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辦法,雖然也很希望天下道德,無奈一是沒底氣,二是想來想去,也想-----很抱歉,可能不太好聽,但因尊重才如實直言。
聲稱要建立{而且是必須必要}道德體系-----是不是耬草打兔子,連帶著把價值體系一塊辦了?---------頗似電視劇里的道德重整委員會,現實生活中的理想家是這個委員會的委員。
畢竟道德是大好事,人人都要有最好的道德,可是一學習,真是不知如何是好了。
母系社會的道德在父系社會就是不道德的,奴隸社會的道德資本主義都要反對,美國就曾經因為這個大打出手,進行動槍動炮流血你死我活的武器大批判,這可是中國的文化大革命自嘆遠遠遠遠遠遠不如的。雖然有說法是生產力要改變生產關系社會關系的原因,可面子上卻是道德情理,有本書叫---黑奴吁天錄---的就是高舉道德大旗吁天下的。對了,咱們中國過去可以的三妻四妾今天就不但是不道德,還違法,可饒是如此也有不少事實上的,今天的道德在今天居然是耳旁風,看來過去的道德傳說說不定是道德錯覺-------自欺欺人。還有所謂的清官,或道德突出的,可實在是九牛一毛,能看見是因為烏鴉群里一點白而已。
自然也還有別致的說法:
中國以前有道德的可被某黨破壞了-------------可就是某黨曾經讓中國第一次沒有黃賭毒。
被文---革-----命破壞了----------也比任何有黃賭毒奸淫幼女時都干凈吧。
道德不是不想學,看來道德的面貌要想好看,一是與時俱進二是什么階段什么階級就有什么好看的道德,至于貨真價實的美好因為有階級既得利益的私利損人利己實在是難難難。
有的朋友把友善、素質公德當成道德全部,先不說概念,今天據說發達國家如何如何,我看,只有自尊、尊重、平等的心態理念的多少有無才會真正決定友善多少有無,不平等能出現友善?
至于什么神圣的宗教圣賢儒術之類的給人感覺是專業讓人道德的,都懶得說什么中世紀了什么吃人史了什么愚民術了,就其自以為是的道德自我忽悠、忘乎所以就是反人類反社會的。而且人類的歷史證明了這一點。
一切已往的道德論歸根到底都是當時的社會經濟狀況的產物。而社會直到現在還是在階級對立中運動的,所以道德始終是階級的道德;它或者為統治階級的統治和利益辯護,或者當被壓迫階級變得足夠強大時,代表被壓迫者對這個統治的反抗和他們的未來利益。恩格斯:《反杜林論》(1876年9月—1878年6月)。《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第134頁
共產主義者的全部道德就在于這種團結一致的紀律和反對剝削者的自覺的群眾斗爭。我們不相信有永恒不變的道德,并且要揭穿一切關于道德的騙人的鬼話。列寧:《青年團的任務》(1920年10月2日)。《列寧選集》第2版第4卷第355頁
原來關于決定論和道德間的沖突、歷史必然性和個人作用間的沖突的思想,正是主觀哲學家所愛用的法寶之一。關于這個問題,他耗費了大堆的紙張,說出了無數感傷的小市民的荒唐話,想把這個沖突解決得使道德和個人作用占上風。其實,這里并沒有什么沖突,沖突完全是米海洛夫斯基先生因擔心(而且是不無根據地)決定論會推翻他所酷愛的小市民道德而捏造出來的。決定論思想確定人類行為的必然性,推翻所謂意志自由的荒唐的神話,但絲毫不消滅人的理性、人的良心以及對人的行為的評價。恰巧相反,只有根據決定論的觀點,才能做出嚴格正確的評價,而不致把一切都任意推到自由意志的身上,同樣,歷史必然性的思想也絲毫不損害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因為全部歷史正是由那些無疑是活動家的個人的行動構成的。在評價個人的社會活動時會發生的真正問題是:在什么條件下可以保證這種活動得到成功呢?有什么東西能擔保這種活動不致成為孤立的行動而沉沒于相反行動的汪洋大海中呢。列寧,《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們如何攻擊社會民主主義者?》(1894 年)。《列寧選集》第1 卷第26 頁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