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時值雷鋒同志因公殉職50周年,在毛主席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的日子到來之際,5月2日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授予郭明義同志“當代雷鋒”的光榮稱號,并向全國發出向他學習的號召。幾天來,主流媒體大張旗鼓地宣傳報道郭明義同志的先進事跡,把他定格為雷鋒的薪火傳人、全國的道德模范。特別是中央電視臺連續4天在新聞聯播節目中首條報道郭明義同志的好人好事。這著實令人耳目一新,同時也讓人略感意外,人們不禁要問,在與雷鋒久違了的今天為何又忽然對他重視起來了呢?依我看,原因其實也簡單,只要看看眼下慘不忍睹的社會風氣和道德狀況,便不言而喻了,這是形勢所迫。
中國的確需要一個乃至一群榜樣以供國人學習,但這榜樣與雷鋒沒有關系,這些道德模范也都不是雷鋒的薪火傳人,因為在私有化的社會里不可能有雷鋒產生。要弄明白這個道理,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雷鋒精神,這個問題最好的答案就是一首歌:
《學習雷鋒好榜樣》
一
學習雷鋒好榜樣, 忠于革命忠于黨。
愛憎分明不忘本 , 立場堅定斗志強。
二
學習雷鋒好榜樣, 艱苦樸素永不忘。
愿做革命的螺絲釘,集體主義思想放光芒。
三
學習雷鋒好榜樣, 毛主席教導記心上。
全心全意為人民, 共產主義品德多高尚。
四
學習雷鋒好榜樣, 毛澤東思想來武裝。
保衛祖國握緊槍, 努力學習天天向上。
從這首歌詞里我們不難看出,雷鋒精神包括無產階級立場、集體主義思想、共產主義品德和毛澤東思想。如果剔除這些內容,那么雷鋒就不是雷鋒,而只是一個好人。郭明義就是這樣一個好人。其實,這年頭做一個好人就很不容易了,當我看到郭明義的事跡報道后,便對他肅然起敬,他的確值得包括我在內的全國人民學習。他堪稱道德模范,但不是當代雷鋒,盡管郭明義的動力可能來自雷鋒,盡管組織上也把他當做雷鋒的薪火傳人。如果刻意將二者扯在一起,混為一談,那是對雷鋒精神的曲解。
雷鋒是一個符號,是一個時代的產物,這個時代有適合他成長的土壤。只有科學社會主義才能產生雷鋒,只有毛澤東思想才能哺育雷鋒。封建主義社會也能產生善人,如靠乞討辦義學的武訓等人,但他們不是雷鋒,資本主義社會也能產生慈善家,如打算死后裸捐的巴菲特等人,但他們也不是雷鋒。道理很簡單,因為他們生長在私有制社會里,私有制社會沒有產生雷鋒的土壤。
為什么新中國毛澤東時代產生了雷鋒?因為那個時代是公有制時代,是英雄輩出的時代;為什么毛澤東時代學英雄做英雄風起云涌?因為有太多的黨團員自己就是雷鋒,有太多的黨委書記自己就是焦裕祿,他們和英雄之間有心靈的感應,有語言的共鳴,有行動的共振;那個時代是“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
改革開放后沒有雷鋒,因為私有化的社會同樣產生不了雷鋒:單干的農民自然會丟掉集體主義思想;雇傭的工人缺少共產主義品德也屬正常;資本家怎么會堅持無產階級立場;貪官污吏最怕毛澤東思想。全社會都不具備培養雷鋒的土壤和氣候,試問,雷鋒從何而來呢?如果這些深層次的社會問題不解決,光在那里做表面文章,那么,不僅出不了雷鋒,也學不了雷鋒,就連道德模范亦將難以為繼,而這次學雷鋒活動注定會和以往那樣“轟轟烈烈走過場”。
想當年,雷鋒被人民當做榜樣來學習,后來,雷鋒被人們當做傻帽來嘲笑,雷鋒被別有用心的人當做假典型來質疑,甚至還有右派把雷鋒當做極左來批判。于是,雷鋒水土不服,離家出走,“雷鋒叔叔走了”,一走就是30年。人們或許會問,雷鋒還會回來嗎?會的,什么時候?當毛主席的光輝重新照耀神州大地的時候,只有到那個時候,學習雷鋒才會蔚然成風,我們的社會才能風清氣正。
2012年3月3日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