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猴王”3月29日的“資訊解讀”談談我對猴王的看法
猴王的文章我幾乎都看,盡管他的好多觀點我不認同,但他的文章信息量大,且及時,對喜歡時政的人很有參考價值。
言歸正傳,先看下面是猴王3月29日的國際國內資訊解讀中的一段話:
“我講一個笑話,有人跑去中央說右有問題,主席馬上問,“你覺得該怎么做?”那人說把貪官都干掉。讓下面的貪官聽到了,全體罷工,結果政府癱瘓了(香港的廉政公署最初被警察狂扁就是前車之鑒)。然后主席說停一停,這個事情慢慢來,還是借鑒香港廉政公署的模式。然后主席又問,“那么你們認為現在的金融體系該怎么搞?”那人說我們要堅持毛澤東思想。主席撓撓頭說,“我問的是,你們認為現在的金融體系該怎么改革?”他也撓撓頭拿出一本馬克思的著作說:“我們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用馬克思主義來改造金融系統。”主席哭了,說:“神啊,誰派他們來折磨我的呀?以后不要讓我再看見他們。助手,把原來搞金融那批人喊回來,還是讓那批人自己改吧,改不好提腦袋來見我。””
猴王提出的問題的實質是什么?他的意思是說金融體系出了問題,但這是表面上的,根本原因是中國的外向型經濟出了問題,金融是為經濟發展服務的,經濟發展問題解決了(路線問題),金融問題自然也就解決了。問題分析清楚了,解決的方法就會有。
從這篇文章可以看出猴王對左派是很看扁的——不懂經濟,解決不了問題,至少他不認同馬克思主義。同時他還贊成還由右派來解決問題,則說明他認同現在的經濟發展模式,遇到問題見招拆招(短期行為)。所以我說他不懂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是主義來的,他不可能給現實任何問題一個標準答案。
中國一切經濟問題的根源是外向型經濟,本質既是經濟問題,更是路線問題。
其實只要懂得馬克思主義方法,解決以上猴王提出的問題一點都不難。
一談經濟問題
一個國家的經濟怎樣才能運轉的順暢,金融體系怎么改才能更好地為經濟發展服務?從馬克思政治經濟學來說,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產出等于消費。我們知道貨幣是根據產值來發行的,如果有存款(不公平分配造成),就必有產出沒有被消費出去,這部分產出結余要政府來解決——通過多發行貨幣(以存款量為錨)來購買,或儲備或補貼給窮人。這樣生產和消費就能順利的循環下去。
二談發展問題
要解決國家的發展問題,那就是要不斷的投資——國家投資(主要靠發行國債,和以生產量為錨印錢),民間投資(存款加股份制)
三談分配問題。
分配問題就是要解決消費問題,只要公平分配,生產就能被消費出去。否則就會有大量的存款問題,生產相對過剩,造成經濟危機。
金融主要就是為經濟發展服務的。上面問題解決了,金融問題自然就解決了。
而現實的中國經濟問題的實質是什么?一是外向型經濟,二是分配問題。
中國現在實行的是東南亞的外向型經濟模式,中國人的生產不是為自己服務,而是為外國人服務,印錢是為了美國而印錢。它是解決了中國人的生產相對過剩問題,但是他不會使用外匯,造成了中國經濟大出血,資源枯竭。
如何解?果斷地采取經濟轉向。這么龐大的生產過剩怎么解決?金融先行,既然這么多的錢送給美國消費,為什么不買這筆錢買這些剩余的產品,即建立大型的商業王國(可以收購家樂福/沃爾瑪等)來購買這些出口的商品,廉價的賣給中國老百姓。
當前國內的貧富差距太大,這是分配不公造成的,也造成中國生產相對過剩的主要原因,金融上就是要對高收入者重稅,對普通百姓進行補貼。
猴王自稱中間派,什么是中間派?其實就是騎墻派,左右搖擺,雖有觀點,其實沒有觀點。
現在人們對左右的理解,我認為都是錯誤的。左右的說法也不科學,應當叫“前后”,左派叫前派,右派叫后派。中國就是一輛馬車。前三十年,有毛澤東在,左右派都在向前拉,經濟科技取得了重大成就。后三十年,右派上臺,右派往后拉,左派還往前拉,但右派的力量大,到現在中國的經濟又被拉到了懸崖邊上。什么中間派,中國本沒有什么中間派,中間派,實質是沒有派。
現在一些人創造出了中間派,好像中國有一條中間道路可走,這就是當初創造左右兩派錯誤所在。
中國在這樣長期騎墻下去,長期造成中國人的力量不能往一處使,內耗,只能死路一條。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