民幸福安康的權力下放給人民自己,而不再是由人民政府以履行自己基本職能的方式來確保人民生活的幸福安康,簡而言之,新一屆政府把人民獲得幸福的責任推給了人民自己。既然改革的目標是沒人對人民群眾的幸福負責了,那么人民群眾自己當然就只好對自己的幸福負責了。
在一胎制的作用下,絕大多數的中國父母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一個孩子身上,因而,理所當然地會盡一切努力來幫助他們唯一的孩子在生活中取得成功。而且,隨著社會貧富兩極分化的程度越來越嚴重,特別是隨著大學生“畢業即失業,就業也干不了幾年”的現象越來越普遍,一系列表明年輕人獲得幸福的道路越來越窄的事實迫 使中國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考上全國重點大學的愿望因此也就變得越來越強烈,由此他們為之付出的努力也就越來越多。
之所以會出現很多家長在考場附近預訂酒店和餐館的事情,其根源并不在于家長們希望“他們的孩子可以學習到考試當天的最后一分鐘,并且在附近吃營養餐,不會出現消耗寶貴考試時間的腸胃不適。”而是在于,首先,城市規劃的巨大失敗導致學生無法就近上學;其次,在無法就近上學的基礎上,那種將考場設置在學生所在學校附近的安排并不可能改變學生家離學校(考場)遠的問題,相反,可能進一步惡化這一問題;其三,也正因為學校離家遠,所以只能選擇在學校附近就餐,因而 只能選擇在考場附近就餐,這并不是家長喜歡這么做,而是被迫這么做,要知道,外面吃得再干凈,也不會比在家里吃的干凈。當初,上海搞城市規劃的人十分迷信美國,說什么要像美國那樣——“在市區工作,在郊區生活”,于是,把人都從市中心趕到鄉下,結果,市中心的商業衰敗了,住在鄉下的上海人民的生活負擔加重了,每天花在路上的時間極大地增加了,因而整個城市的社會再生產效率嚴重下降了。幸好,世博會之后,相關部門的腦筋終于正常了,但歷史積累的巨大負擔卻很 難在短時間內消化干凈。
至于一些酒店所提供的向那些最終被北大或清華錄取的住店考生全額退款的服務,這當然是一個營銷的噱頭,但是,問題最后恐怕會演變為,大概只有那些有把握被北大或清華錄取的考生才會入住這些酒店。以前某家保險公司也推銷過類似的保險,不過只允許初中生投保,如果該生最后能夠考上大學的話,則不僅能夠被退還全 部保費,而且還有一筆獎學金。可想而知,這個險種沒幾年就被迫取消了,原因只是在于絕大多數投保的初中生實際上都是有把握考上大學的人(盡管還要經過中考和高中階段),保險公司因此大虧。由此可知,那些玩噱頭的酒店最后也是要取消這一服務的。
盡管大學生越來越不值錢,但是,就整個社會而言,這種變化不是非此即彼的,而是會有一個漫長的過渡的,在這個過程中,由于人們習慣性地不是從社會一般的角度來認識問題,而只是將各種問題都理解為是個別問題,因此,人們并不會認為是所有的大學生都不值錢了,而只是認為非重點大學的大學生不值錢了,由此,反而 會呈現出日益劇烈地迷信重點大學的社會現象來。最后,出于對上重點大學的強烈愿望,以財富數量為權重的公平原則將取代之前以高考分數為權重的公平原則,由此使重點大學逐漸變成所謂的貴族學校,從而完成由大學生越來越不值錢到大學越來越不值錢的歷史性轉變。
《越建議簽南海“不率先動武協議”,中菲在香格里拉可以淡化爭端》,新加坡《聯合早報》 6月3日報道。越南的這個建議完全就是個陰謀!因為越南、菲律賓等國侵占中國的島嶼眾多,并且其在侵占中國無人島嶼的時候根本也不會發生什么“動武”的事 情,因而,事實上,只有當中國收復被占領土和驅趕侵略者的時候才會發生“動武”的事情。因此,如果中國接受了“不率先動武協議”,實際上就等于是放棄了收 復南海領土的權力,并且將坐視有更多的中國領土被外國偷偷摸摸地侵占。
《內地環評審批權下放引擔憂》,香港《南華早報》網站6月3日報道。將工業項目的很多審批權下放給地方政府,這是新一屆中國政府已經公開宣布的改革計劃。由此也就可以看到,新一屆政府重視生態環境的宣示只是口頭上的,其在實際行動中干的完全是相反的那一套,即一點也不愿意對中華民族的生態環境負責。
《美報報道:中國成伊拉克戰后最大受益者》,美國《紐約時報》網站6月2日報道。殖民主義者及其走狗的一大無恥之處就在于用改變名詞定義的辦法強奸他人的 意識。要知道,之前,中國之所以難以獲得伊拉克的石油,那并不是薩達姆政府不愿意向中國出售石油,而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伊拉克進行了制裁所致。而美國之所以要將薩達姆的倒臺解釋成外界重新有機會獲取伊拉克石油資源的原因,那只是因為美殖民主義者要為它入侵伊拉克的罪行進行辯護。
按照美國目前的這個說法,好像美國是為了中國的利益才入侵伊拉克的,因而隱含著中國也是美國入侵伊拉克的幫兇的意味,如果中國承認自己是美國入侵伊拉克的戰爭的受益者的話,那么今后美國則會進一步設法把中國宣傳為是導致伊拉克人民遭受苦難的根源,從而將美伊矛盾向著中伊矛盾進行轉變。由此可知這是美殖民主義者潑人污水的陰謀。
需要明確的是,中國和伊拉克之間的買賣完全是建立在公平自愿的基礎之上的,而且,中國為了遵守伊拉克新政府的規則而不得不減少利潤。因此,中國不僅不是伊拉克戰后的最大受益者,甚至連受益者這三個字都配不上!相反,美帝國主義入侵伊拉克之后,不僅掠奪了伊拉克的文物、黃金、美元現鈔,而且還無償侵占了伊拉 克石油,直到伊拉克的反美浪潮已經成為了美國的包袱之后,美國才將伊拉克甩手給了聯合國。如果說伊拉克戰后真有一個最大的受益者的話,那非美國莫屬。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就是美國媒體也不得不承認,中國的國有石油巨頭之所以愿意接受伊拉克苛刻的條件,那完全是因為它們更注重獲取能源以促進經濟發展,而不是像美國私人石油巨頭那樣獲取利潤以充實自己的腰包。然而,中國國有石油巨頭的這種“為大家、舍小家”的社會主義作風在中國國內卻被主流經濟學家們及其國務院內的主子們批判為不講效率的缺點。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