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勞工組織剛公布了一個數據:中國員工月平均工資為4134.4元,不到全球平均水平的一半。數據貌似高于真實值,那是由于采用了購買力平價法貨幣換算的緣故,真實程度還是非常高的。而另一方面,我們周圍一些人的富裕程度令人震撼。巨額財富的絕大部分,多為腐敗結果或投機所得。雖然中國員工的工資總體上是上升的,但去除貨幣貶值因素后,往最好的地方說,也僅僅是按算術級數增長,而非勞所得則是按幾何級數增長,因而簡單的漲工資,并不足以扭轉兩極分化加速的趨勢,必須在遏制非勞所得和提高勞動收益兩方面同時下手。遺憾的是事實上并非如此,即實際勞動收益增長緩慢甚至倒退,非勞所得顯而易見在快速增長。長此以往,這一趨勢對于政治和經濟的負面因素會日益凸顯,扭轉這個趨勢,應該成為改革的核心。
筆者曾經呼吁遏制權力、資本和媒體這“前三強”的任何兩兩結盟,勞動收益低和非勞所得高,正好是前兩強——權力和資本——結盟的結果。所謂的政治體制改革,在我看來,將焦點精確定位于設計和完善遏制“前三強”結盟的機制,重點在遏制權力和資本結盟的機制,非如此,不能確保社會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這里暫時“放過”媒體,只是因為她雖然位列三強之一,但相對于權力和資本,她更像是一個天姿國色的姑娘,更多的時候是吸引力大于行動力,傍人比創造條件被人追更短平快,也更與浮躁社會吻合。
本人對遏制機制有過一些設計,比如“奇偶論”,也提出過“凍結-領回”的構想,但遠遠談不上有了完整、圓滿的結果,就算有,我說過,我的話不是政策代名詞,何況是真沒有。那么,在此之前,我們還得做些什么,邊做邊發現問題,邊做邊得到啟發。不知道完整的路線不等于不知道起點,新一輪改革的起點應該是趕走假大空。
常聽人說要“守住做人的底線”,這話要看誰說。普通人說這種話,那叫正確無比,先鋒隊說這話,我就不知道該說是無奈還是悲哀。我們都知道,強調什么往往意味著欠缺什么。設婦女節、兒童節、護士節,那是因為婦女、兒童和護士是弱者,你一定沒聽說過“官員節”,因為沒有,也不需要。你大概也沒聽說過“醫師節”,因為醫師不是弱者,但從2011年6月26日開始,中國有“醫師節”了,原因你知道的。先鋒隊吁“守住做人的底線”,意味著他們經常沒有守住“做人的底線”。
高尚很難,守住做人的底線并不難,為什么偏有人守不住呢?按理說,守住做人的底線是小老百姓的專利,先鋒隊怎么反而連守住底線都成了問題呢?既然是先鋒隊,團隊能力肯定不差,問題在于著力點用錯了地方。都用在哪?假大空啊!為什么好這一口?因為這個假大空,只是相對于社會而言,對他本人,是能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的。假話可以欺騙聽者,大話利于得到信任,空話可以撇開責任,三者齊全了,升官發財有望。之所以下面喜歡說,是因為上面有人愛聽,就像女人聽到夸她漂亮一樣開心,雖然自己都不見得相信。所以我一氣之下建議將“人民利益”設為違禁詞。
改革好啊!能否告訴我準備改成什么樣子?我是左看右看,最多也就是看到一丁點兒提高勞動收益的說辭,沒有看到遏制腐敗所得和投機收益的舉措。我不至于幼稚到指望將腐敗和投機徹底根除,我只希望這部分所得慢慢下降,希望看到具體舉措。中國零零總總的“零容忍”是假大空的代表之一,和美國五角大樓的“零傷亡”概念一樣,都是忽悠人民群眾的。
