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來,學雷鋒成了網上的一個熱點,而且出現了兩種對立的聲音:以重慶為代表的是熱情鼓勵。最近重慶市特地為此召開了歷任雷鋒班班長及雷鋒戰友座談會,市委書記薄熙來、市長黃奇帆會見了歷任雷鋒班班長及雷鋒戰友。大家追憶雷鋒故事,交流學習雷鋒的心得體會,并倡議全社會繼承和發揚雷鋒精神。而在“博客中國”等網站上,也出現了不少反對聲音,認為雷鋒是假典型,是人造的,學雷鋒是形式主義,是不實事求是,是心口不一。
究竟雷鋒是不是“假典型”,這個問題恐怕難以有統一的結論,姑且放在一旁。問題的關鍵是我們宣傳的雷鋒精神是否正確?是否應該在社會上提倡?能否達到預期的效果?
雷鋒精神是高尚的共產主義精神的一部分,是將集體的利益置于自已私利之上的精神。但這種精神經過改革開放,在社會上幾乎已經喪失殆盡。目前社會上“人不為己,天殊地滅”、“一切向錢看”等極端自私自利思想已經成為主流思想,顯然在這樣一個社會氛圍下,再舉“學雷鋒”的大旗,必然會引起一些人的反感和反對。有一位網友在文章中說:“雷鋒是人造的假面具還是真實英雄姑且不論,他的所謂‘事跡’完全不符合現代人的道德觀。”“讓老百姓學雷鋒?有病。”
其實,出現這種對立的意見,完全是正常的。這是社會發展中必然會出現的現象。由于人類是由獸類進化而來,為了生存和延續后代,他們就會遇事首先考慮自已,為自已爭取最大的利益。市場經濟對社會進步的促進作用,就是建立在這一點之上的。但問題是,人類究竟不是獸類,人類社會要生存發展,不僅取決于社會的個體,更取決于社會的集體。人類從種群發展到部落,再發展到民族和國家,就不僅要求個體有自己的利益,也要求個體服從集體的利益。如果沒有個體利益服從集體利益,那么社會就會一盤散沙,最后會被其他群體所消滅。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完全放縱個人私利的膨脹,將集體與個體的利益對立起來,造成了社會道德的墮落,形成了一系列令人痛心的社會問題。在這種情況下,重新提倡學習雷鋒,不僅是必要的,而且是很及時的。至于那些信奉“人不為已,天殊地滅”的人反對學雷鋒,也是可以理解的。學不學雷鋒本身就是自已的一個選擇,但政府和社會是否提倡也是極為關鍵的,因為這影響到整個社會的氛圍。
其實雷鋒只是一個符號,關鍵是雷鋒身上所體現出來的為他人、為集體而甘愿奉獻自已利益的一種精神,這種精神是任何社會都必須的,不可或缺的。如果我們要搞真正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那么宣傳和弘揚雷鋒精神就是應有之義。我們沒有要求也不可能要求人人成為雷鋒那樣的人,但在思想上和行動上,樹立正確的個人與集體關系的觀點,在必要時能為了集體的利益而甘愿奉獻自已的力量,則是完全應該的。而我們的共產黨員和政府公務員,在這方面更應當首先成為群眾的表率;至于已經坐上“官位”的領導,則不僅應有雷鋒精神,更要將白求恩作為自已的榜樣,像毛澤東所說的:“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表現在他對工作都極端的負責任,對同志對人民都極端的熱情。”“我們大家要學習他毫無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從這點出發,就可以變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個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這點精神,就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如果我們絕大多數官員能做到這點,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何愁不能建成!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