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談得比較多的是世界銀行開給中國的“藥方”,關于中國改革方向的。其實不必大驚小怪,世界銀行經常會給發展中國家開各種各樣的“藥方”不過最終決定權當然是在各國手中。他們不過是看客的建議罷了。
不過我們首先要搞清楚這個看客是什么,世界上沒有完全中立的一方,對一件事情都會有各種各樣的看法。還是那句話說得好“屁股決定腦袋,立場決定看法。”那么世界銀行代表的是什么人呢?我們先來看看世界銀行的情況:世界銀行按股份來投票,投票數達85%以上即通過,但是!美國人擁有17%的投票權,不就是一票否決權嘛。還搞得那么委婉,不就是想騙騙我們小老百姓。其次按照慣例世界銀行行長必須由美國人出任,所以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某某美國官員突然不當官了,當行長去了。所以說雖然世行不是美國一家的天下,但絕對優勢還是有的。那么可以看出他們給我們開出的這個藥方很大程度上是站在美國的立場上來看問題的。
好的,美國的立場是什么?希望中國繁榮富強?扯鬼蛋,美國人會退位讓賢甘心主動下位?不好意思,歷史上還從來沒有這樣的慣例。美國希望中國一窮二白四處混亂?也不對,別忘了我們有那么多的人口可以消費他們多少產品(雖然我們是制造大國,但是核心技術還在人家那。我們買蘋果、IBM什么的人家能賺大錢)。那他們想要什么呢?想要一個有消費能力又能給他們提供原料和廉價勞動力的中國。換種說法吧,就是希望我們成為他們的原料產地和產品消費市場,俗稱殖民地。一般中國老百姓當然不會同意了,所以他們要干嘛?要制造跟他們相同的大資產階級,資本跟資本之間永遠是有數不清的話題的(不錯,中國現在是有不少大老板。但好在還沒有人可以向西方一樣控制國計民生).
于是乎,佐利克來了。帶來了一份私有化報告,說什么現在公有化太腐敗、效率低什么的。然后引證一下說他們西方私有化搞得如何如何好什么的。最后結語:中國你也來吧.
我們先來講幾個簡單的概念問題,一什么是公有化:公有化是指生產資料的公有化,生產資料由國家所有,人民可以通過正當勞動加工產品獲取自己所得。我們也一向提倡“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不勞也得,你總不能逼人家沒有勞動能力的人去做事吧)所以說那些公知、民逗們所謂的公有制下沒有勞動積極性完全是徹頭徹尾的謊言。二我們再來解釋一下私有化:私有化是指生產資料歸屬私人然后私人雇傭勞動力來加工到市場上去賣,而擁有生產資料的老板則什么都不需要做,坐等工人加工完付一小部分的利潤給他們自己就可以獨吞剩下的了。于是這些老板就會想辦法減少成本以增加利潤,當然他們也會推動工藝的發展,但更多的是剝削工人得來的。
打個比方吧:一個人發現了A山上有鐵礦,于是他就說這是我發現的。上面的鐵礦要歸我,然后找人來開采。這里面就有一個邏輯上的誤區了,憑什么你看見了就是你的?鐵礦是自然形成,人并沒有付出勞動于其中。于是那些資本家們只要到處去“發現”資源然后宣布歸屬自己就可以不用勞動獲得大量財富了。所以說生產資料的私有制是最大的不公平!
那那些整天叫嚷這私有化的磚家們是為什么呢?答利益,利益的不同導致了對一件事情的看法不同。就像茅于軾,別整天罵人家傻。人家聰明著呢。人家是報美國人的大腿為自己的利益說話,假定一下,如果反對私有化國企可以給他一個大好處他明天就會發表文章反對世界銀行。他不過是那種為錢而死的喇叭而已。
至于說到西方的私有化,我可以很榮幸的告訴你西方在二戰后直至七十年代國有資本占總資本的比重一度達到了70%,后來實在是因為過高的福利水平沒人愿意干活,沒錢了。所以才退出了一部分。而那些向鐵路之類關系國計民生的東西人家還國有這呢。其次也有的網友說人家的金融體系都是私有的,所以活力大。但我想告訴你的是西方國家的確不是政府控制企業,他們是企業控制政府。所以說得惡心一點他們的國有化程度比我們高,不過是方向相反而已。
如今的一些人整天宣傳私有化,當然也是為了他們自己的利益。他們不會想國企私有后的工人失業問題、不會想國企私有化后國家經濟安全的問題、他們更不會想國企原來利潤中的10%用于福利保障。他們想的只會是拿那10%或者更多來供自己奢侈的生活。
說了那么多我們的國企難道沒有弊端嗎?有!管理不嚴格導致的腐敗的確有,國企也的確需要改革但絕不是改成全民所有(大老板可以從人民手中收買股票最后完成私有化,說得好聽點的私有化而已)或私人私有化。而是要加大監督力度、改進管理方式和加大國企利潤上交國家用于人民福利事業的比例。這些才是國企未來改革應走的道路:為人民的改革,而不是少數人的!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