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以改革搪塞反貪腐
改革出現“民生缺失”、出現“社會問題”,這雖是熱點,但并非根本問題之所在。
根本的、急要的,是官場的腐敗、是執政階層的異化、是執政形象信譽的丟失。
這不是改革本身必然的產物,而是“亂改”、丟失共產黨人民性的產物。
執政者腐敗、社會黑惡、不公不義,這是不論什么國家、社會、主義、制度、黨派、團體、人群,都會反對的。
反對腐敗、防止權力異化,與所謂主義、道路、黨派以及所謂“改革”沒有必然的關聯與對立。
反腐、仇惡、不滿非法掠奪,是任何國度、任何時期、任何社會、老百姓的本能反應與自然情緒。
將這種社會思潮簡單歸為“文革”,是在用文革的方式嚇人、騙人,也是在為反腐不力、無方、無心行為開脫責任,強辯詭辯。
將改革與反腐對立,以改革回應反腐的壓力,以回到文革危言聳聽、以文革余孽打壓政治異見。這其實是文革式思維、語言與行為。
近幾十年來,中國的老百姓什么時候真正反對、阻礙過改革?
所有的改革,有那樣不是來自民間的動因、首創、或者得之于百姓的理解、支持、甚至犧牲?
進一步改革,其阻力是要求反腐的人群還是怕反腐的少數人?
真正的改革,還怕百姓不理解、跟進?
真心改革,還需要向民眾動員、發動?
十多年里,有多少改革的時光、機遇。為何不碰硬、攻堅、破難?
政治體制改革與經濟道路選擇、也即“姓資姓社”沒有硬是割不開的關系,老百姓要求反腐敗、要求同發展、希望跟富裕,只會是政治改革的推力而非阻力。
政治體制的改革,豈能以政府機構、地方區劃、部局合分等泡泡糖似的東東混淆、充數,哄小孩。
政治體制改革,最核心的,是建設好的政治游戲規則,是處理、引導好不同政治面共存、競爭、合作、法制化斗爭,實現不同政治面政治共和、從而達致人民共和。
視不同政治面如寇仇,搞不共戴天、你死我活,不讓人說話,清一色、一言堂,黨同伐異、成王敗冦、不擇手段、不守規則。這是文革、或者說幾千年、近百年舊式政治的作派。這,才是改革的真正對象。
大言改革者,從自己正確對待不同意見者改起吧!
慢點、快點,委實不那么急、那么重。
尤其在對共產黨有歷史信任賬的下里巴人群里,紫禁城的事,遠得很呢。
然而,貪腐、黑惡、不公不義,就在百姓身邊,每一例腐、每一點黑、每一絲惡、每一處不公、每一時不義,都沾污共產黨的形象,都破壞著共和國的根基,都在醞釀社會危機。
遺憾的、揪心的,是在當今,上述量詞已經需要以一批、一片、一股、一地、一個較長時期等詞匯來表述了。
反腐敗、防異化,確實已經讓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中國的一切政治派別、一切政治熱心腸們,摒棄小利,共處時難吧!
再腐,就不需再改了!
打黑豈有錯?
晿紅或許過。
農民工入城很開拓。
共同富裕正義多。
用人何輕察?
進退奈若何!
是非歷史定。
曲直百姓說。
天人合一 中國共和主義
中國需要共和主義 之四
——核心,需要與時俱進、完善執政理念
中華復興、和平崛起,是中國人民的偉大事業。
偉大事業需要堅強、睿智、科學、持久不衰的核心。
所謂核心,不僅僅是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有一部分固定的積極分子,不僅僅是在紛紜復雜的政治生態中有一個紀律嚴明、運轉自如的組織,不僅僅是有一個完整如兩千年來一樣嚴密的國家官僚體系,不僅僅是權力中心圈子里的幾個關鍵性的人物,而更在于有一個符天道、順自然、合人心、能夠吸引人心、自然而然地讓贊成的人越來越多、反對的人越來越少的理念。
人心是個怪東西,靜如和風解衣,潛移默化里卻讓人安之若舊;動如懸瀑垂下,一旦缺口則莫之能御;人心很苛求,對臺上的人本就挑三揀四;人心如流水,就算美人依舊也多發生審美疲勞。
執政者任何時候都需要戒驕戒躁、都應該守慎守懼。
吃老本,難久長,守攤子、難守住。
與時俱進、吐故納新、添薪加炭,才能將火越燒越旺。
近代中國、風風雨雨,既簡單又復雜,說復雜又簡單。
