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大凡讀過點書的人,沒有幾個不知道匈牙利詩人裴多菲的這首“自由頌”的。
中華民族雖然歷史悠久,文化輝煌,但翻開歷史,能夠享受到自由空氣的時代,其實寥寥無幾。直到今天,我們還羨慕著春秋戰國時代的辯士爭鋒,“百家”競出;也羨慕著大唐盛世的萬邦來潮,廣納群言。因為更多的時候,中華民族的歷史是在“言忌”里續寫的。
從秦朝的“指鹿為馬”到滿清的“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都是因為不慎言而招來了殺身之禍。重者滿門抄斬,甚至株連九族。輕者也要惹禍上身,身首異處,諫言者更是要承擔付出生命的風險。不知道這一路上的風光里,有多少人因為不慎言,而招致了殺身之禍。
為了不惹禍上身,人們謹小慎微、唯唯諾諾、恭謹謙順。為了不惹禍上身,“各人自掃門前雪,勿管他人瓦上霜”。為了不惹禍上身,人自然也就不敢放開心情,也更不敢奢望自由。
自由,對于中國人而言,是多么奢侈的一個詞語!
但不管怎么說,“五四”的號角,還是把自由的風吹進了我們這個缺失自由的古老國家,也誘發了這個古老民族對自由的渴望。
從毛澤東身上發生的很多事情,我們可以認為他是個傳統的叛逆者,也是一個自由主義者。很多時候,在我們這個子女“順”字當頭的國家,毛澤東并沒有一味地“順遂”他的父親。他雖然順從他的父親和他定下的比他大幾歲的羅氏舉行了婚禮,并且一生也對羅氏充滿了同情,但他卻拒絕承認這樁婚姻,也從來沒有和羅氏同房,他始終認為楊開慧才是他的結發妻子。為了更多的獲取知識,他在那個該是循規蹈矩的年代就退學到圖書館精心讀書了。為了反對學校對學生的不公,他帶頭發起驅逐校長的運動,差點被學校開除了。
一九三七年九月七日 ,毛澤東針對黨內存在問題寫了《反對自由主義》,列舉了黨內自由主義的種種表現,剖析了其危害、來源以及錯誤思想方法,號召共產黨員要用馬克思主義的積極精神,克服消極的自由主義。這篇文章對于糾正黨員思想上的不正之風,起了很大的作用。
毛澤東從來就是一個崇尚自由的人,對于中國人的無自由狀態歷來痛心疾首,他的一生也可以說是為中國人民爭取自由的一生,但他為什么還要大聲呼吁反對自由主義呢?
要明白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知道毛澤東反對什么樣的自由主義。毛澤東認為,自由主義“取消思想斗爭,主張無原則的和平,結果是腐朽庸俗的作風發生,使黨和革命團體的某些組織和某些個人在政治上腐化起來”。
其實,從個人氣質講,毛澤東無疑是一個充滿自由理想的人。無論我們讀他的詩還是看他的文章,還是我們知道的很多的事,我們都能體會到他那種井噴式的激情和自由奔放的思想。但同時,我們也知道,在事關民族大義,國家未來和人民利益上,他也從來就是一個高瞻遠矚,顧全大局的人,他從來就不是個自由主義者。不但他自己不是個自由主義者,他也要求別人也能有全局觀和大局觀。
為了革命大業,他可以忍辱負重,被排擠也不放棄自己的職責。為了抗戰大局,他可以摒棄國共兩黨的血仇,和蔣介石達成抗日的共識,并肩作戰。為了國家的和平,為了讓人民繼續免遭戰爭之苦,他可以不顧個人安危,單刀赴會,讓全國人民看到共產黨的和平誠意。為了國家的民主和進步,他可以和其他黨派共同分享解放戰爭共產黨取得的勝利果實。
可見,毛澤東反對的并不是人們正當的自由權利,而是那些可能給黨和人民事業帶來嚴重損害的無原則的自由主義。
毛澤東在《反對自由主義》中,指出了“一團和氣”,“有害于團體,也有害于個人”。 批評了“當面不說,背后亂說”,既影響團結,也不利革命事業的不良風氣。還指出了自由主義明哲保身,無所作為,沒有組織紀律,只是泄私憤,圖報復,對敵人沒有基本的警惕性,對人們利益漠然置之,對工作敷衍了事等不良表現,并明確指出“革命隊伍中不應該保留它的地位”。主張共產黨員,“應該是襟懷坦白,忠實,積極,以革命利益為第一生命,以個人利益服從革命利益;無論何時何地,堅持正確的原則,同一切不正確的思想和行為作不疲倦的斗爭,用以鞏固黨的集體生活,鞏固黨和群眾的聯系;關心黨和群眾比關心個人為重,關心他人比關心自己為重”。
一句話,自由主義就是不說實話,不做實事。使團結渙散,關系松懈,工作消極,意見分歧,這是革命事業所絕不允許的。
身為中國共產黨的最高領導人,毛澤東可以說是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來約束自己,在各方面為全黨做出了榜樣。他沒有為自己和自己的家族爭取哪怕一絲一毫的利益,甚至為了革命事業的早日成功,在黨內,他沒有真正的私交,有的只是革命同志的情誼和生死與共的理想。對朱老總,他是敬;對周總理,他是親;對很多風雨與共的戰友,他是欣賞有加,但不管是哪一種情感,他只停留在工作上,絕不給人有他和某位領導私交不同的印象。他怕和誰太親近了,會引起其他戰友們的猜測,以致對革命事業產生不利影響。這一點上,和蔣介石到處拉私交,動則說師生情誼的情形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為了中國革命的成功,至少在個人情感上,毛澤東是自覺做出了犧牲的。
其實我們知道,青年時代的毛澤東是一個意氣風發,有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的人。他也是一個善交朋友的人,在黨外,無論是其他黨派還是曾經的對手,他都可以和他們成為朋友,從這樣一個事實,我們就可以知道,毛澤東在黨內無朋友的良苦用心了。他把這些刎頸之交當做戰友而非朋友,只是因為他們有著共同的理想。
毛澤東是一個情感豐富的人,也是一個情感細膩的人。誰能知道,在毛澤東的內心深處,他對這些戰友會有著一種什么樣的關切呢?誰又知道這種關切里又有著怎樣的一種深情呢?或許在他真實的內心世界里,毛澤東的情感并沒有我們所看到的這樣鐵面無私。如果他沒有身處那樣的位置的話,我們有理由相信,老一代革命家中的很多人,都會成為他無話不談的朋友,因為他們的心本已相通。
毛澤東不僅反對自由主義,他也是反對自由主義的表率,但他從來不反對自由,因為他知道自由的可貴,更知道對中國人而言,自由的來之不易。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