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莫斯科的堅持與無奈”中汲取怎樣的教訓
發布:正義直言1940 (轉)文/ 戎士林 鄭廷錄
摘要:蘇聯90年代的改革帶來可怕的后果,國家倒退了幾十年,經濟潛力下降了四倍。蘇美之爭的根源是意識形態,反共是美國的一種信仰,它一直對社會主義國家搞“和平演變”,企圖不戰而勝各個擊破。理論堅定是政治堅定的基礎,馬克思主義理論有無可比擬的導向性和規范性,階級斗爭是客觀存在的事實,現代修正主義就是執政黨內的機會主義,是通向資本主義的橋梁。嚴重的腐敗必然亡黨亡國,只有遏制腐敗倡導廉潔才能穩固政權。要大力加強社會主義民主。重樹國際主義精神。
關鍵詞:戈爾巴喬夫 新思維 解體 意識形態 民主
貝文力編譯的訪談紀念“俄羅斯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5周年”,《莫斯科的堅持與無奈》一文中,莫斯科市長尤.盧日科夫的兩段話引起我諸多聯想。第一段話是:“在我們這里,有人想讓歷史擺脫一個重要的名字,但我們國家生活中最驚心動魄的階段是與這個名字連在一起的。這些現象的實質是同樣的,篡改、涂抹、剔除歷史。我反對這樣做。”。第二段話是:“如果有人對那個時期我國經濟崩潰感到高興,認為我國向市場轉軌是成功的,那這樣的人肯定是少數。大多數人認為,90年代初的改革帶來了可怕的后果。國家倒退了幾十年,經濟潛力下降了四倍。”【1】從市長的話中我們受到什么啟迪或者說汲取怎樣的教訓呢?
一、 選人用人的極端重要性
讓我們看在同樣的國度,兩位領袖在涉及國家存亡時的表現。在1941年11月中旬,德國軍隊占領了距離莫斯科僅20公里的地方,德軍指揮官從望遠鏡中已經看到克里姆林宮上的紅星。蘇聯政府和各國駐蘇外交使團等機構已向東遷移,謠傳斯大林已經離開了莫斯科。希特勒命令德國報紙空出版面,以便刊登攻占莫斯科的消息。但是他的希望終于化成泡影,反倒把50多萬軍隊、上千輛坦克和火炮、上萬輛汽車一齊葬送在了莫斯科城下。如果斯大林只知珍惜他自己的生命,在戰局最險惡的時刻隨政府撤離莫斯科,那就很難想象會出現什么樣的結局。斯大林在及其嚴酷的條件下指揮若定,與莫斯科軍民在一起決死奮斗,使德軍遭受到自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的第一次慘重失敗。可是,在五十年后,當蘇聯遇到了敵對勢力發起的另一場進攻的時候,人們卻看到作為首腦的戈爾巴喬夫,像風向標一樣隨風轉動——“他當時已經身不由己,總書記受制于國內外某些勢力,他們為他設下了圈套,他被迫帶領黨的羊群走入那精神的和肉體的屠宰場,只有他一人從那里走出來,不僅安然無恙,而且還發了財。”【2】這里的事實告訴我們,國家的命運不僅與經濟和政治制度有關,與文化和歷史有關,更與領導人的性格、品質、思想素質密切相關。再一次證明了“政治路線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的因素”的真理性。干部絕對需要政治才能和遠見卓識,特別是決策層要善于識別國家面臨的主要危險,尤其是對于社會主義改革,一定要認清主要矛盾是什么,才能決定把握社會主義方向。否則,如果改革突破了社會主義的框架,不僅改革達不到預期的目標,反而或遲或早定成為資本主義復辟的先導。可見,選拔干部不是隨便看著搞經濟“大膽”,頭腦“靈活”,認為是“能人”,就可以放手用的,而在選人用人上,必須把思想素質,政治標準、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放在考察干部的第一位。
二、 意識形態問題是敵我分歧的根源
