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談關注點身外事和自己的關系暨3·15
李甲才
2012年3月23日
3月16日上午新聞廣播講油價即將提高是“山雨欲來風滿樓”,國際油價飚升,國內石油行業已漲聲一片。“估計每噸在400~500元左右,現行的每升7.41將漲至7.80元上下”,現在的結果是8元的這邊那邊。
國際油價一再上漲,一是因為國際資本操控,二是伊拉克、利比亞戰爭,國際石油市場受到較大沖擊。波及到進口價格。最近敘利亞、伊朗局勢劍拔弩張,必然影響到正常的國際石油進出口市場。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是個適用范圍很寬泛的詞匯,不僅適用一個人,也適用一個國家。
美國二打伊拉克,莫衷一是作壁上觀,那里的石油自然不能和以前一樣正常拿到手。西方攻打利比亞,中方迅速撤人,“聞風而逃”成了功績。利比亞被西方掌握,不但項目泡湯,還能在那里正常進口到或者能進口到適當價格的石油嗎?
目前的敘利亞、伊朗局勢,中國比以前有所改進,似乎力度不夠,伸手要管的樣子,有效但效果不大,必然影響到伊朗正常的石油生產出口。美國號召制裁伊朗,中國到底從那里是正常還是減少了石油進口?
美國現在想打誰就打誰,中俄就是我們知道的那種方式。按目前的狀況觀察,議論這些的人少,聽之任之、無所事事者多。
毛主席過去一直要求提高覺悟,認識自己的命運和利益。有的人在各方面的各種誹謗、詆毀下還隨聲附和,絲毫不認識發揮個人加個人力量之和的巨大作用。具體到油價也就只能被動的不斷的接受市場擺布,承擔價格盤剝。不大考慮自己該怎么辦?指望誰來努力使自己達到自己的愿望?
兩個3·15都涉及到大眾不同權益的維護。
重慶的那些事,用真的毛澤東(思想)主義、社會主義的標準衡量,有質的不同。 “唱紅打黑”、“共同富裕”雖是亮點,也不是真正社會主義,怕啥哩?私有制下的“共同富裕”,只不過是想讓各人的財富占有不過于兩極分化而已。如果“唱紅打黑”真是文革,還用反復強調維穩?恐怕南海也不會有那么大的麻煩;美國也不敢把軍隊、軍艦部署在中國邊,謹防自己的后院起火了如何熄滅。
若把“特別是”社會主義比作機械加工件,薄熙來幾年來的許多做法,也僅僅是設計師在圖紙上標出的加工公差上限與下限范圍的區別罷了,就被“不再兼任市委書記職務”,也不怕人把自己和反對打黑聯系在一起,這需要多大的“勇氣”和“膽量”?
從1978年算起整33年了,共產黨和社會主義賴以安身存命的內涵還剩多少?挖墻角再不停止,“雞飛蛋打”到來時誰也保不住那一點“既得利益”。有方便條件的人們調查一下蘇東政變后,大小幾百萬共產黨負責人坐牢的有多少?是衣食無憂還是愁眉苦臉、提心吊膽?
蘇共從1956年開始“改革”到1991年,期間35年,“蘇共社”就徹底滅亡了。蘇共三次拒絕體制內的挽救:一次是1956年馬林科夫等在政治局免去赫魯曉夫職務失敗;第二次是1990年蘇聯30多個州委書記上書戈爾巴喬夫不搞多黨制不被采納;第三次是1991年的8·19不成功。后果當然眾所周知,迅速從超級大國變成末流國家。由于氣候寒冷,不知什么時候死了未掩埋的僵尸經常可見。連戈葉等親自把“蘇共社”埋葬的罪魁們對災難也始料不及。蘇聯資本主義復辟完全是來自上層的走資派,被說成是人民意愿的選擇。
蘇聯從1917年到1937年,俄羅斯從1991年到2011年,同樣是20年,蘇在落后破敗的基礎上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而俄在超級大國的起點上,至今難以復原。反共反社、復辟倒退是萬劫不復的罪惡。
蘇共和社會主義被埋葬后,有幾個原來的高級領導有好下場?有空了翻一翻資料去吧!并非自己掌共產黨的大權把共產黨和社會主義摧毀,就能立功受獎。一心要徹底消滅共產黨和社會主義的一切國內外敵對勢力也絕不輕饒,因為他們要你“大前天”完成任務,而你拖到了“大后天”,“大前天”到“大后天”這一段的責任誰負?“土改”以后的地主資本家的后代們并不熄滅階級斗爭,毛主席那一代不存在了,他們報復誰呀?聞一寫了《解體歲月》一書,蘇聯解體,“十月革命”已過了74年,剝削階級的子孫們瘋狂地報復當時的各級蘇共黨員。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