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3月05日 12:09
申紀蘭身份: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勞動模范素描:唯一從第一屆連任到第十一屆的全國人大代表,被國際友人稱為資格最老的“國會議員”
十一屆全國人大今日將迎來最后一次會議的開幕。這也是申紀蘭自1954年以來又一次進京。58年前,她是騎著毛驢離家出發的,路上走了4天。這次她坐動車,3個小時就從太原到了北京。這是她參加十一屆全國人代會以來,感覺最直觀的變化。
前日,申紀蘭一大早就獨自在房間里研究著復雜的遙控器,想找新聞頻道。電視聲音調得震天響,她有點耳背,但數十年如一日堅持收看早新聞,這是她了解形勢的必修課。
主流詞匯信手拈來
和記者一個多小時的交談,從國內到國外,從物質到精神,從過去到現在,申紀蘭的話題無所不包。
她對敘利亞、利比亞、伊朗等國家名詞信手拈來,知道很多國家都在打仗。提到金正恩,她說這個人挺自強自立的,不到30歲就跟美國談核問題。
在申紀蘭的詞典里,幾乎全是主流詞匯。她有一套自己的邏輯,并且熟練地掌握了辯證法。
她一會兒說種地實在不如打工,打工10天就能賺500元,相當于一畝地的年收入。在她的老家,年輕人也都外出,村里只剩下老弱病殘和婦女。但轉而又認為“無農不穩”,“都去打工了,沒人種地,那吃什么去打工呢?”
一方面,她認為領導不能腐敗,但對于時而聽聞的腐敗消息,她又覺得“前進道路上沒有問題是不可能的”。
雖不上網但有意見
申紀蘭不上網,但是對網絡有些意見。她說有些人在網上看了不正當的東西,就毒害青年了。
“我有個想法,網也應該有人管,不是誰想弄就能弄,就跟人民日報一樣,外國那些人那是瞎弄的,咱不能這樣,咱要按照原則去弄,不要好的弄成壞的了,想說什么就說什么,咱是共產黨領導下的社會主義國家。”
“這個網,你誰想上就能上?還是要組織批準呢?”申紀蘭設問之后,表示對這個問題沒有想出答案。
申紀蘭說自己不愿意上網。她也沒有電腦,獲取信息主要是看電視和報紙,也學材料。
她認為在網絡上,有些人會把正確的理解錯了。有些是透明度大好,有些不該透的也不能透。她舉的例子是華西村:“華西村是最好的一個村,竟然有人說那都是假的,那么多東西在那里擺著怎么會是假的。”
申紀蘭說,還有人竟說華西村整個財產就是集中到少數人手里了。
因為深憂網絡會教壞人,申紀蘭今年準備向大會提交的建議就是關于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她給自己定的主題是:文化改革也要政治掛帥。
她連任了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
“選上就當,選不上拉倒”
申紀蘭的身份標簽之一,是她連任了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是人大制度的活化石。當被問起個人是否希望能當選下一屆的全國人大代表,從而打破自己的紀錄時,申紀蘭說,“也可以了,都是民主選舉的,再選新一代來當吧。”
她說,能當上一屆就很了不起了,更別說連續當上十一屆了,畢竟中國有13億多人口。
對于“要是大家還選你,你明年還來開會嗎?”申紀蘭的回答是:“不可能了。”
她多次提到,這是民主選舉,選上誰就是誰當,她將爭取把下一屆代表選好。
對于好代表的標準,申紀蘭說,那就要代表人民利益,給人民辦事,不能以權謀私。
但是在選代表時如何分辨候選人是否為民辦事呢?申紀蘭的答案還是民主選舉,“選舉是人民的權利,選上就當,選不上拉倒,也不是想不想當的問題。”
她沒在全國人代會上投過一次反對票
“絕大部分擁護就行了”
申紀蘭的標簽之二,是她連任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以來,沒有在全國人代會上投過一次反對票。
但是她說,自己也不是每次都擁護,擁護就投贊成的,不擁護就不投了。
“我跟你說你也不一定相信,我跟你說,我是掌握自己的原則,掌握自己的政策,誰好就擁護誰”,申紀蘭說,她自己有自己的主張,符合黨的政策,符合人民利益,大家擁護她就擁護。
“也不能完全就都擁護,絕大部分擁護就行了。”申紀蘭強調,“我有充分發揚民主的權利這一原則,當代表,對人民有利又何必反對呢,對人民沒利的事又何必擁護呢。擁護的就贊成,不擁護的保留嘛。這就是民主。”