蘇聯演變首先是從思想演變開始的。美帝國主義以武力侵朝、侵越失敗后,就以“和平演變”為戰略手段攻擊政敵。尼克松講:“我們與蘇聯的競爭是軍事、經濟和政治性的,但蘇美之爭的根源在于意識形意。蘇聯是想傳播共產主義和毀滅自由,而美國則想要阻止共產主義和傳播自由。”“下個世紀最偉大的挑戰之一是解決意識形態對立的人們之間存在的深刻分歧。”他強調指出,對美國來說:“反共不是一個政策。反共是一種信仰——對自由的信仰。”【3】美國一直千方百計利用意識形態實現他們的“信仰”,針對蘇聯也針對中國。為了搞垮蘇聯先從發生內亂的波蘭入手。1982年6月7日,美總統里根親自與羅馬教皇保羅在梵蒂岡圖書館密謀,要從波蘭打開缺口,就得從意識形態和物質上大力支持其國內的反對派團結工會。他們結成了最大的“秘密聯盟”,美國通過無孔不入的傳教士的網,源源不斷的把“行動建議”和所需物質運送給團結工會,到1985年波蘭就有400種地下反共刊物出現,影響巨大。到1989年團結工會正式組閣掌權,波蘭果真成了歐洲社會主義國家紛紛解體的第一塊“多米諾骨牌”。這是意識形態工作極其重要的典型范例。對中國,1951年就制定專門針對中國的《十條誡令》(見《當代思潮》2004年第4期第59頁)。早在1958年,杜勒斯針對毛主席與斯大林有著一個相同的個性特點,即“既不上當受騙,更不聽命于人。”故他強調:“在共產主義世界中,中國共產主義是一個致命的危險。”提出要采取措施使中蘇集團內部“加速演變”。但毛澤東立即提出反對“和平演變”,反對“修正主義”,使其陰謀難以得逞。從70年代末是美國“和平演變”的加速期,他們“鼓勵”社會主義國家本身內部的“和平演變”。積極用“宣傳戰”達到不戰而勝。在1984年尼克松就講:“匈牙利和中國已經在很小程度上出現“和平演變”。他們采取了更加有力的辦法和措施,隨摘幾條可見其陰險毒辣。“第一,加強國際廣播,實行思想滲透;第二,召開學術研討會和學術交流,擴大政治影響;第三,積極資助出版、報刊、新聞等部門,爭取占領社會主義國家宣傳輿論市場;……第五,利用共產黨實行改革開放政策,改變共產黨政權和經濟的性質;第六,資助和吸引留美研究生,培養未來改變共產黨政權最可靠的力量;……。”【4】現在他們更多的是利用互聯網,強調言論自由和資產階級民主,來擠占和破壞我們的意識形態,如“谷歌事件”就是“突出”一例。論由他們的“第三”,使我們想到中國目前推行的出版業上市,規定作者繳版面費等做法不妥,這正好中了美國的下懷。人家甘愿出錢給出版業辦報刊,就是為了宣傳資產階級思想、達到為他們自己服務的目的。而我們卻是國家不投資,讓作者個人繳費,其結果必然是有錢人要遇上觀點相同的編輯,不管寫什么東西都能發表;而沒錢人即使你說的全是真理,但交不出版面費也無緣刊登。這種做法對社會主義的輿論陣地不是自取滅亡嗎?美國人的手段很有效,造成我國社會科學領域受害最烈。早在80年代末,美國出版的一份中文報紙就講:“中國整個的社會科學前沿,也即最時髦的意識形態和理論無非是謾罵中國的歷史,指責中國的現實,丑化整個中華民族。誰用的詞匯新鮮,誰寫的痛快,誰就會成為名人,成為“優秀”的理論家。【5】這些“理論家”能量真不小,由于他們的瘋狂直接導致了1989年北京“六四”事件的爆發和全國不少地方的動亂。直到現在余害更甚,被西化了的人一直宣傳淡化意識形態、淡化政治,卻力倡“普世價值”。正像王謹在2009年的《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第6期發文所言:“現在我們的社會科學研究始終受制于西方范式。學術概念是西方的,研究方法是西方的,評價標準也是西方的,有的人已經到了唯西方馬首是瞻的地步……【6】這些人活動的核心就是在中國推行新自由主義,這在外國人眼里也十分清楚。正如大衛.科茲指出:”在中國……危險主要來自于新自由主義的擴張,這一思潮正在為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按照新自由主義的觀點,中國的繼續發展必須打破政府對資本和商品流通的有效控制,把企業建立在私有制基礎上。我認為這是錯誤的,要知道,美國的自由主義模式不會給中國帶來什么好處。據我研究,凡是過去實行計劃經濟和公有制國家,一旦采取新自由主義模式,實行完全的市場化和私有化,最多只能成為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附庸【7】可見,事情已經很清楚了,對中國來講,重視并強化意識形態的工作確已迫在眉睫。
三、 理論堅定是政治堅定的基礎
