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劉錫榮說:“老百姓再勤勞,也養不起這么多官”!
陽光艷
我在網上看了“兩會”的一則報道,人大代表、中紀委原副書記劉錫榮指出:現在“官滿為患”,一些鄉鎮好幾百個干部,小汽車停了幾排,一些地方政府秘書長有十幾個,每個秘書長都要給房子,配汽車,這些支出最終都是老百姓買單。
如果不是原身為中紀委副書記的劉錫榮說出來,我是不會相信一個鄉鎮有好幾百個干部的,我是1960年參加工作的,在一個縣級市的民政部門工作,那時不叫政府,叫某某縣、市人民委員會,所有政府職能部門在一個院子里辦公,包括勤雜人員也不足百人,只有一部吉普車供主要領導公用,各科室全部配的單車。但各項工作都完成得很好,當時我們的工作方法是,“出門一把抓,回來再分家”。如今這么多官員吃“皇糧”,都是老百姓供養!謝謝人大代表劉錫榮的呼吁,但愿高層采納建言,減輕人民負擔,把以民為本落實到實處!
中紀委原副書記建議立法制止官滿為患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3月11日 08:38 中國經濟網
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央紀委原副書記劉錫榮
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央紀委原副書記劉錫榮,昨天在浙江代表團全體會議上建議制定《編制法》,制止“官滿為患”。
官太多,給買官賣官無盡空間
劉錫榮說,現在有些地方亂設機構,亂定級別,領導職數和公務員人數超標,“這兩亂兩超給買官賣官留下無盡空間。”劉錫榮說,一些鄉鎮好幾百個干部,小汽車停了好幾排,一些地方政府秘書長有十幾個,每個秘書長都要給房子,配汽車,這些支出最終都是老百姓買單。
“老百姓再勤勞,也養不起這么多官啊!” 劉錫榮說,4年前全國公務員是600萬人,現在已經增加到1000萬人,一年多100萬人。“如果600萬大學畢業生都去考公務員,這是歷史的倒退。”
他結合在中央紀委的工作經歷說,官多了不好管,供養成本、教育成本、監管成本和違法違紀查處成本都很高。
搞小金庫,要追究刑事責任
劉錫榮還說,現在財政收入沒有全部納入預算,去年全國3萬多億土地出讓收入就沒有納入,國有資產經營性收入等也沒有納入,很多財政資金未受到人大監督,造成財政資金分配使用 “不科學”,“會叫的孩子多吃奶”,全國各地各部門設駐京辦“跑部前進”,造成腐敗。同時,財政紀律不嚴肅,超收財政先斬后奏,年底突擊花錢,事后補個報告就行。“《國民收入分配法》早就該搞了”,他說。
他同時建議,將審計署從國務院劃給人大直管,對人大負責,審計署和中紀委合署辦公,“再搞小金庫、老鼠倉,要追究刑事責任”,不采取嚴厲措施,貪污、挪用財政資金還是像“左手拿到右手”這樣方便,紀委人再多也查不過來。他以中紀委和監察部合署為例,說明合署辦公效率比原來高得多。
厘清政府職能
劉錫榮說,十七屆四中全會工作報告中提出,推進反腐倡廉要制度創新,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加快推進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政府管理公共事務的職能要與政府作為國有資產出資者的職能分開)、政事(事業單位)分開、政府與市場中介組織分開。
他認為,這“四不分”造成行業壟斷、地方保護,市場機制對生產要素起不到基礎性配置作用,相反,權力和利益配置力度大。“四不分”把一個13億人口的世界最大市場條塊分割。“有些行業長期收入比其他行業高5倍、高10倍,這在健康的市場經濟中是不可想象的”,曾在溫州擔任主要領導的劉錫榮說,“有些溫州企業家說,到國內有些地方投資,比到國外投資還麻煩。一定要打破籬笆,填平鴻溝”。
劉錫榮說,“四不分”問題解決了,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和公平公正公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才能真正建立起來,壟斷、權錢交易、分配不公等問題也就能得到有效解決。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