腐敗愈演愈烈,只因為腐敗風險小,主要還是一伙A了10塊錢的抓個把兩個A了1塊錢的,既可以敲上一筆,又可以換上自己人。撈到退下來了,更兇的人頂上去了,人民群眾和反腐機關“看不上”他,他也就進入保險箱了,所以叫“前腐后繼”。打擊腐敗不能依靠“零售”,要靠“批發”,以量取勝,抓一個放一批是達不到反腐目的的。1000個腐敗只有1個被抓,有機會都會傾向于賭一把。
只要投機能帶來暴利,投資和勞動的意愿就高不了,全民熱衷投機,如何可持續發展?中國股市,莊家和散戶都是投機客。以散戶來說,那是上班的時候都要打開手機查看行情,隨時準備撈一把走人,莊家更不用說了。房價高是因為剛需旺,房價虛高,罪魁是投機者眾。按市價,我現在住的房子漲了20倍,如果是基于炒房目的,那可就賺大發了,當然,我要現在賣了還得花高價另買房子。
除非趨勢被逆轉,否則中國的寄生群體將急劇膨脹,平庸的成為食利族,能干的成為掠奪者。他們寄生在實體經濟和勞動者身上,像使得參天大樹枯萎乃至死亡的寄生植物。
三公消費居高不下,結果不是懲治喝酒的人而是嚴懲茅臺酒,多像便秘賴茅坑啊!中國制造最缺的就是奢侈品牌,這才剛露一小頭就被按了下去,與此同時,洋酒銷量大增。我有一點點懷疑不是為了治理三公消費而是幫洋酒促銷——如果冤枉了我提前說聲“抱歉”。很多進口藥是進了農醫保目錄的,也就是動用政府財政為外國產品促銷——那些藥品并非不可替代。
溫州動車事故是速度快造成的嗎?為什么要打擊這種高科技實體經濟?是誰在打國企的主意?如果你還不明白,我再問:如果將國企私有化,它最有可能落入誰的手中?難道不是資本集團和國企管理者以及管理者的管理者?土地流轉問題,難道不是有人垂涎于農民最后一件寶物?即便是許以股份讓農民可持續吃飯,要不了多久那些股份也會被人騙走,騙不了會搶我告訴你。
國企問題,土地問題,非得用私有化解決嗎?私有化能解決嗎?拿壟斷國企的高管來說,有三個問題:1、能進入壟斷國企的主要是什么人?2、能成為高管的主要是什么人?3、幾十萬、幾百萬乃至上千萬元的年薪,依據是什么?別人十年撈了300萬那叫腐敗,壟斷國企高管每年拿200萬十年2000萬,那叫年薪,合法所得。你都“合法”了那么多錢,我不腐敗就虧了,你都腐敗了那么多錢,我的年薪能不定得很高嗎?互為因果,循環腐敗。
到處是拿著幾十萬年薪無所事事的國企高管,他們和他們的后臺就等著瓜分國有資產,由現在的年薪50萬改為一口氣進賬5000萬。權利和資本結盟,必然欲壑難填,侵蝕著這個國家,看看第一波私有化浪潮結果就知道了。先對資產價值拼命低估,再打個七折八折,向政府承諾留下的員工,幾年后統統“自動離開”(都不夠養家糊口留著等死啊?),再推倒廠房改建商品房,又是一大疊鈔票。借國家的錢廉價購買國家的資產,不是誰都能辦到的。
只要缺乏遏阻權力和資本結盟的機制,貼痔瘡治肚臍的荒唐事就會愈演愈烈。高層設計,應該著眼于使得盡可能多的人從事實體經濟,讓金融資本服務于實體經濟,將權力的腐敗和資本的掠奪壓制在最低的限度。遏阻國有銀行暴利的思路是正確的,如果將暴利由張三改為李四則是錯誤的。
資本自身擁有巨大的能量,不是幫扶的重點。權力最多只能用三分力度服務于資本,七成服務于百姓和國家。權力在“前三強”中能量第一,如果再與資本結盟,他人難有活路,所以改革的核心是遏制非勞所得和提高勞動收益。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