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鋒,曾經是一個非常美好的名詞,這個名字,曾經給我們的社會帶來歡欣、溫暖和幸福。記不清多少年了,他遠去了。有人說,他去了外國。當各種道德的標識已經沒有航標以后,我們的社會道德底線不存在了。人們除了金錢,在眼中已經容不下任何與金錢無關的東西。現在,這個社會的道德已經淪喪到極致以后,已經沒有辦法救藥了。于是,又想起了雷鋒。
然而,如果把權欲、金錢、物質利益與雷鋒放在一起,人們去選擇誰個?顯然,魚和熊掌不可兼得。過去的幾十年里,倡導貓捕鼠的數量(當然也說質量),于是,貓們不擇手段都去捕鼠,捕鼠多的自然獲得了更多更好的社會利益;如果按“二百錢吃米”(山西話“死心眼”)去好好學習雷鋒,照著雷鋒做過的去做,不被搞得窮困潦倒,也肯定被社會不齒,認為你是“大傻”一個。倘能夠在捕鼠的瞬間,還能在腦中有一點雷鋒的影子,恐怕應該就是所有貓中的榜樣了。因為若干年以來,社會的價值取向和社會地位的高下,已經不再用道德去衡量,成敗的標準看的是一個人擁有的權力和社會財富。舊時所謂“為富不仁”,這個“為富”字,不僅可理解為“身為富者”,更應該理解為“為錢物去拼爭”,在這一過程中,“仁”恐怕早就是靠邊站的東西了。如果雷鋒生活在一個貪欲橫流的社會,他能被人們認同嗎?有他存在的價值嗎?毋庸置疑,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現在人們確實需要雷鋒。領導者非常需要雷鋒,雷鋒多了,社會就會和諧,管理成本降低,省錢省力省心何不為?特別是,雷鋒一生“聽毛主席的話,讀毛主席的書,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更是領導者想要求的:我現在有權有勢有錢了,如果人人都向雷鋒一樣“聽話”,一切按我的指示辦事,既不和我掙權,也不和我奪利,一味辛辛苦苦給我做事,這樣的人,誰不喜歡?利益,我去不擇手段去取,活兒你們無怨無悔去做,這是多么好的事啊。那些捕到鼠的貴貓們,哪個不愿意把鼠兒盡歸己有,而讓那些賤貓規規矩矩為他做事。那些一年拿著幾百萬年薪坐享其成的貴貓,能想到手下連生計都不能維持的賤貓嗎?那些肆無忌憚享受公共權力并通過不擇手段行賄受賄的貪官,他們眼中的雷鋒又是什么?
我們的普通百姓,確實需要雷鋒。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弱勢群體,他們需要的是拉一把,扶一下,需要的是一盞燈、一把米,最近“記者走基層”報道住在寒窯的群眾,至今家里都不能通電通路;有的病人被高額藥費逼得住不了醫院,只有仰天等死。此時,他們是多么需要真正雷鋒啊。
雷鋒精神的產生是特定時代的產物,雷鋒精神的延續更需要好的社會環境。一個沒有公平正義的社會根本不是雷鋒成長的環境,一邊擺著物欲肉欲鼓勵人們去貪婪,一邊又要求人們去舍身奉獻。這樣的社會,雷鋒不會出現,也不會延續雷鋒精神。因此,如果中國社會真需要雷鋒,就應該營造雷鋒的生存空間,革除一切激勵人們貪心的體制,才能讓雷鋒真正出現。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