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鄧榕說:我們姊妹幾個都很想回家看看,跟他說了好幾次,可他就是不讓。他自己不回去也罷了,也不讓我們回去。父親告訴我們,我們一回去,就會興師動眾,騷擾地方。又據鄧林說,父親一向嚴于律己,“回去了,這個請你辦事,那個請你幫忙。不答應吧,情面難卻,答應吧,違反紀律?!?/STRONG>
這是強國博客近期的一篇熱門博文《鄧小平為啥“怕”回家》中引述的重要材料,秦漢雄風博友對它作了很精辟深刻的解讀,讓讀者獲益匪淺。由小平同志怕回家這個話題,我們又不能不聯想起毛主席當年在全國解放后的韶山之行。從毛主席韶山之行的那些表現看,老人家不但不怕,反而顯得非常高興。特別是像小平同志所擔心的那些困擾,在毛主席面前似乎都不存在。
1959年6月,毛主席在革命勝利后首次回韶山。興師動眾當然是不可避免的,講到規模,大概和現在的省部級干部調研考察也差不多,沒有誰會特別在意。從相關史料的記載看,除了當地干部會反映工作困難之外,就是毛主席的鄉親們,也沒有誰想到要沾毛主席的光得點兒啥好處,因為經過解放后10年來的實踐,包括毛岸英烈士拒絕表舅向三立要官復信中“共產黨之所以不同于國民黨、毛澤東之所以不同于蔣介石、毛澤東的親戚之所以不同于蔣介石的親戚”的鏗鏘誓言和實際行動,毛主席的鄉親們已經不會再玷污家鄉的無上榮光了。更何況,當年毛主席一家六位烈士的鮮血,也在時刻警示著鄉親和后輩們千萬不要使它受到不正之風乃至腐敗的褻瀆!
毛主席一回到韶山就請客。據毛主席當年身邊工作人員回憶,回到韶山的當天晚上,警衛局沈同處長告訴隨行工作人員,今天到了毛主席的故鄉了,晚上毛主席請客。從北京來的警衛、秘書、醫務等服務人員也都在邀請之列。平時大家總覺得自己和毛主席是一家人,今天怎么成了客人了?不由多想就以客人的身份去赴宴。大家到時,毛主席邀請的宗親鄉鄰已是高朋滿座??腿说烬R后,毛主席舉著杯,十分親切地到每個桌前同客人們碰杯,以示對客人誠摯的歡迎。雖然席間沒有更多的祝酒、歡迎等客套話,但大家都沉浸在喜悅和幸福之中,當晚吃了什么飯菜,都記不得了,但毛主席熱情舉杯同自己碰杯的情景,卻永遠留在了大家的心中。毛主席在故鄉父老面前的赤子情懷,是多么的溫馨感人!
毛主席回到韶山還寫詩,而且是一首充滿激情和理想的卓越詩篇。詩中寫道:
別夢依稀咒逝川,故園三十二年前。
紅旗卷起農奴戟,黑手高懸霸主鞭。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
在今天讀來特別感到親切的,恐怕要算中間兩聯。毛主席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為什么要出生入死鬧革命?就是為了解放勞苦大眾、推翻剝削和壓迫;為打下人民江山,讓人民群眾當家作主,犧牲了包括毛主席6位親人在內的無數革命同志。所有這一切我們都必須永遠牢記,否則就像賀龍元帥女兒近日所說的那樣,成為赤裸裸的背叛。前兩年習近平和李克強兩位同志到革命老區考察,不約而同地都說是“接受革命傳統教育”。我們又何嘗不可以通過毛主席的這首詩,揣度老人家的故鄉之行,同樣是一次重要的革命傳統教育呢。
毛主席在韶山還祭祖。當年隨行同志回憶,毛主席在一個由黃土新修過的不太高的普通墳墓前肅然停住,在墳前默念片刻,向左右環視著,似乎尋找什么,可是我們昨天傍晚才到韶山,早上又走得匆忙,也不知道主席一清早就去謁拜父母的陵墓,事前也沒有什么準備。正在為難之時,沈同處長隨即就近找了一束松枝,遞給主席,主席滿意地獻在墳前,然后深深地鞠了3個躬,肅立在墓前默默地沉思著。數分鐘后,他懷著依戀之情,小聲說了幾句話,當時我沒有聽清楚主席說了些什么,后來才得知他說的是:“前人辛苦,后人幸福,下次再來看你們?!碑斕焱砩纤诤土_瑞卿交談時說:“我們共產黨人不講迷信,但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師長,不能忘?!爆F在讀毛主席當年的這些話,再想想紀念堂幾十年來一些該去看的人硬是不去看,恐怕稍有良心者,都會酸徹心底。
當然每個領袖都有不同的個性,小平同志怕回家而毛主席不怕回家,就是領袖個性差異的經典而生動的體現。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