“沒有革命的理論就不會有堅強的政黨。”理論堅定是政治堅定的基礎,這是因為“指導我們思想的理論基礎是馬克思列寧主義。”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比其他任何思想理論有無可比擬的巨大導向性和規范性。而理論上正確與否,對一個國家的命運來講是極端重要的。戈爾巴喬夫對他的《改革與新思維》曾這樣評價:“這是一部談我們的打算,談我們準備如何實現這些打算的書。” 【8】讓我們看看“新思維”是怎樣導致蘇共滅亡蘇聯解體的!“新思維”的核心是求和,承認全人類的生存高于一切。主要表現在它的兩個論點:一個論點是,在核時代,整個人類現在是同舟共濟,是沉是浮,只能在一起,因而不同制度的國家應當為了和平和解決全人類的任務進行合作。第二個論點是,在和平共處時期不存在什么特殊形式的階級斗爭。【9】“新思維”剛出臺,布熱津斯基就宣傳:“‘它’使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制度首先失去‘意識形態上的合法性’,并將使蘇維埃社會主義制度喪失其存在的理由。”“新思維”的兩個論點也早被事實撞得粉碎,美國為了自身利益武裝消滅南斯拉夫和伊拉克,這是同舟共濟的合作嗎?國內外反動勢力相互勾結導致蘇共亡黨蘇聯解體,這本身就是一場驚心動魄的階級斗爭,誰能否認得了呢?馬克思恩格斯早就鄭重宣布:“我們一貫強調階級斗爭,認為它是歷史的直接動力,特別是一貫強調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之間的階級斗爭,認為它是現代社會變革的巨大杠桿……【10】列寧也強調:”階級關系,——這是一種根本的主要的東西,沒有它,也就沒有馬克思主義。”【11】美國人最不喜歡的就是講階級斗爭,美國駐蘇大使馬特洛克等人曾千方百計誘迫蘇共放棄階級斗爭。他公開宣揚:“蘇聯共產黨如果堅持階級斗爭,蘇美之間的關系就不可能真正好轉。”戈爾巴喬夫曾想有個發展國內經濟的有利環境,就妥協讓步,求和,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階級斗爭”作為過時的東西拋棄了。美國大使高興地說:“如果蘇聯領導人真的愿意放棄這個觀念,那么他們是否繼續稱他們的指導思想為‘馬克思主義’,也就無關要緊了。這個別樣的社會則是我們大家都能認可的社會。【12】
人們氣憤的說,蘇聯解體是因為蘇共變質了,蘇共出現了修正主義分子造成的。這話不假,但對修正主義要做全面的具體的正確的分析。修正主義者中雖然包含雅柯夫列夫一類反馬克思主義的政治騙子,但多數是在馬克思主義和反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和反社會主義之間搖擺不定的人們。現代修正主義就是執政的共產黨內的一種機會主義或者叫實用主義。【13】他們行為上的搖擺正是因為他們思想上的混同、理論上的動搖性所致。正如列寧所講:“我們決不是說,孟什維克根本就想把工人政黨變為自由派的附庸。工人政黨內的機會主義者同他的隊伍以外的自由派的區別就在于,前者真誠的為自己的政黨服務,但是采取了不正確的,不堅定的策略立場,這種立場會造成使無產階級在政治上從屬于自由派的結果。【14】
戈爾巴喬夫正是這樣干的,他在大談革新蘇共、革新社會主義的同時,卻提出了一條在政治上從屬于自由派的路線,葬送了蘇共。恩格斯對修正主義曾有過深刻的揭露,他說:“為了眼前暫時的利益而忘記根本大計,只圖一時的成就而不顧后果,為了目前而犧牲未來的運動,這種做法也許是出于‘真誠的’動機。但這是機會主義,始終是機會主義。” 【15】為了讓人們識別真偽,筆者將蘇共現代修正主義的通病歸納如下:回避階級斗爭,輕視政治理論,不講意識形態;實用主義、不講原則、出爾反爾;言行不一、輕諾寡信、信口開河;為了功利、兩面手法、不惜欺騙;專橫霸道、個人獨裁、雙重標準等。鑒于修正主義的通病表現,人們在觀察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的實踐活動時,就不能只看它名義上的指導思想是否是馬克思主義,而必須考察其領導人是否是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總之,實踐證明:執政的共產黨如果無視階級斗爭的客觀存在,不講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沿著修正主義的路線盲動,只有死路一條。
四、 反腐倡廉是政權穩固的關鍵
