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說,微薄那么大,讓大家也看看我們家的長輩。文革中是有過激過左的現象,更有人趁機公報私仇。但不是所有受過委屈的人都對毛主席和那個大時代懷恨在心的,我爺爺就一直說,誰犯的錯誤誰自己承擔,大方向沒有錯!圖片中間站立的是伏羅希洛夫,站在他身邊的是爺爺,坐在另一邊的是周總理。千古!
祖父張銘啟,前半生為革命出生入死,后半生忍受委屈,從沒為個人際遇掉過一滴淚,離開人世時只給我們留下了少許現金和一套舊家具,還有共產主義的終生信仰。窮人不該生來受苦,人不該剝削人壓迫人,只要團結起來,弱肉強食不該成為人類世界的規則。清明又到了,爺爺,我們想念您!
我的爺爺張銘啟,山東煙臺貧苦漁民出身。十五歲闖關東到海參崴,當過織襪工、水手,后擔任碼頭工會主席,加入共產黨??箲鸨l后回國參加革命。文革中以蘇修特務罪名入獄,被打至癱瘓,八十年代初逝世。但他一直說,真正的共產黨人不為個人的一時委屈改變信仰。我們為人類幸福奮斗終生,是他的墓志銘。
爺爺在解放后擔任上海總工會杭州工人療養院的首任院長。那時工人們來療養的時候哭,走的時候哭,他們第一次有了當家作主人翁的感受。作為最好的工人療養院之一,五十年代周總理陪同當時蘇聯元首伏羅希洛夫一起參觀,爺爺自己擔任俄語翻譯。而今工人已經重回社會底層,療養院亦已凋零。清明的紀念。
定西之行,真的給我留下了很多思考和回憶。那里很多人的辦公室和家里,掛著毛主席的畫像,為什么公知口中民不聊生的重災區,反而是最懷念毛澤東的地方?有人會說,那里愚昧落后,你們真以為自己聰明別人傻嗎?我說,也許純樸,絕不傻。那么必有原因,大家自己想。這是當地隴中剪紙館劉偉館長送的作品。
甘肅定西,反毛的人一聽就會兩眼發亮,說那里在三年間餓死了無數的人,可是有幾個人真的去過?當我在山頂的小學校里,問那個堅守了三十多年的鄉村教師,你們還愛毛主席嗎?他堅定地說,愛!怎么能不愛!我的淚水一下子涌到了眼眶,人民萬歲。精英會不會罵他腦殘,被洗腦,奴性,難道只有自私才算聰明?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