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當回眸——民族英雄岳飛、戚繼光和林則徐的結局
“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引自岳飛《滿江紅》)
草民小時候最愛看連環畫,特別像《岳飛傳》、《楊家將》和《戚繼光抗倭》等等著名的“小人書”,常常于星期天花上角把錢在書攤旁看個半夠。瞧岳元帥的那條銀槍左刺右挑上下揮舞,直使金兵呼爹叫娘,跪地叩頭,高喊“岳爺爺饒命”,讓誰看了都覺著過癮。岳元帥率領的南宋軍隊所抗擊的雖屬異族的金兵,但他保護的是廣大的老百姓;金兵引燃戰火且燒殺搶掠危害四方,不對它進行有力的抵抗與沉重的打擊,就不足以保老百姓之平安,故岳飛的“精忠報國”在其實質意義上,所保的并非全是南宋半壁江山與趙構小朝廷,而主要是江南的老百姓。所以,岳飛的民族英雄的稱譽,當是受之無愧的,也是抹不去的?! ?/p>
“南北驅馳報主情,江邊花月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總是橫戈馬上行?!保ㄒ云堇^光《馬上作》)
明朝年間,倭寇來犯,倘比起近代日本法西斯對華的侵略來,古代倭寇一點也不遜色,是一伙無惡不作的該遭天譴的匪徒。戚繼光正好趕上了那個年代,于是,他立志保國報國,救民于水火,滅倭于沿海;他訓練了一支戰斗力極強的“戚家軍”,在抗擊和消滅倭寇的戰斗中所向披靡屢戰屢勝,最終蕩平了倭患。由于戚繼光抗倭滅倭功勛卓著,他被譽為民族英雄。
說起戚繼光,草民有一點自豪,據傳戚將軍曾到過本鎮,鎮上也曾確有“戚少保寺”,加上本鎮周圍曾有泥石合筑的城墻,那應該是防御倭寇來犯的鐵證。本鎮又為寧波至紹興一帶“三衛”中的中心之衛,以東是觀海衛,以西是歷海衛,以說明我們這一帶曾是預設的抗擊倭寇的前沿。如今,在某居民小區內豎起了一尊戚繼光的雕塑,供人們觀瞻,草民想這也是善事一樁吧。
“(鴉片)流毒于天下,則為害甚巨,法當從嚴。若猶泄泄視之,是使數十年后,中原幾無可以御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
“若鴉片一日未絕,本大臣一日不回,誓與此事相始終,斷無中止之理?!?
“師夷之長技以制夷。”
“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么?賢而多財則損其志;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么?愚而多財益增其過?!?
“茍利國家生死以, 豈因禍福避趨之. ”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無欲則剛。”(以上均系林則徐的名言)
據資料介紹說,林則徐“官至一品,曾任江蘇巡撫、兩廣總督、湖廣總督、陜甘總督和云貴總督,兩次受命為欽差大臣;因其主張嚴禁鴉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堅持維護中國主權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國人的敬仰?!睂Υ?,草民深信不疑,而且,上梁正下梁也不歪,林家的后裔林尊(遵?)將軍曾脫離國民黨海軍而率部起義,成了新中國成立前夕人民海軍的首任副司令?! ?/p>
老牌殖民主義者用毒害中國人的鴉片來換取“天朝”白花花的銀子,皇帝在知道了鴉片對“天朝”的潛在的巨大危害時才下了禁煙(鴉片)的決心,遂派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去廣東禁煙。林則徐不辱使命,不畏洋鬼,而雷厲風行,嚴查嚴禁鴉片,并轟轟烈烈地搞了個虎門銷煙,將英美商的兩萬多箱(約120萬公斤)鴉片在虎門付之一炬。林則徐的凜然正義之舉,為中華民族贏得了尊嚴,他留給后人的啟迪和經驗是非常深刻深遠的。當然,虎門銷煙之后,殖民主義者不甘心于它們的失意與破財,發動了兩次鴉片戰爭。
林則徐是好樣的,是鐵骨錚錚的民族英雄?! ?/p>
然而,歷史是無情的,當我們回眸歷史時,禁不住會掩面而泣,進而甚至于會拍案而起,為曾經的英雄風云人物而痛惜,為曾經的統治者及其屬下奸佞的罪惡勾當而憤怒。
看,這就是歷史——
正當岳家軍勢如破竹一鼓作氣準備直搗黃龍之際,十二道金牌將岳飛押解回京,奸佞秦檜伙同趙構欲謀害岳飛,以“莫須有”之罪名,使岳飛父子冤死于風波亭;39歲,正當英年,精忠報國的岳飛,竟會落得個如此的下場?!扒嗌接行衣裰夜牵阻F無辜鑄佞臣”,所以,當有人將秦檜扶起來端坐時,大多數中國人當然不干了,群情激憤了!