原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社副主編李凌在《蘇聯解體再探“權力異化”下的體制與個人因素》一文中指出:“伴隨權貴階層的形成,蘇共逐漸走上了腐敗變質的道路,切斷了同人民群眾血脈相連的關系。;……蘇聯的官僚階層長期以來已經通過種種不正當甚至不合法的手段占有了大量的社會財富和各種權益,所謂私有化的經濟改革,不過是使他們侵吞社會的財富的事實合法化而已。蘇聯劇變后的進程表明:最大的贏家……是過去黨和國家的高級官員,他們搖身一變,成了今天俄羅斯的新顯貴。” 【16】蘇官僚階層不僅獲得無所不有的各種特供產品,而且各級官員和企業負責人暗中合作,越來越多地成為貪婪的掠奪者和腐化的寄生蟲,如勃列日涅夫的兒子尤里和女兒加林娜、女婿丘而巴諾夫都大干走私、受賄、貪污等公開違法的勾當,造成極壞的影響,下邊的人就更可想而知了。到戈爾巴喬夫時期,特權階層憑借戈氏推行商業化、市場化、經濟自由化的混亂時機大搞“翻牌經濟”,把大量國家財產直接據為己有,其中有人因暴富興辦銀行機構,變成金融寡頭。【17】特權階層私欲越發膨脹,他們為了維護既得的利益,就反對任何有益于社會而不利于他們自己的改革。正如聞迪所講:“執政的蘇共中的各種腐敗本身就是經濟增長緩慢的一個原因。如果蘇共重新振奮起來,認真清除那些腐敗分子,如果它能進一步認識到反對自身和平演變的重要性,認識到反對資本主義復辟的必要性,把黨內那些主張搞資本主義復辟和搞民族分裂的人用黨內民主的方法清除出去,蘇共迄今不會垮是可以設想的。” 【18】問題是蘇共從60年代初赫魯曉夫就搞“全民黨”,它在相當程度上已失去無產階級先鋒隊的作用。把列寧、斯大林時代堅定的社會主義信念,崇高的無產階級信仰,大公無私、廉政為民的優良作風幾乎全丟掉了。特權階層為私利勾心斗角,爭權奪勢、腐化墮落,失去政治上的敏感性和戰斗力,對腐敗習以為常,對“和平演變”不知不覺,對資本主義反而垂涎三尺,這樣的執政黨怎么可能不亡黨亡國呢?斯大林對一個政黨的可能滅亡曾說過:“就是最大的政黨,如果它不接受歷史的教訓,如果它不時時刻刻加強本階級的戰斗準備,也可能陷于突然受敵的境地,也可能遭到滅亡。” 【19】蘇共真的讓他說中了!這樣的教訓對社會主義國家太值得注意了。嚴重的腐敗必然亡黨亡國!讓警鐘長鳴,永戒后人吧!蘇共亡黨告訴我們,不僅要自覺大力反對腐敗,也不能僅從制度著眼,制度很重要,但它也不是萬能的。因為制度是人訂的,人的行為是由思想支配的。所以在反腐倡廉問題上更重要的是在抓制度建設的同時,必須切實搞好黨的思想政治建設,切實抓好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人的問題。古語曰:“以利誘人為己者必增,以譽導人為國者必眾。”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如果是社會問題不僅很多而且是很嚴重的話,那就應該反思自己的價值導向究竟如何?自己的經濟制度是否符合社會主義的性質,重大政策是否符合廣大勞動群眾的利益,國家機構是否存在特權的利益集團等等,只要把這些問題處理妥當了,反腐倡廉的成效就一定會令人滿意的。
五.必須正確對待社會主義的民主問題
西方媒體宣揚說蘇聯復辟資本主義是蘇聯人民的選擇,這完全是胡說的謊言。在上世紀90年代前后,美國等西方國家的許多民意測驗機構在蘇聯進行多次民意測驗,結果表明:支持實行資本主義的人在5%——20%之間,高達80%的人希望堅持社會主義。【20】為什么這么多的人民想堅持社會主義而卻復辟了資本主義了呢?原因就是蘇聯人民沒能享有應有的民主政治權利,沒有力量阻止特權階層的倒行逆施。類似的問題毛澤東早就提出來了,他說:“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勞動者的最大權利,就是勞動者管理國家、管理軍隊、管理各種企業,管理文化和教育的權利。人民自己必須管理上層建筑,不管理上層建筑是不行的。……社會主義民主的問題,首先是勞動者有沒有權利來克服各種敵對勢力和他們的影響的問題。【21】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都是十分重視社會主義的民主問題的。因為“只有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讓廣大工農群眾有參與和管理國家大事的權利,還人民為真理講話的權利,是社會主義國家執政的馬克思主義者應當十分重視的問題。
