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革命、中興,變法圖強,無計其數,正反面經驗、教訓比比皆是。儒法改革與倒退較量,社會體制顛覆與復古倒退,統治階級內部和集團的權限斗爭,被統治階級起義、造反和流民、難民涌動倒逼機制,形成了中國歷史上錯綜復雜的改革中興和復辟倒退的各式各樣的改革演繹和歷史作為。改革不具有天然的革命性和進步性。假改革之名義,行克己復禮,復辟倒退之實,變法革新成為說辭與招牌,奪權竊國,圖財掠國,禍國殃民,同樣,好戲連臺,精彩紛呈。
不過,中國歷史上三大改革悲劇,氣吞山河,悲壯交加,令人震撼,發人深省,催人奮進。第一大改革悲劇,商鞅改革,第二大改革悲劇王安石改革,第三大改革悲劇,戊戌變法。
三大改革悲劇具有如下的共性:
第一、三大改革的先鋒人物,無一得到“善終”,或遭車裂若商鞅君,或被砍頭征伐如戊戌六君子,或被解職查辦,落魄老死若王安石;
第二、三大改革的改革指向,主要對應的是特權、利益集團、舊有制度和秩序,代表的是新興的進步的統治階級之意識和愿望,主要打擊的對象是舊有的世襲的頑固的坐享其成的利益集團。如商鞅改革指向的奴隸主貴族集團,王安石改革指向的豪門貴族勢力,戊戌變法指向的以慈禧太后為首的封建專制特權階層;
第三、三大改革的主要和直接目的是國富民強,追求的是國家大政利德。而不是假公濟私,以國家和民族的名義與名器,瓜分浮財,賣國求榮,竊國富貴,抵押國家而暴富私家階層。
反觀今日之資改:
第一、教改、醫改、房改統統失敗。因其旨在瓜分人民,制造勞動大眾的新三座大山,而中國否定了這三種改革后,根本就沒有反思資改驅動、路徑,更沒有深刻反省資改路線與路徑,資改不但變成了叫囂,甚至成為拿人民開刀的叫板,而且變成了貪贓枉法的溫床。資改有向反革命政變和鬼子進村方向接軌的可能。
第二、轉了好大一個圈子,左試驗右推廣,又是“摸著石頭過河”,又是“頂層設計”,兜來轉去,脫不去一個私有化。好聽的名號是自由化、國際化、市場化、民營化。本質上是權錢色、權貴名、權利勢的搶班奪權,是國際資本、國內資本的聯手操縱,是有計劃有控制的解體中國與世界。八國聯軍無需進駐北平。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世界結算銀行遠程操作。內鬼內奸里應外合。
第三、溫水煮青蛙,漸進主義穩住陣腳、穩住天下,神不知鬼不覺造成漸進死亡,最大化減少反抗阻力,為適當輔之以采取“不換腦袋就換人”,猛砸鐵飯碗、鐵交椅,形成強刺激,震蕩療法恐怖有加,再加上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好處誘惑。
兩相對照,涇渭分明。
歷史上,三大改革悲劇之所以造成“喜劇”的歷史最終結局,卻演繹成了改革先鋒人物的悲劇命運,在于這三大改革的公-私-家-國的正義和統治頑固不化的歷史交手。
具體說來,就是這樣的改革,真正代表了歷史前進的方向,是步上了不改革則死,而改革則為保守統治集團所不容,從而最后獻身。改革的成敗千古,改革的悲喜交加,都在改革的公私與進退之中了。
而今的資改,除了早期農村改革和放權讓利而外,基本上就是精英、特權、權勢集團,同國際資本和強勢資本集團,在權力資源、資本資產、社會資源的全面、徹底地的瓜分。這個過程,在資本運作和改制,主要是抓大放小的過程中,達到了最高潮。而今,可以說已經到了最后攤牌的生死大決戰的關頭。
面對如此災難深重的可怕的資改遠景,中國可維系和保有的最后經濟的四大屏障如下: (1)國有與公有公共資產的存在;(2)國家社會文化社會公共資源;(3)國家對外資本管制、貨幣權、匯率權、金融信用權為主體的金融貨幣資產權和金融資源;(4)國家領土、領空、領海主權。
若上述任何一項解體與失守,則中國不但社會主義頃刻間蕩然無存,甚至連國家與人民的家園存在,都成為可怕的疑問。
當然,國際資本沒有那么愚蠢。他們可以放任俄羅斯這樣量級的國家,徹底崩潰、解體,卻不會任由中國、印度這樣的人口超級大國肆意解體。他們對這樣的天文數的人口災難的不確定性,并沒有任何把握。他們剛會小心翼翼地通過亞洲版的北約,逐步完成對中國和世界的有限制的解體。
在這個意義上,資改已經徹底死亡。針對老百姓的,對民狠對敵慈的資改,成為禍國殃民的同義語。
人民不需要這樣的自殘式的資改。人民渴望和要求的改革只有兩條:第一把改革革除弊端的劍鋒指向特權,指向真正的資本權貴集團集團,指向買辦資產階級和國際資本主義:第二改革的作為,核心是要切實保障人民大眾的利益和權利,而不是高喊口號。
除了負資產、負權力、負名譽,相對于精英、特權和特殊利益集團,勞動人民絕對是一無所有。除了勞作、辛酸、無助,勞動人民更是一無所獲。
中國勞動大眾在利得和國民收入的比重,竟然幾乎低于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將近一半。指稱這樣的沉重事實是特別是社會主義,只能留下指鹿為馬的千古歷史笑柄。
十八大必須徹底轉軌。歷史時間窗口所剩無幾。社會政治大潮,時代滾滾洪流一起,什么狗屁政治派別、利益集團都只能是螳臂擋車。
沒有什么權傾一勢的大領導,只有人民的大救星。
救民者,民恒擁戴之;犯民者,民必處之。政治報應和政治“復仇”,天下無敵之人倫大道。人民以心換心,以良知和激情來把握政脈和時序。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