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年來,我中華劫難叢生,百年屈辱彈指一揮間已去,復興盛世在望。時年法人波拿巴·拿破侖曾云:中國并不軟弱,它只不過是一只睡眠中的獅子。獅子睡著了連蒼蠅都敢落到它的臉上叫幾聲。但“中國一旦被驚醒,世界會為之震動。”百年屈辱歷程與中華復興夢想使命,巍巍城關鐵血見證,誠哉斯言!歌詠之。
卅年河西轉河東,
百年鐵血沃長征。
港荊已經歸故國,
澳門蓮開南海中。
外蒙尤痛外強失,
人亡政息廉至真。
上下求索五千齡,
萬里長城笑復興。
注:外蒙尤痛外強失,暗指1945年二戰結束后在蘇俄斯大林的干預下,外蒙古國被獨立出去的中華之痛史實,警告國賢國人要以以史為鑒,自強不息,力拒貪腐這一禍害國家民族之大弊病。
附一:
拿破侖“中國睡獅論”怎么來的 | |||
|
附二:
傲慢讓西方國家忽視中國的崛起
2012-03-26 16:51:01 來源:中國軍網-新華網
【英國《觀察家報》3月 25日文章】題:為什么我們繼續忽視中國的崛起?傲慢(作者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教授馬丁·雅克)
歷史正在拋棄我們的國家和大陸。曾經,我們是這個世界的中心,權力、思想和未來都發源于這里。這種情況持續了200年。但已經今非昔比。世界的中心正以一種引入注目的方式發生傾斜。我們正在見證兩個多世紀來世界經歷的最大變化。但我們卻幾乎沒有意識到這個事實,由此也帶來了問題。
我現在還清楚地記得三年前我的《當中國統治世界》一書初版時的情景。在我做的多次講座中,我都用到了高盛公司的一張圖表,它預測中國經濟的規模將在2027年超過美國。最新一期的《經濟學家》周刊預測說,中國將在2018年超過美國。那么,為什么我們——和歐洲——落后了那么多?為什么我們堅持要生活在過去而不是現在?為什么我們那么不愿意談及中國崛起的速度和意義'
我們過去兩個世紀雄踞的支配地位——先是歐洲后是美國——培養出了一種以西方為中心的思維定式,即西方才是所有智慧的源泉。我們覺得自己思想開明,但我們的優越感蒙蔽了我們的心智。我們從來沒有考慮過中國可能有一天超過美國。落后、缺乏民主、不懂啟蒙運動的信條,中國是一個完全不同環境下的產物,它不是西方的。所以怎么可能?其他任何人要想成功,我們的模式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現代化唯一有效的方式就是西方化。中國將不可避免地失敗——它的成功是不可持續的。我們堅持用西方的多棱鏡看中國,我們拒絕按它自己的方式去了解中國。傲慢帶來的是無知——我們甚至一點也不好奇。
盡管我們總是說要在學校中加強漢語學習,但在國家和私人層面,沒有人認真地提供漢語學習的機會。我們的經濟也表現出了同樣的癥狀——英國對愛爾蘭的出口比對中國、印度、俄羅斯和巴西的總和還多。除非解決這些問題,否則我們就面臨靠邊站的危險。
中國驚人的經濟增長始于1978年,當時它的經濟規模只有美國的二十分之一。然而,到了世紀之交,經過20多年兩位數的增長之后,中國的經濟規模已經達到美國的四分之一,而其全球影響力也完全不可同日而語。這個故事也不再簡單地只是關乎中國了,因為它的崛起已經開始改變整個世界。只是到了 2008年的金融危機,西方才最終開始意識到中國崛起的影響。
盡管無數的評論人士動輒就說全球金融危機,但這是一個不恰當的名稱。如果去北京走一趟很快就會驅散這種錯覺。這里充滿千勁.信心十足。雖然西方陷在緊縮和經濟停滯的泥潭中,而且心理上也處于同樣的狀態,但中國卻正處于非同尋常的樂觀主義情緒之中。
2008年開啟了一個新的時代——中國開始引領世界經濟新秩序。直到最近,基本上還是美國決定全球化,但現在中國越來越多地承擔了這一角色。最顯著的表現在貿易上:中國很快就將成為世界第一大貿易國。它進口大量的自然資源,出口數量龐大的制成品—— 2011年,中國取代美國成為世界上制成品的最大生產國,此前的110年都是美國保持著這一地位。
1990年,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主要的貿易伙伴是中國。到2010年,這個名單已經擴展到了全世界,其中包括日本、南非、澳大利亞、智利、巴西、印度、巴基斯坦、美國和埃及。設想一下,到2020年這個名單會有多長。
中國正迅速成為一個金融強國。2009年和2010 年,中國國家開發銀行和中國進出口銀行為發展中國家提供的貸款比世界銀行還多。與此同時,2008年底,中國開始把此前僅在中國流通的人民幣用于貿易結算。這是人民幣取代美元成為世界主要貨幣的第一步。
全球經濟的重心正在無情地從發達世界向發展中世界轉移。中國是其中的一個主要角色,其結果將是發達世界的影響力迅速衰落,以及所有主要全球性杌構的重組,最明顯的就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
相關新聞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