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們明白了勞動意義,當我們從社會生活中卻發現,現實并不是這樣,但這并不能否定勞動的價值,而恰恰證明了社會的性質。著名經濟學家茅于軾在給《時代商報》創刊十周年報慶之際的題詞中寫道:“商業能夠創造財富,勞動則未必”,(http://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1/2727/35/81/6_1.html)他的題詞遭到很多人的反對。現在,當我們冷靜下來想想,如果我們認為茅于軾錯了,那是因為我們對個社會認識的判斷的錯了。應該說茅于軾說對了,因為在剝削社會,剝削階級的財富都不是從勞動得來的,包括茅于軾。
商業便是市場,商品是勞動產品包括勞動力進入市場流通的產物。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中,資本家對勞動并不感興趣,他們感興趣的是怎樣從勞動過程中獲取剩余價值,和怎樣讓勞動產品在市場流通過程中獲得利益。在這樣的生產方式和生產過程中,資本家對財富的占有欲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越來越變得貪得無厭和不擇手段,也越來越失去道德和沒有人性。所以我們才會看到這個社會會運用“叢林法則”,會出現弱肉強食,會出現血汗工廠,會出現大量的假冒偽劣,它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就是禽獸肆虐,血腥掠奪的本質。勞動者被剝削,從而證明了勞動沒有價值,勞動成果被掠奪,證明了勞動沒有假造財富,勞動不如掠奪,證明了資本主義能激發人的獸性。
當我們還在為所有制問題爭論不休的時候,當我們還在為深化私有化改革激烈辯論的時候,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給我們呈現了一個個精彩鮮明的事例。不論從二元錢一斤的大蔥變成十元錢二根的“向錢蔥”,還是“蒜你狠”、“姜你軍”,無論是市場的價格怎樣的風風火火,事實是種植這些農產品的農民并沒有獲得應有的回報,甚至還沒有獲得應有的收入。它證明了這個市場是多么的神奇,它展示了把勞動產品轉變為商品創造財富的資本運作的精彩過程。
感謝茅于軾,讓我們認清了這個社會是怎樣的真實現狀!感謝茅于軾,用最通俗易懂的語言文字,為我們呈現了深化私有化和走資本主義道路的前景!感謝茅于軾,讓我們看清了茅于軾的真實屬性!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利永貞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