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拉里的“卑劣”解讀
希拉里在突尼斯指責中俄在敘利亞問題上動用否決權“卑劣”,中國的回應很官腔,遠不如美國媒體的反響那么細膩入微。
據報道,希拉里的“卑劣”,以尖刻引來美國國內媒體尖刻的批評。美國《華爾街日報》稱希拉里“肆無忌憚”,美國《華盛頓郵報》說,外交官幾乎從不進行人身攻擊,“不能想象還會有其他人說出這個詞”。
“Chutzpah。”這是《華爾街日報》27日用來描述希拉里的英文詞,中國《英漢大辭典》的解釋是“大膽放肆,厚臉皮(俚語)”。
《華爾街日報》的文章提醒希拉里, “甚至肆無忌憚也是有限度的,希拉里。”文章說,奧巴馬政府決定跟敘利亞打交道,只是為了讓巴沙爾脫離伊朗的軌道。希拉里沒有理由因俄羅斯與敘利亞的長期交往而訓斥俄羅斯,更沒理由援引她并無真心想拯救的人民的苦難訓斥別人。文章最后提醒說,“甚至肆無忌憚也是有限度的,希拉里。”
美國《華盛頓郵報》27日的專欄文章對 “卑劣”作了說文解式的診斷。文章說,“卑劣”不是標準的外交辭令。通常,外交官會譴責。他們表達遺憾,用話攪渾,但幾乎從不會進行道德譴責,講話從不會帶有人身攻擊,總是退讓一步。但“卑劣”打破了這個模式。文章說,“不能想象還會有其他人說出這個詞。這個字透露出女性的輕蔑,是屬于大發雷霆的妻子對出軌的丈夫、配偶對醉酒的丈夫、無計可施的女人試圖理解男人不忠時說的那種話。”
“卑劣”是“無計可施的女人試圖理解男人不忠時說的那種話”!?似乎是有意在提醒公眾,希拉里有一個著名的丈夫、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克林頓在對希拉里的忠誠度上正好適用“卑劣”一詞。
聯想到墨西哥洛斯卡沃斯召開的二十國集團外長非正式會議上,那張“眾人皆白希拉里獨綠”合影照,很讓人擔心希拉里對 “卑劣”的執著固守。照片里,其他參會人員幾乎全穿白色上衣,惟獨希拉里衣著 “另類”,穿著一件綠色的外套。按照中國的民俗,如果希拉里再戴上一頂克林頓送的綠帽子,希拉里的“卑劣”就可以用到恰如其分的地方去了。
畢竟現實的遭遇使希拉里需要有更多的方式表達“卑劣”,哪怕什么也不穿。據說,白宮前花藝設計主管南希·克拉克就曾經看到希拉里赤身裸體跑過。克拉克是這樣描述的,“在白宮的總統官邸搭乘電梯時,剛一打開門,就看到當時的第一夫人希拉里赤身裸體地從浴室往臥室里跑。我們四目相對,都嚇了一大跳,一起尖叫起來!”而當時,正值“克林頓總統與白宮女實習生莫妮卡·萊溫斯基的緋聞傳得沸沸揚揚時”。
2012年2月29日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