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我的角度出發,理解學習雷鋒精神,兩點就足夠了,這就是做人要有大家思想和一點奉獻精神。我所說的大家思想的大家,不是指的錢學森、王羲之、徐悲鴻的大家,也不是指的開會時大家好的大家,而是僅指他的本意“自己的家”,大家指的是在自己家(包括父母家、自家、孩子家)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能力和精力向外延伸一下。我所說的一點奉獻精神指的是在照顧好自己家的同時,用自己的一點余力為大家做點工作,這就要有一點純付出的思想準備,也就是要有一點奉獻精神。大家思想和一點奉獻精神是兩條腿走路缺一不可的,擁有大家思想的人把接觸到的家以外的人當成家人對待,一定會碰到不把自己當家人對待的人,這時要保證大家思想不被消滅,就必須有一點奉獻精神了。
走出門。清掃一下樓道,一定會有很多鄰居給你笑臉,但也一定會有鄰居背著你亂扔垃圾。走在路上撿起垃圾隨手放入道邊的垃圾箱,當你回頭時很可能看到一個人正隨手扔著垃圾。坐在公交車上給一個老人或孕婦讓座,很有可能這個人連看都不看你一眼。到了單位,升職、評優、多拿少拿確實對人是個考驗,這些都是必需要“爭”的,可是怎么爭,應該憑本事、貢獻、人緣爭,但現實中這些遠遠不夠,你很可能什么都爭不到。如果你把樓道、走的路、公交車、單位看成家的一部分,把遇到的人看成家人,我想一定會好受些吧!
每天我都關注天氣預報,真希望有一天能看到社會溫度預報。我們這個社會是有溫度的,有時冷、有時熱、有時寒風凜冽暴風驟雨、有時春意盎然暖意融融,真應該有科學家研究一下,制造出一個測量社會溫度的溫度計,每天報一下社會溫度。社會溫度的高低是看組成這個社會的每個人所釋放出的能量,奉獻的工作釋放的是正能量,索取的行為釋放的是負能量,如果我們都有大家的思想,都能為我們的大家奉獻一點正的能量,我們的社會一定會讓你感到一點溫暖、一點幸福。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江河無以成胡海。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清遠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