戚繼光抗倭的勝利既保了明朝,更保了民眾,利在當朝,功在千秋。但是,戚繼光并沒有因此而封侯進爵,后來反而被罷貶,甚至在晚年妻離子散而孤獨地死去?! ?/p>
那么,林則徐呢?他抗英有功,卻遭投降派誣陷,被道光帝革職,“從重發往伊犁,效力贖罪?!彼倘柝撝?,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7月14日)踏上戌途。在赴戌途中,仍憂國憂民,并不為個人的坎坷而唏噓,當與妻子在古城西安告別時,在滿腔憤怒下寫了“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激勵詩句。這是他愛國情感的抒發,也是他性情人格的寫照。當然,林則徐后來又復出了,但單就因禁煙銷煙而被革職、發配來說,對他是很不公道的,而這又是與皇帝的昏庸無能和朝堂中奸佞的合謀構陷分不開的。
就是在近現代,也不乏信手可得的例子?! ?/p>
吉鴻昌將軍,人稱“吉大膽”,是中共黨員,于1933年5月,與馮玉祥、方振武在張家口建立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任第2軍軍長,旋任北路前敵總指揮,率部向察北日偽軍進擊,連克康保、寶昌(今并入內蒙古太仆寺旗、正鑲白旗、正藍旗)、沽源、多倫四縣,將日軍驅出察境。蔣介石反誣同盟軍破壞國策,令何應欽指揮16個師與日軍夾擊同盟軍。9月,吉鴻昌與方振武率部退至河北順義、昌平(今均屬北京)一帶,戰至10月中旬彈盡糧絕而失敗。潛往天津繼續從事抗日活動。1934年參與組織中國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被推為主任委員,秘密印刷《民族戰旗》報,宣傳抗日,聯絡各方,準備重新組織抗日武裝。11月9日,在天津法租界被軍統特務暗殺受傷,遭工部局逮捕,引渡到北平軍分會。經蔣介石下令,24日被殺害于北平陸軍監獄。刑前題詩一首:“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
“我為抗日而死,死得光明正大!”吉鴻昌將軍說。——又是一個39歲就屈死的民族英雄!
張學良、楊虎城二位將軍發動西安事變,以兵諫對付蔣介石,逼迫蔣介石答應抗日以救國難。張學良送蔣回南京一去不返,竟遭“審判”與近永久性的軟禁。楊虎城則更慘,在西安事變后被蔣介石逼令辭職“出洋考察”,后回國被囚禁,一家多口于1949年9月重慶解放前夕慘遭殺害?! ?/p>
這就是歷史,中國的歷史!
歷史是一面鏡子,有時候是一面多菱鏡,有時候又是一面哈哈鏡,拿來照一照今天的人們,誰都會驚訝地發現,原來有些人竟會如此地像古人,如岳飛,如戚繼光,如林則徐,如……又如秦檜,如趙構,如“提醒”萬歷的那些廷臣,如萬歷皇帝,如道光皇帝和他的那些怕洋鬼子的軟骨大臣們,還有如國民黨軍統,如獨裁頭子蔣介石……
謹以此不成體統的拙文,紀念和告慰曾經為人民做出過巨大犧牲,建立過巨大功勛的民族英雄們!一個現代草民也只能如此了?! ?/p>
民族英雄們永垂不朽!
2012.03.23晚草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