一在政治上行共和:打倒公權力私有的皇帝興民權、建共和,這是辛亥革命;打倒富人的政府(蔣集團)、建人民共和,這是四九年“中國人民站起來了”;打倒富人的代理(走資派)實際是政治對立面行無產階級的人民民主,這是文化大革命。
第一個“打倒”完勝了,民主已是為兩岸不可逆轉的共同實踐。
第二個“打倒”,對了一半勝了一半,錯了一半輸了一半。其錯,在當時的黨人未能跳出天無二日、成王敗寇、東風西風的歷史怪圈,國人也沒有足夠的認識與能力抵制極端的沖突,從而,抗擊外侮勝利后的中國未能走上“不同政治面政治共和”的正確道路;其對,在蔣介石當年盡失民心,解放戰爭勢成必然,內戰摧枯拉朽般完結,人民共和體制建立。
第三個打倒則基本錯誤。錯在輸贏已定、站起來的中國革命者沒能果敢優雅地轉身為建設者、治理者,太長久地沉浸在急風暴雨、對立暴烈的激情之中,忘記或慢轉了自己的角色;錯在在是非不清不明時不能議一議、等一等、看一看、摸著石頭再過河,而是簡單粗暴地是非顛倒;錯在雖然敏銳地認識到了執政者存在異化的必然,卻錯選了“非法制”、“亂民主”、“背共和”的防止、解決異化問題的方式與手段。
遺憾的是,時至今日,臺上臺下,左右黑紅,海西海東,境內境外,人們似乎只是高歌百年來革命者的成功與光榮,并未記取其挫折失誤的教訓,還有不少人滿腦斗爭、渾身是勁、不停念叨并隨時想實施推翻、打倒、消滅的“革命”。
二在經濟上求富強,在一窮二白基礎、列強封鎖的環境搞經濟,有挫折、交學費,似乎是不可避免的,只是大躍進、胡夸風、當今的面子工程、政績工程、豆腐渣工程卻往往主觀人禍大于客觀因素。最大的問題是,總是在姓資姓社、計劃市場、均富、共富、先富、后富、苗苗草草的泥濘中輾轉。我們現在說得清楚了、人們相信了、不再翻煎餅了么?未必。
三在文化上求復興,實際上,很長時間、不少的人,是沒有文化“復興”這個詞語的。這里面或多有愛深責切的赤子、振聾發聵的先醒、猛藥療國的急醫,為救亡、為圖存,來不及思考、顧不到優劣、分不清緩急,臟水與小孩同潑、鎖鏈與祖屋同砸。當然也不乏家世貧寒恨祖宗、罵父母、砸祖墳的憤青子,不乏學藝未精、把脈難準、稍遇疑難即輕率宣告死亡的庸野醫,不乏外國月亮比中國圓,外來和尚好念經的的哈外族。于是,傳統的、中國的、通通在砸爛之列,階級的、外來的、才是唯一時尚的、通行的。“五四”、“文革”兩次社會功效截然不同的文化運動,竟然都共同地對傳統文化造成了極大的破壞與摧殘。時至今日,傳統道德早已被判為“人肉宴席”上“吃人的禮教”拋棄了,鄉風里俗被當作封建主義掃除了,“雷鋒”、“張思德”、“白求恩”被當作超階段、傻冒黯然退場了,文件、會議、媒體、一切自上而下美妙的言教又大多被自上而下負面的身教抵銷了。 前赴后繼、額度比增的貪官、“小悅悅”車禍18路人見死不救的冷漠, 禮儀之邦的中國人竟“到了最缺德的時候”!
中國何處去?
國人是啥人?
考驗著領路者。
從特定階級表述中走出來,公開成為全民黨;
從極端斗爭中消停下來,成為共和黨;
從以破為主調整過來,成為建設黨;
從以革命、突變為手段改變過來,成為漸變改革黨;
以“共和”補正“共同財產”或“共同生產”;
以中華民族復興幾階段、幾步走的說法,讓人類社會發展“五階段”(原始、封建、資本、社會、共產)理論具體化;
正視腐敗問題,將社會中“革命”的熱情導向反腐敗,而不是反腐敗累積成革命;
正視執政者異化的問題,改善權力構成、結構、制約、監督及實效問題;
正視全社會日益高長的自主、參與、民主要求,加快黨內民主、基層民主、實質民主落實進程,開放權力、開明政治,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不同類型、不同程度、不同合理性的政治生活訴求,避免“對決式”民主與“革命式”社會運動;
正視社會生活中矛盾、斗爭的普遍性、合理性,必要性,站在全社會、歷史、科學、理性的高度,建構不同政治面共生、共存、共競、共榮、的游戲規則,以不同政治面共和落實人民共和。
如上,怕才是當今核心應當與時俱進者也。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