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科普轉基因:轉基因豌豆導致小白鼠肺部感染!
內容提要:
2005年11月2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網站登載了揭露轉基因危害的科普宣傳文章:《轉基因豌豆可引發小白鼠肺部感染》。文章指出,轉基因食品是“惡魔”還是“救星”,其安全性究竟如何?這一系列不僅涉及科學,同時也與利益密切相關的問題,把消費者搞得云里霧里。文章引用的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CSIRO)發表的一篇研究報告顯示,被喂飼了轉基因豌豆的小白鼠的肺部產生了炎癥,并據此叫停了歷時10年、耗資300萬美元的轉基因項目。
文章點評:
俗話說得好,前事不忘,后事之師! 多年前澳大利亞發生轉基因豌豆研究緊急剎車事件,值得我們對轉基因問題進行深刻反思,引以為戒!它證明了轉基因技術可能會給健康帶來風險,這也提醒我國農業部和國務院,對于轉基因水稻及轉基因玉米的商業化應該慎之又慎。水稻、玉米等主糧事關13億人民的一日三餐,在轉基因生物的安全性尚未確定的情況下(實際上其危害已經逐漸顯露出來了),拿我們自己的主糧來冒險,無疑是不理智的。
轉基因豌豆可引發小白鼠肺部感染
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網站
文章連接 http://www.gov.cn/fwxx/kp/2005-11/23/content_106937.htm
轉基因食品是“惡魔”還是“救星”,其安全性究竟如何?這一系列不僅涉及科學,同時也與利益密切相關的問題,把消費者搞得云里霧里。11月16日,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CSIRO)發表的一篇研究報告顯示,被喂飼了轉基因豌豆的小白鼠的肺部產生了炎癥,并據此叫停了歷時10年、耗資300萬美元的轉基因項目。
CSIRO是澳大利亞最大的研究機構。被叫停的轉基因豌豆研究項目旨在通過轉基因使豌豆能夠產生一種蛋白質(稱作淀粉酶抑制劑),以保護澳大利亞產值1億美元的豌豆產業免受豌豆象鼻蟲的侵害。據悉,今年3月就完成的論文,是在經過8個月的同行評議之后,才由10位科學家聯名在澳大利亞《農業與食物化學期刊》上發表的。
研究發現,盡管在轉基因豌豆中生成的蛋白質和原來豌豆中自然生成的幾乎完全相似,但是轉基因作物中的蛋白質,在物理機構中發生了出乎意料的改變,正是蛋白結構的微小改變,引起了致敏性等重大改變。
一般來講,蛋白質的三維結構發生改變可能會使該蛋白質引發過敏。而研究人員注意到,吸入轉基因豌豆蛋白和進食過轉基因豌豆的小白鼠出現了肺部炎癥。此外,由于喂食轉基因豌豆,小白鼠對其他致敏食物更加敏感等。
據澳大利亞《每日電訊報》報道,CSIRO植物產業部門副主任Higgins博士說:“這種感染不會致命,我們不確定試驗結果能否表示在人類身上出現反應癥狀?!睘榉乐挂馔?,他們在發現小白鼠的反應后,中止了相關轉基因豌豆項目。
今天,對記者披露這一研究成果的綠色和平組織國際科學顧問尹瑞莎指出,世界衛生組織等對于轉基因食品的國際安全評估標準,至今還沒有將蛋白質物理結構的變化納入考慮范圍,安全評估仍舊主要依賴化學成分分析,因此,迫切需要完善相關評價指標。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