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然的講今年的“兩會”還是開的不錯。雖然在某種程度上講百姓是不喜歡這種東西,原本喜歡的新聞聯播的忠實觀眾也許會在抱怨這個討厭的“兩會”報道,讓我們沒看到領導了。這抱怨多少也是有點道理,畢竟一年365天突然在這幾天里集中報道這些不知名的“兩會”甚是不解,當然更深層的可能是這些人說話真的不咋起作用也就是蹌蹌鏡頭而已。這當然是有道理的,這也是我們改革的一個方向————媒體對基層的報道應該更多些,不要成了領導的專輯,畢竟中國的主人還是百姓,不是官員,他們不過是這個國家的看門人?! ?/p>
當然實在的講,這次“兩會”還是開得很好。雷人的言論頗多。但是我不這樣認為。也許在別人的眼里這是雷人的語言,但實際上是委員在各個角度對這個國家的現在的說明未來的勾畫,是各個人的意志的開誠布公,是匯集共同意志的前提。只有每個人說出來才能談問題的解決方式,才能發現問題?! ?/p>
“兩會”不是專家的會議,當然應該有提案的優劣但不應該有質量的差別。不能對委員的議案進行質量的評析,談及質量的話,那說明了委員被壓制了或者說領導層為委員暗示了提案的主題。這樣的后果就是看到問題的會是那些領導其本質是“兩會”形同虛設危險的后果是“兩會”會成為領導層的歌頌會。而事實上“兩會”應該是民意的表露和體民意察民意從而形成決議的場所。所以沒有哪一個國家的議會的議員都是法學家經濟學家。那些所謂的專家只不過是提建議而已,做決斷的還是百姓,這才是系議會存在的理由。雖然現在我們的”兩會”還沒有達到應該是的那程度。但是應該的東西要過渡到存在的東西,必須不要打破現在應該的東西的存在?! ?/p>
我們國人可以嘲笑有些委員的雷人,但是我們的政府不能嘲笑,應該思考這些雷人的后面的問題,這才叫做參政議政。也不能因為這些雷人的語錄就如所謂的有的專家所說不如不開“兩會”。這是很不理智的說法。我們的“兩會”有存在的合理性當然有著改進的可能性。反“兩會”的言論是幼稚的表現。事實上正是這些“兩會”上的雷人雷語讓我們看到了一個真實的中國的一面,而且“兩會”中有的委員也確實通過“兩會”讓百姓對國家的現實有了進一步認識,對暴露的問題也通過“兩會”發出聲音,促進了政府的醒悟?! ?/p>
“兩會”是所謂的party,但不是一般意義上的party。我們都愛國,我們不能自從西方法學的角度看待中國的問題,畢竟我們解決的是中國的問題。看到“兩會”的party,也要意識到“兩會”的party的別樣性。不能因為雷人的語錄就說這個party的可悲,正是這個party的雷人才讓我們思考這個party后的故事。美國是好,她也有雷人的地方——美聯儲不就是私人的銀行在執行貨幣發行權嗎?英國也好,她不是也有上院和貴族嗎?法國也好,不是也沒完全踐行“一切權利屬于人民”的尊旨嗎?故而不能站在書中的看現實。
也許現在的“兩會”在某些人眼里確是雷人。那是因為他們突然地信奉了西方哲學卻沒有探索也沒有中華的務實學風,一直以西方法的視野看中國。也沒見得默克爾是法學家或者經濟學家!
故而別人可以帶著有色眼鏡看“兩會”,聰明的中國人應該透過眼鏡看到理智的“兩會”和希望的中國?! ?/p>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