六、社會主義國家要發揚國際主義精神
過去,中國為什么那么快就趕跑日本帝國主義?朝鮮戰爭為何贏得強大的美國無條件停戰?就是因為那時的社會主義國家能夠發揚無私援助的偉大國際主義精神所致。這種偉大精神直到70年代中期仍然猛烈沖擊資本主義體系,迫使其不敢對社會主義國家為所欲為。但從80年代起卻迅速退潮了,其重要原因就是不少社會主義國家的領導人只講辦好自己的事情,紛紛放棄無產階級國際主義精神。其結果是讓以美國為首的國際資本主義勢力將社會主義國家各個擊破。其教訓是,如果一個國家的共產黨放棄了國際主義,即放棄了與其他國家的工人階級聯合的方針,其走向滅亡只是時間的遲早而已。所以,作為負責任的社會主義國家,在教育人民樹立愛國主義精神的同時,也要弘揚國際主義精神。
蘇聯的演變給世人太多的警示和啟迪。正如深入研究過演變的聞迪所講:“蘇聯解體為中國的馬克思主義者提供了一個最好的借鑒。如果說,中國革命的勝利,沒有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不行,不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不行,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的實際胡亂結合也不行。那么,同樣也可以說,中國革命的繼續和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成功,沒有蘇聯資本主義復辟的反面教訓不行,不認真求實地去總結這個反面教訓不行,對這個反面教訓作出錯誤的總結更不行。【22】
讓我們永遠牢記蘇聯演變總的教訓:只有堅持社會主義方向的改革,即把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反對和平演變,反對復辟資本主義作為改革的前提,才能達到改進,鞏固和完善社會主義制度的目的。與此相反,如果否定社會主義的歷史性成就,不珍惜社會主義的歷史機會,盲目的學習資本主義,就會走上資本主義的不歸路。
參考文獻
【1】 貝文力,盧日科夫:莫斯科的堅持與無奈【N】,社會科學報,2010年4月29日 第7版
【2】 瓦.博爾金,《戈爾巴喬夫沉浮錄》【M】李永全等譯,中央編譯出版社,1996年,第128頁
【3】 尼克松,《1999:不戰而勝》【M】,轉自蔡仲德/文,當代思潮,1999年第5期,第55頁
【4】 張蔚萍,美國推行和平演變的歷史、特征及我們的對策【J】,遼寧共產黨員,1989年第10期,第36頁
【5】 李文海,重提“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J】真理的追求,1991年第1期,第13頁
【6】 王謹,確立中國問題意識形成中國學派【J】,求是,2010第3期,第64頁
【7】 【20】大衛.科茲,蘇聯解體的原因【J】,當代思潮,2000年第5期,第34,、31頁
【8】 【9】【12【13】【18】【21】【22】聞迪,是馬克思主義的失敗還是修正主義的破產?【J】當代思潮,1999年第2期第63頁,第5期地49——50頁,第53頁,第4期,第61頁,2000年第2期地63頁,第4期地61頁,1996年第5期地49頁
【10】《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第685頁
【11】《列寧全集》第32卷,第240頁
【14】《列寧全集》第12卷,第247頁
【15】《馬克思恩格斯反對機會主義》,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101頁
【16】李凌,“權力異化”下的體制與個人因素【N】,社會科學報,2007年,8月2日,第3版
【17】章克剛,據《蘇聯的最后一年》隨筆,轉自《新周報》2009第49期第28頁
【19】《斯大林全集》第11卷,第58頁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