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發明了“特別是”這個新詞兒,主流媒體的“特別是”后面基本跟隨的是“成就”、“偉大”、“舉世矚目”“成績”、“成果”,但到底怎么樣,身在其中的國人百姓自有一桿秤在心里面。成績當然有,而且還不小,“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大致也名副其實,但這個“偉大成就”里還有許多的遺憾,有多少還是不可調和的遺憾?如果讓我舉出一堆“舉世矚目的偉大遺憾”來也夠拉一火車。或者說,我們原本應該可以做得更好。比如說,GDP增長了,經濟發展了,全國人民都應該享受富足安寧的生活,用官話說就是“全民共享改革成果”。但是“共同富裕”不僅沒有變成現實,連未來也是霧里看花;人的物質生活水平提高了,所謂“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按說也應該同時具備相應的道德素質,但恰恰相反,“衣食足”給社會帶來得不是彬彬有禮,而是貪財刻薄寡廉鮮恥;文明程度提高了,人們的社會責任感應該相應增強,但自私齷齪、“各家自掃門前雪”的社會風氣卻大行其道,見義勇為反倒成為過街老鼠;國家富裕了,人們應該更加熱愛自己的祖國才是,但富足的生活反而養活出來一批數目龐大的漢奸賣國賊群體。三十年來,我們在謳歌“偉大成果”的同時,不可以諱言因此而造成的“巨大后果”,或者說為了中華民族的千秋萬代,我們更需要正視后果。
究其根本,竊以為,根本的問題是我們放棄和違背了毛澤東思想這個集古今中外之大成的人類文明最高成果和指導原則,放棄了“共產黨最講‘認真’”的行事規矩,從放任吃喝拉撒等“小毛病”開始,逐漸演變成了沒有信仰、得過且過、人浮于事、一盤散沙的全民族通病。本人將三十年來所走的彎路茲列如下,因為本文并非論文,外延并不完整,以拋磚引玉,歡迎批評指正。
政權政治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社會主義制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根本制度,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破壞社會主義制度;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都是我國社會主義的基本政治制度;指導我們思想的理論基礎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
憲法序言中這樣表述:“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和社會主義事業的成就,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各族人民,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指引下,堅持真理,修正錯誤,戰勝許多艱難險阻而取得的。我國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國家的根本任務是,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集中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國各族人民將繼續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改革開放,不斷完善社會主義的各項制度,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自力更生,艱苦奮斗,逐步實現工業、農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的現代化,推動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 ”
這個序言中,最大的核心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最中心的落腳點是“社會主義”。黨的指導思想在國家建設的各個時期雖然側重點不同,但達到的目的是相同的,那就是一切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國家性質是社會主義的,管理國家的各項制度是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是社會主義的,民主政治是社會主義的,法制建設是社會主義的。社會主義的本質是消滅剝削和壓迫,實現人民共同富裕。
這是當前中國政治的全部倫理
任何組織和個人的社會活動必須遵守憲法,任何違法憲法的行為走要受到最嚴厲的懲戒。這是最高的法治原則。由于我國在憲法司法化問題上一直曖昧不明,這就給精英利益集團明目張膽地違憲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憲法對他們來說就是一紙空文,根本無法發揮“根本大法”的作用。由此而產生的社會后果猶如滔天洪水,泥沙俱下的態勢使得這個十三億的泱泱民族各奔西東而失去了正確的政治方向。
唱著“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的兒歌長大的人們,到現在還有多少共產主義信仰?信仰的缺失造成了整個國家的信仰空白。隨之而來的是香火旺盛的神龕寺廟。部分官員和富豪可以用十萬分的虔誠在在宗祠寺廟上一擲萬金,頂禮膜拜的善男信女,包括日益膨脹的邪教人群說明了什么?加上西方意識形態的滲透,造就了多少欺師滅祖之輩和上帝的信徒?
