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雷鋒同志還在的時代,“基因”這個概念還沒在我國普及。筆者是為了表述上的精煉和貼切,才這么穿越著使用。筆者覺得有必要提醒一下的是,雷鋒同志并非像高僧巨善基督徒那樣,刻意地通過做好事刻意地為人民服務,而是有著非常鮮明的政治和歷史基礎。
周總理給雷鋒同志的題詞首句就說:“憎愛分明的無產階級立場”,而且我們一定要注意周總理用的是“憎愛分明”而不是“愛憎分明”,這絕非周總理習慣性地把“愛憎分明”記反和寫反,而是雷鋒同志和當時的許多翻身者一樣,是先有對舊社會的刻骨仇恨,后產生對新社會的心底熱愛。因《雷鋒日記》抄寫歌詞而走紅的歌曲《唱支山歌給黨聽》中,關于勞動人民在舊新社會日子的鮮明對比,也是“憎愛分明”的原由所在。著名歌劇《白毛女》為什么能夠在一夜之間讓成千上萬的窮苦人出身的國民黨士兵從哭泣到覺醒,那原因也是“憎愛分明”。大家再想想翻身農奴歌唱家才旦卓瑪為什么會數十年堅持唱《唱支山歌給黨聽》?原因還是對農奴社會和新社會的“憎愛分明”!
有些自已覺得宣揚“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和“金錢就是生命”觀念在雷鋒精神面前不好意思的群體,總是想把雷鋒或者虛幻化或者庸俗化,甚至認為雷鋒精神不是時代的必然而是刻意的忽悠。說到底,他們最不能理解最必須回避的,恰恰就是雷鋒精神中這憎愛分明的內容和緣故!筆者也不想和這些別有用心的精英多饒舌,先讓他們讀一段1964年4月23日《西藏日報》介紹的勞動模范西藏公路工程處機械運輸隊主修技工劉延節所傾訴的和雷鋒一樣的心聲:
“為什么我要這樣干?想想過去,我給地主當了6年放牛娃,吃不飽穿不暖,那是給地主勞動。看看今天,有吃有穿,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我,現在勞動是為國家的社會主義建設,也是為了我自己。”
多么樸素真摯而深刻!讓我們再看看雷鋒同志為什么會有“憎愛分明的無產階級立場”,據雷鋒同志的同鄉彭德茂回憶:雷鋒同志的父親是被日本鬼子打得吐血而死的,母親是在給地主縫補衣服中被糟蹋后自殺的,雷鋒同志很小就給地主當長工且被虐待,他怎能不仇恨萬惡的舊社會!解放后,雷鋒同志能夠上學、招工、當解放軍,他又怎能不從心底里熱愛新社會熱愛黨熱愛毛主席!他當然要像劉延節以及無數的翻身窮苦人那樣堅決跟黨走,不惜犧牲一切也要把這新社會保衛好建設好,為共產主義理想的實現而奮斗!
這就是歷史和時代賦予雷鋒同志以及更多新時代人的精神基因。離開這個基因談什么學習雷鋒精神,可以說都只能得到皮毛。不信讓我們再認真讀一讀當時的黨和國家領導人關于學習雷鋒的題詞
——劉少奇同志:“學習雷鋒同志平凡而偉大的共產主義精神”。
——朱德同志:“學習雷鋒,做毛主席的好戰士”。
——鄧小平:“誰愿當一個真正的共產主義者,就應該向雷鋒同志的品德和風格學習”。
通過新舊社會兩重天的對比,雷鋒同志深深地懂得黨和毛主席所指明的共產主義,就是人類最美好的理想社會。他作為一名普通的共產黨員,也深知自己只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就是為共產主義的實現作出了貢獻。所以當我們學習雷鋒精神的時候,絕對不能取櫝還珠,絕對不能忘記雷鋒同志身上所承載的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堅定信仰和前進方向。就算是與時俱進那也要朝著這個方向去“進”!假如一邊夢想復辟資本主義,一邊又高喊學習雷鋒精神,那簡直就是對雷鋒精神的最惡毒的玩弄……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