●焦點
“我沒搞房地產”
申紀蘭稱曾由村集體出錢辦公司,后來轉讓,個人未從中賺錢
半個多世紀以來一直以基層農民形象出現的全國人大代表、農業勞模申紀蘭,昨日被指曾參與創辦一個房地產公司和一個注冊資金達5000萬元的貿易公司,并出任貿易公司董事長,還持有公司股份。申紀蘭對此回應稱曾辦過公司,錢是由村集體出的,后來轉讓了,她未從中賺取錢。她強調自己是個“清清白白、認認真真辦事的老婆子”。
網傳申紀蘭任公司董事長
網絡上,一家名為“山西和佳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提到,該公司原名山西申紀蘭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公司是一至十一屆連任全國人大代表、著名勞動模范申紀蘭發起組建,由著名青年管理專家曹太生任總經理,以房地產開發為主,兼科工貿于一體的股份制企業”。
該公司主頁最上方寫有“永遠跟黨走”字樣。
此外,一家名為“山西皇鐵貿易有限公司”則在公司網站上說:該公司原名山西申紀蘭貿易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11月,由申紀蘭親自創辦,注冊資金5000萬元,董事長為申紀蘭,集能源開發、不銹鋼貿易、果樹技術推廣、圣蘭國際商會、小商品批發市場為一體。
該公司首頁有大幅申紀蘭肩扛鋤頭的照片,還附有她的相冊和個人簡介。
這一消息昨日在微博上被傳播,多數人對相關信息表示驚訝,認為這與申紀蘭一貫向外界展示的形象不符。
據網上公開資料,申紀蘭成名50多年來,多次拒絕特殊待遇,不要房不要車。已82歲高齡的她說,自己還種著一些口糧田,吃的糧食都是自己種的。
媒體曾公開報道,2008年5月,申紀蘭向汶川地震災區捐款1萬元,并稱那是她“一生的積蓄”。
“辦過公司但由村集體出錢”
有趣的是,現實中的申紀蘭確實在突破自己的農民思維。
她多次去過華西村,對這個“天下第一村”念念不忘,認為華西村印證了“無工不富”。所以近年來,她確實參與辦了一個核桃露加工廠,眼下正琢磨著擴大規模。
申紀蘭更愿意談核桃露廠,而不認為自己參與了房地產公司,“我沒有搞房地產,我是要搞一個新的東西(核桃露廠擴大規模)”。對于和佳房地產公司總經理曹太生,這個名字被多次提起后,申紀蘭表示,她原來確實與曹太生合作過,但現在已經分開了。
“他還打著咱的名譽干呢?我給他打個電話,問問是怎么回事。”申紀蘭說。
她介紹,以前雙方合作,由她辦公司注冊手續,經營內容為房地產開發。辦好后,公司就在兩年多前讓給了曹太生,“他干,我們就不干了”。
申紀蘭強調,她從中“沒得一個錢”,“分開后,我們辦公的時候花了多少錢,他還給咱們就行了。”她說,這其中主要是辦手續的錢,也沒多少錢,100萬元不到,但50萬元是有的。之后曹太生還經常去看她,但沒說還打著她的名字。
申紀蘭提到,最初辦這個公司花了50萬元左右,但這筆錢不是她個人的,而是村集體出的,“是村里弄的事”。
號稱注冊資本5000萬元的皇鐵貿易公司一位孟姓負責人則稱,該公司確由申紀蘭于1996年創辦并任董事長,申紀蘭在公司有股份,但背后真正的所有者另有他人。他表示,“當時只是借用申紀蘭的名人效應”,現在公司已在名稱中去掉了“申紀蘭”的字樣,實際和申紀蘭已沒有關系。
“我就當個清清白白老婆子”
至于申紀蘭從以她名字命名的貿易公司得到多少報酬?皇鐵貿易公司人士稱,公司沒有給過申紀蘭本人任何形式的報酬,少量報酬給了其所在的村集體,“意思意思”。
“我個人啊,我跟你說老實話,我一分都不參與,我為人民辦事可以,為我個人何必呢?我不以權謀私,我就當一個清清白白認認真真辦事的老婆子。”申紀蘭說,她外出講了90多次課,每次別人給錢她都不要,因此沒收過一分錢。
她以常用的表達方式說:“我作為一個合格的共產黨員,只要大家能搞好了,大家好了比我得這個錢還好。”
●聲音
背景:最近,山西給困難農戶每一戶發一噸煤過冬。
“以前糧食困難嘛,說供應糧食,現在煤還供應了,這得多少錢啊!我越想越高興,這種事,我們爺爺奶奶都辦不到,共產黨都辦到了。我就感動得不行,就算是送一噸石頭有誰給你送啊!爺爺奶奶好,他沒錢也拉倒。我說還是共產黨好,還是社會主義好。”
———申紀蘭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