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是立國之本。但近二十年來,四項基本原則基本已經無人問津,因此而產生的大批右派賣國賊和漢奸,長期霸占主流意識。在西方反華勢力的支持下,蓄意顛倒黑白篡改歷史,大肆丑化和誹謗黨和國家領導人,攻擊和否定黨和國家的指導思想、基本路線和根本制度;用妖言惑眾的卑劣手段,制造事端,挑起民眾對黨和政府的仇恨;打著普世價值的幌子不斷制造民族仇恨,妄圖將五十六個民族分而裂之,達到其西方主子分裂消滅中華民族的目的。
三十年時間不長也不短,這是一個證明也是一個證偽的過程。時間和事實已經告訴我們,中國的社會主義道路是完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唯一選擇。在政體國體的選擇上,誰敢復辟資本主義,誰再走回頭路,誰就注定成為中華民族的民族罪人。
經濟金融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來,施政綱領也從“政治掛帥”的一端轉變為“經濟掛帥”的另一端。GDP成為地方官員最主要的考核指標。發展經濟當然是個大問題。睜眼閉眼,柴米油鹽,沒有生產,一切妄談。但是,自從我們摒棄了“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的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指導方針以后,所謂的西方經濟學,特別是原教旨市場自由主義經濟思想就占領了主流地位。在“小政府,大社會”口號的欺騙下,經濟發展完全成了一匹脫韁的野馬,正常的社會經濟秩序遭到了嚴重破壞。和某些西方國家的消費觀念正好相反,中國經濟的根本問題是積累。中國人提倡勤儉,西方人提倡浪費。如果按照中國人的物質觀,大致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向來“但存方寸地,留與子孫耕”,開源和節流并重。反對大肆浪費,認為那是斷子絕孫的大惡。所以我們的經濟理論中從來沒有教人如何去“消費”,而是一直把勤儉節約作為基本的生活道德。建國以后,我們仍然秉承這個中國傳統生活觀念,反對鋪張,厲行節約,用計劃經濟的手段對國家經濟資源實行集約化管理,所以我們“地大物博”的驕傲才得以延續。毛澤東同志在《中國農村的社會主義高潮 》中這樣提到: “勤儉辦工廠,勤儉辦商店,勤儉辦一切國營事業和合作事業,勤儉辦一切其他事業,什么事情都應當執行勤儉的原則。這就是節約的原則,節約是社會主義經濟的基本原則之一。”“我們歷來提倡艱苦奮斗,反對把個人物質利益看得高于一切。”《論十大關系》
三十年,彈指一揮,大規模、不計后果的市場化浪潮,“地大物博”已經變成“地小物貧”了。把寶貴有限的自然資源,大規模不計后果地進行開發、出賣,去透支子孫后代的財富,換來一時的花天酒地和虛假繁榮。環境污染、資源貧瘠的話題恍惚一夜之間變得如此沉重。就這樣還有老不死的東西一直在鼓吹出口出口,人家美國資源能源除了不出口,還把全世界的能源資源明搶暗劫撈在手里,換得現在美國人民的富足生活,唯一出口的是一種叫“美元”的印刷品。即使我們的鄰居日本,人家明白自己的資源不夠,所以在美國軍艦的保護下,不惜血本大量進口別國能源和礦產,人家出口的是“知識產權”,惟獨我們是拿著自己的“稀土”家底來討別人的笑臉。如此的敗家子行為,再大的國家也經不起這樣的折騰啊。
聯產承包責任制一定程度上調動了農民生產的積極性,這無可置疑。但這個政策的推行是以“私”作為基礎的,注定其生命力不會太強,反而把原有的集體積累全部消耗或者破壞。農田水利、農業機械等基礎設施和產業全部浪費破壞,不得不重新返回靠天吃飯的年代。近些年來輪番交替的干旱和洪澇災害,特別是南方雪災、南方干旱,這些匪夷所思的現象,我就不相信靠市場經濟就能解決。好在中央對此保持著比較清醒的認識,多年來對“三農”的政策傾斜力度不斷加大,農村的各種專業合作社又重新建立起來。特別是去年高規格、動真格抓水利建設,顯示了社會主義國家制度的巨大優越性。但愿地方主官從思想上真正把農村問題重視起來,而不僅僅是喊幾聲口號。
如果說聯產承包責任制還不是傷筋動骨的話,所謂現代企業制度改革明顯是誤入歧途。本來就是一個股份制改造,也不知道是誰炮制出這么一個不倫不類的名稱。我們知道,股份制作為資本主義制度的一種經濟形式,其存在歷史已有幾百年之久,何以可稱為“現代”?以本人孤陋寡聞的認識,之所以有人炮制這么一個概念,不過是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把戲,為的是日后為侵吞國家和集體財產埋下伏筆。事實上,今天的情況我們也看到了,現代企業制度為我們帶來了些什么,一切經濟領域內的亂象是怎么產生的?這恐怕不僅僅靠一個追問就是能了斷的。一些老板、富翁、裸官忙著向國外轉移財產說明了什么?因為他們明白這一顆碩大的定時炸彈遲早會有爆炸的那一天。
金融問題涉及到國家安全,這是不論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明白的一個基本道理。公開的、秘密的金融戰爭和貨幣戰爭無時不刻都在全世界各個國家頻繁上演。想當年美利堅用金融手段把日不落帝國拉下王位,今天的美利堅正在重蹈當年大英帝國的覆轍。對于我們,對外無準備地開放金融領域猶如將原子彈發射按鈕交給別人,已經讓西方資本集團一輪一輪地大賺中國財富。不管是股市還是銀行,賺錢的總是外國人。頑冥愚鈍的中國“股民”“基民”用真金白銀換倒霉,眼看著手里那點血汗錢一點點憑空蒸發,無奈地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任憑資本大鱷隨意宰割。人民幣作為中國的主權貨幣,匯率的升值貶值竟然我們自己決定不了,單此一項已經給中國的進出口經濟造成了巨大困境。加上對地下錢莊打擊不力,高利貸的放任自流已經在部分地區造成巨大的金融災難。目前在全世界金融危機的風暴效應下,各個國家機器之間都在開足馬力,不惜一切爭取主動。作為外匯儲備世界第一的中國,我們的金融決策者們在忙些什么呢?
