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是超級的“特色社會主義國家”嗎?
無奈之余
有一位號稱“人工生命”的老兄在人民網強國論壇上發了一篇《我再美國就醫的經歷》的帖子。他介紹道:“以本人(準確地說是我的家屬)在美國就醫的經歷為例,我屬于第二種人,即普通勞動者,而且對于美國而言我是外國人。我因為有工作,所以有醫療保險。跟很多美國家庭類似,老婆不工作在家照顧二個孩子,醫療保險覆蓋全家。這是工薪階層醫療保險的一般模式,雖然各企業提供的保險有些微差異,基本原理是類似的。我的保險是全覆蓋,包括全家每個人每年可以換一副眼鏡或墨鏡,也可以洗牙或者做中醫按摩。另一些企業可能有免除額,比如每年2000元以內的部分自己支付或者門診部分按比例自負,但因此全年薪水高出的部分超過或接近2000也很受歡迎。”
他還介紹道:“孩子的同學(也是華人),他們家的情況屬于第三類人。夫妻倆英語不好,在國內是廚師在美國也是廚師,沒細問但估計是收入不高的中餐館。剛來美國時沒有保險,但當他們生第二個孩子的時候,滿足了低收入家庭的條件,趕上奧巴馬推行全民醫療,醫院就幫他們申請了。所以,他們全家也同樣有政府提供的醫療保險,他們生孩子一分錢沒掏不說,醫院還給他們準備了小孩衣服毯子和奶粉。順便說一句,在美國的單身青壯年是比較吃虧的,因為主要是奉獻,呵呵。但沒辦法,誰讓你一人吃飽全家不餓呢?美國人認為生孩子養孩子就是給社會和國家做貢獻,所以社會協助有孩子家庭是應該的。”
他說:“在接觸過的幾家大醫院或者私人診所都沒有發現過有什么高干病房,像上面說的孩子同學他們家和我們家所享受的政府醫療服務是類似的,生孩子也是同樣的私人病房,也同樣可以自己選擇醫生和醫院。雖然他們可能不包括換眼鏡洗牙這樣的花邊服務,但核心醫療服務是平等的也是公平的。至于公務員,他們去醫院也是醫療保險覆蓋的,和其他人并無不同。都是私立醫院,醫生不會關心你干什么的,多大的官也不可能憑自己的職位就讓一個私立醫院給他們提供特殊服務,除非他想坐牢。”
他還用他老婆的親身經歷說明了他對美國醫療服務的體會:“比如我們老大是在北京生的,老婆說那個經歷讓她痛苦。她做破腹產的時候,一幫護手在周圍家長里短地給哄笑聊天,把她一個人撂在冰涼的鐵板上好半天都沒人理,連個毯子都沒人給蓋。而美國私立醫院不可能這么做,醫生見了你跟見了老朋友似的噓寒問暖,做個B超也會貼心的把涂肚子上的液體先給溫熱了,會把床和枕頭調到你最舒服的位置,做完了也會幫你擦干凈扶你下檢查床。我們去醫院會預約,到時間到了報上名字就可以,除了第一次要保險卡以后沒人會檢查什么身份證之類的。因為是預約好的一般不需要排隊,如果前面有其他患者,那也就是在沙發上坐會看看電視看看報紙,也提供咖啡飲料。我去過的一家本地醫院設計的像是休閑會所,各樓層大廳是都是落地玻璃窗,有咖啡廳和閱覽室,幾個沙發圍著一個小桌子,患者或者家屬可以在此休息聊天(當然也沒人打牌搓麻),也可以看著窗外景色發呆,一樓大廳還有商場和鋼琴演奏區,根本看不出醫院的樣子。”
這不是在刺激我們國人么?!除了黨國官員能享受干部病房的超級待遇之外,我們中國的普通百姓有誰能享受上述“國民待遇”?難怪多少中國人(很多富人包括貪官污吏及其妻兒老小)千方百計向美國移民,那些到美國讀書的學子,也削減腦袋留在那里。現在看來,如果我們能稱為“特色社會主義國家(其實那是對黨國官員而言)”,那么美國就是地道的超級的“特色社會主義國家”了!
據那位老兄說,“美國的醫療和福利在發達國家中不算好的。但即便不完美,可像美國、加拿大、澳洲、歐洲這樣的社會不是更接近‘社會主義’嗎?”那位老兄認為,“這些社會貧富差距小,相對公正平等,人與人之間也相互尊重和友好,如果這些還不是社會主義那么誰是呢?難道一個存在干部病房、干休所、療養院、特供這些特權的社會反而叫社會主義?”如果“非要把那樣的健康平和的社會狀態貼上‘萬惡的資本主義’的標簽”,那么我們黨國或國人追求的究竟是什么主義呢?
聯想到那位浙江臺州的黃姓老農,他在17年前投保后,現在月入2元(僅夠買半斤咸菜),這就是溫家寶總理搞的“惠及”13億中國人民的養老保險?如果中國農村的老人們指望這樣的養老保險金,那就只有速死的份了!這可能是黨國領導為消除中國的老齡化社會所采取的“英明決策”罷?!
到底誰在實施愚民政策?誰在蠱惑中國的老百姓?誰在混淆“特色社會主義”的概念呢?!筆者真為鼓吹“特色社會主義美國”的這位老兄和強國論壇的斑竹擔憂啊!萬一鬧個“撤職查辦”甚或“跨國追捕”,引發“國際爭端”怎么了得?!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