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有化改革豈能用“不完美”來瞞天過海?
作者:忠言
2012-3-01
中國的改革到了十字路口。改革向何處去?國人關心,世人矚目。
2月23日,《人民日報》發表《寧要微詞,不要危機》的評論文章,該文來勢洶洶的論述中國的改革,卻只字不提改革的社會主義性質和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標,而是以獨霸的話語權以“寧要.....不要.....”的霸道口吻極力對改革進行神化,并以“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賭咒方式一表改革決心。這樣的改革究竟是想將中國引向何方?一時間讓人們疑竇叢生。
解鈴還需系鈴人。正當廣大民眾迷思不解之際,2月28日在北京國貿大廈舉行的世界銀行行長佐利克與中外記者見面會上,世行發布的《2030年的中國》報告解開了這個謎團,報告的中心內容是對中國提出了諸多私有化改革建議。這也是中國首次將“私有化”問題公開化。讓人慶幸的是,有良知的中國學人杜建國挺身而出、替天行道,發出了:“世行請帶上你的毒藥滾回美國去!”的吶喊!詭異的是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始終參與了這個報告的研究起草,但卻讓世行出面發布,頗有“拉大旗作虎皮”的味道。
聯想到“不改革只能死路一條”的威懾,《人民日報》“寧要...不要....”和世界銀行的《報告》,以及主流媒體近期以來對“國企壟斷”的潑糞式鼓噪。這些絕非是巧合,而是資本“精英”和權貴階層等既得利益集團發起的對所剩無幾的國有企業的最后的剿殺。
改革沒錯,任何社會都需要改革。但是為誰改?怎么改?卻大大地值得研究和研討,絕不應是在一個“不爭論”的命令下就可以為所欲為的。從人性的角度講,改革不能違背天理人倫,不應該是摧殘人性的;從價值角度講,改革應追求公平正義,應該是公眾廣泛參與而不是少數精英戲弄大眾的游戲;從社會的角度講,改革不能是違憲違法的,改革必須在憲法和法律的框架下進行。但是,現實中一些所謂的改革者們卻在披著改革的華麗外衣,干著強盜的掠奪勾當。以廣大民眾“微詞”最多的養老金雙軌制問題、官員家庭財產公示問題為例,這些最應該改的,為什么改革者們就是不愿意改呢?
一些改革者專砸老百姓的飯碗,而死保自己的金飯碗。在國企改革上就是典型的一例。當初,他們將全民所有的國營企業,一字之差改為“國有企業”,這一改就沒了人民的份,于是接下來就以“產權不明晰”為由自作主張開始了股份化、私有化,全國人民所有的公有財產一夜間化為私有,美其名曰“國企改制”。那時候有一個口號叫“抓大放小”,即賣掉小企業,保留關系國計民生的國有大企業。這一改使數千萬工人下崗失業,淪為“屁民”。現在看來,當初的“抓大放小”只是溫水煮青蛙的一個步驟而已。如今,這些為數不多的關系國計民生的國有大企業,又被資本精英們以“壟斷”的罪名,下了死刑判決,并開始倒計時。佐利克的北京之行,趕在“兩會”和十八大之前拋出《2030的中國》的私有化中國報告,也絕不是無準備之舉。
但是,面對來勢兇猛的私有化改革的“頂層設計”,我還想奉勸那些改革者們。新中國的社會主義制度是無數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它代表著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信念。憲法明確規定,社會主義的經濟制度“以公有制為主體”,這是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保障,也是中國共產黨的執政根基。“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是中國人民經過血與火搏斗和艱難探索得出了歷史結論。尚若按照洋鬼子的旨意,不顧國情民心地強行推行資本主義私有化,不僅會毀掉社會主義江山,而且將把廣大勞動人民和中華民族帶入被資本和金融寡頭奴役的萬劫不復的深淵。
搞私有化是一股逆流,世界包括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都在經濟危機下反思資本主義的發展模式,而中國的一些人卻執迷不悟地想走“回頭路”。資本主義私有化下的華爾街主導的世界經濟危機、兩極分化,難道還不足以讓私有化的崇拜者們驚醒?而非要明知是火坑也要往里跳嗎?正如杜建國學者所說:“私有化是一劑毒藥”。
不想自殘的中國人民拒絕喝下這劑毒藥。即使是一些人逆歷史潮流而動強奸民意地強行推行資本主義私有化得逞一時,但也無法阻擋有過毛澤東的中國廣大勞動人民對社會主義的信仰,去追求他們公平正義自由民主的偉大社會理想,這符合唯物辯證法的歷史規律。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