總之,不管是計劃經濟還是市場經濟,在現階段還都是通過商品交換才能完成,我們需要弄清楚的是到底是人來控制市場還是市場來控制人,我想這是最基本的常識。讓市場來控制人的結果是讓人類共同去追求貪婪和自私,所謂的“均衡假設”壓根就是癡人說夢,否則就不會有羅斯福新政了。有人把貪婪和自私冠以“動力”或者“積極性”,固然有幾分道理,但如果看過動物世界的人,就知道這是極其片面的動物智慧,是把人和其他動物等同起來的原始“叢林法則”。計劃經濟本來是具有人文關懷的人類智慧的最新成果,我們原來實踐過的計劃經濟模式在要素配置上是有缺陷,但畢竟走的是前所未有的新路,其缺陷的存在時難免的。我想我們需要做的是如何完善計劃經濟體制,而不是眼高手低地另起爐灶,走別人已經進入死胡同的回頭路。我們不諱言我們曾經走過“大躍進”的彎路,也經過“三年自然災害”的陣痛,但是一個受盡列強欺凌,積貧積弱一窮二白的中國,在短短二十幾年里迅速完成華麗轉身,“三個世界”的劃分和不卑不亢的外交藝術使中國的國際地位大幅提升,并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完成了堅固的國民經濟基礎、門類齊全的國防工業基礎和科技基礎建設。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基本實現全民義務教育和免費醫療,國民人均壽命從解放前的35歲提高到67歲。這個偉大成就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企及,迄今為止還沒有哪個國家能出其右。當今天有人不知羞恥大肆攻擊和妖魔化毛主席的時候,我的第一個反應就是嘲笑這些家伙們不自量力。當有人嘲笑當年各種票證的時候,他們不知道那是抑制貧富差距的必要行政手段。當有人信口胡說“大躍進餓死三千萬人”的時候,他們首先應該問問自己家里餓死了幾口人。三十年過后的今天,有人花天酒地,有人一飯難飽;有人夜舞笙笙,有人滿地血淚。飄忽不定的物價還不如天氣穩定,干旱還知道持續好幾個月呢,可物價幾乎一天一個樣,而且只漲不跌。今天的美國、歐盟都給我們做出了令人忍俊不已的榜樣,中國這么大的國家,我們有那么多智慧的領導人,難道還要聽著幾個不著四六的爛經濟學家忽悠著往前溜達嗎?
科技國防
國防是中國人民和平幸福的保證。武器裝備上的落后曾經使我們付出了幾千萬軍民犧牲的代價。在這個問題上,中國共產黨有切膚之痛。從八路軍兵工廠生產第一顆手榴彈到“兩彈一星”工程的完成,從1954年第一架飛機試飛成功到今天各種型號戰斗機列裝部隊,從劃著木船打金門到今天第一艘航母的試航成功,完整的現代國防基礎終于告別了少數大國用武器訛詐中國的屈辱時代。由此中國人民才有幾十年的和平安寧。這里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曾經過去的某個十年,在西化勢力抬頭,賣國漢奸的極力鼓噪下,某些國家顛覆中國的陰謀差一點就會成功。如果不是美國人轟炸中國大使館和南海撞機事件的提醒,我們現在是不是又該回到連手榴彈也不會爆炸的年代?好在中央高層被巨大的爆炸驚醒了,近些年來國防建設還是值得人欣慰的。現在的擔心不是武器問題,而是軍事主官的決策力和兵員的戰斗力。目前國家的周邊形勢并不樂觀,東海、黃海、南海的局勢復雜難辨,西面、西南陸地的接壤國家局勢同樣令人不安,中東局勢更是面臨戰爭的前夜。當我們所做的所有外交努力都不足以維護國家利益的時候,我們唯一依靠的,還是那一支鐵血錚錚無堅不摧的人民軍隊。據說中國人民解放軍雖然仍然秉承著人民軍隊的建軍方針,這是很值得欣慰的事情。但長期缺乏戰爭的歷練,戰力如何尚待檢驗,而且奢靡腐敗之風已經有所抬頭,不得不防。
文化教育
社會主義文化就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要構建以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指導下的新文化體系。這個體系最顯著的兩個特點就是一是要反剝削和壓迫,二是要反帝國主義。建國以來,在白色恐怖、戰火紛飛中成長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高瞻遠矚,去偽存真,建立了真正具有中國特色的教育體系。小學生就開始勤工儉學,中學生上山下鄉,大學生推薦保送、社來社去,學用結合,走出了一條精英教育和大眾教育相結合的道路。
但是,由于時間太短,特別是“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的文化流弊,千年慣性的力量無法在短時間內消除,加上人本身與生俱來的懶惰劣根性,從恢復高考的那一天起,我們又開始批量生產“眼高手低”這個不會爆炸的大手榴彈。“一年土,二年洋,三年不認爹和娘。”這句上世紀流傳甚廣的一句話到今天是不是發揚得夠光大?
