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8月6日《人民日報》刊文:前些時候,東南沿海一帶城市街頭出現了一種很反常的景觀:在熙攘的人群中,不時看到一些頭戴“皇軍軍帽”的青少年,十分扎眼。在這就不全文引入了,文中說是當地的企業生產的。我們在這個事件中看到的不僅僅是企業唯利是圖天良喪盡,還有就是能帶著這些“皇軍軍帽”招搖過市的青年。
還有我們都恨貪官都喊反腐,但是很少去思量貪官為什么去貪。有人喊高薪養廉,有人喊槍斃貪官,均是治標不治本。
現在的種種,似乎可以歸結一個原因,就是信仰的缺失,以致道德底線被擊穿。當人不再有信仰的時候,當道德底線已經沒有的時候,出現各種奇怪現象也就不再奇怪。
仔細想想,是我們自己打倒了我們曾經的偶像,是我們自己推翻了我們曾經的信仰,是黨的宣傳機構自己放棄了陣地。
共產主義理想不敢再談,社會主義不能再談,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不能再作為指導思想,鄧小平的四個堅持也拋在一邊,只能談封建官員的名言絕句了。可惜的是很多貪腐的官員連封建官員的底線都守不住。“爾俸爾祿,民脂民膏。” 真能體驗這句話,想必貪官能少些,問題是這樣的警句也很少宣傳。
我不是共產黨員,不知道現在入黨儀式是否還宣誓,宣誓的內容是什么。現在絕大多數干部還都是黨員吧?執政黨不高調宣揚自己的主義,不去用自己的主張感染民眾,不能堅守自己的誓言,長此以往,戈爾巴喬夫一言解散蘇共的悲劇殷鑒不遠。
退最后一步,宣揚民族主義,宣揚愛國主義還來得及,至少要給大家一個信仰,”沒有信仰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民族”,當然,誰要愣說拜金主義也是值得信仰的,說黃賭毒黑貪也是社會進步的表現,我也無話可說。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