尤其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出現了大規模的留學潮以后,會說“鳥語”成了最時髦的象征。今天就更別提了,大學四年,學生們基本上都把工夫下到學外語上了。我不否認外語的重要性,畢竟那是和外國朋友交往的前提,是掌握和了解世界動態的基礎。但是,所謂“根基不牢,地動山搖”,在對母體文化基礎掌握不牢情況下,如此“一窩蜂”地號召全民學外語,這種舍本逐末、欺師滅祖的腦殘做法,再弱智也應該明白會有什么結果吧。我的身邊有高學歷的年輕人一抓一大把,“絕無假冒”沒問題,但實在不能說“貨真價實”,一個簡單的工作總結都寫得前言不搭后語錯別字連篇,你說,還能“研究”出一些什么成果?
當然,這種過猶不及的文化建設問題同樣發生在自己的文化傳統里。我們經常說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但無須諱言,中國傳統文化的流弊也相當嚴重。特別是在“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訓導下,“眼高手低,清談誤國”幾乎成了讀書人的代名詞。事實上,書齋里懸梁刺股歷練出來的人,除了滿口“之乎者也”,具備“千古文章一大抄”的能耐以外,不會也不可能還有別的出息。當“四體不勤五谷不分”變成仕人的身份的時候,最后的結果只能是外強中干。口若懸河,看似滿腹經綸,實則一派虛言,滿肚肥腸稻草。
毛主席早就說過“ 有些人對任何事物都不加分析,完全以“風”為準。今天刮北風,他是北風派,明天刮西風,他是西風派,后來又刮北風,他又是北風派。自己毫無主見,往往由一個極端走到另一個極端。” 主席講的“有些人”,恐怕大部分是讀書人。 今天,我們也看到了,浮在廟堂里制定政策的人大都是“何以不食肉糜”之輩,政治上刮西風,全然看不到自己是在東風的沐浴下長大的;經濟上刮歪風,大肆宣揚分光吃凈,毫不留情地透支后人財富;外交上只明白“韜光養晦”,膽小如鼠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得過且過已經逐漸形成僵化的外交思維定勢,怎么能“有所作為”呢?毛主席當年說“有些人做奴隸做久了,感覺事事不如人,在外國人面前伸不直腰,像《法門寺》里的賈桂一樣,人家讓他坐,他說站慣了,不想坐。”現在有些人似乎又走向了另一個極端,養尊處優不勞而獲慣了,同樣得了軟骨病。
在借鑒別國經驗上,毛主席向來提倡學習別人的成功經驗,但從來不是盲目地學,照抄照搬。 “我們的方針是,一切民族、一切國家的長處都要學,政治、經濟、科學、技術、文學、藝術的一切真正好的東西都要學。但是,必須有分析有批判地學,不能盲目地學,不能一切照抄,機械搬用。他們的短處、缺點,當然不要學。”“我們要向先進的國家和民族學習,學習對本民族有用的東西,但不是所有的方面都要學別的民族,而要保持本民族的特點。”(毛澤東關于西藏問題的談話1955、3、8)
不管政治經濟科技國防,還是文化教育法制倫理,一切的上層建筑和意識形態都是為了自己的人民服務,不管今天明天后天將來,所有的這個改革或者那個改革,離開大多數人的實際需要就都是空中樓閣。過去的三十年,最大的成是經濟發展和思想解放,但如同一個硬幣的兩面,因此而產生的最大的后果是貧富不均、信仰缺失和全民道德滑坡。尤其是信仰和道德問題,這是中華民族的根。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六中全會作出“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某種程度上是一種“回歸”,但在具體執行上對“度”的拿捏,并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文化產業化。或者說沒有找到文化的根之前,文化產業化反而會對文化大繁榮起到相反的作用。到底最終向哪個方向發展還需要時間的檢驗,所以本人對此還持謹慎態度。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