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對日本的痛恨是共同的,當然只是基本共同的,因為有少數人還是喜歡拍人家屁股的,討好人家的。拍的不好,碰一鼻子灰,回來再發表絕交聲明也不晚。
如今流行說話的準確性,比如多數,少數,某些,但絕對不能說全部,都,完全,這類字眼。因為哲學家告訴我們,任何事情都沒絕對。這是法治的進步,還是人類精神的倒替呢?
本文章題目為什么不說,抗美比見義勇為還簡單,因為考慮到如今親美人群泛濫,上中下各層人物都有(當然還是集中在上中層,下層人物只知道美國是紙老虎,老毛說的)。所以如今我都有點迷惑,美國到底是朋友還是敵人?
不過更清醒的認識是,美日是一伙的。而小日本絕對是我們的敵人。談起小日本,都會想到日本人的殘暴,一般的中國人是驚恐多一點呢,還是憤怒多一點呢?從動物本能上來說,應該先是恐懼,害怕 。然后再是理智戰勝恐懼,進而憤怒,仇恨,于是要殺他小日本的。
言歸正傳。
好象網上曾經流行過這樣的話,意思是說:中國人在大街上,看見小偷公開行竊,劫匪搶劫,歹頭行兇,甚至老人摔倒,小孩被扎等等,我們都可以視而不見,卻整天談打小日本,抗擊美國,不是夸夸其談,自欺欺人嗎?
這位網友對小日本的仇恨,以及對國民的素質的憤怒,是本人欽佩的。但在這里我想說的是,其實打小日本比見義勇為簡單,見義勇為在當下中國是最難的一件社會公共事情,遠超前線衛國的難度。
為何如此?道理其實相當簡單,請看本人三下五去二,喀喀兩下,就能說清楚。
一個小偷在行竊,我們不去上前制止,是基于一個什么心理?因為如果我們制止不成功,就會面對歹頭的暴力威脅,而且獨自面對,大多數情況下沒人會主動上前幫忙。這樣的風險實在太大,簡直等于沒事跑去玩命。而圍觀群眾之所以不上前,同樣面對同樣風險,所以導致無人上前。另外一個重大問題,如果制止不成功,不能完全順利制服歹頭,給自己帶來不利或者造成兩敗俱傷。這個時候就是國家力量發揮作用的時候,政府,警力,法院等等就對見義勇為者特別重要。但往往英雄流血又流淚。政府如果不是以民為執政理念,自然就很難成為見義勇為者的保護傘。
這樣的事情不斷上演,經過媒體,網絡和民間的不斷放大,更加劇了見義勇為行為不得好報的后果。導致在中國大地上演一幕見義勇為的感人事跡,比在山里挖到鉆石還難,還稀奇。
而打小日本呢?就完全不是不是這樣,風險大大降低。打小日本,在前線,我們的情感情緒是相同的,敵人是共同的,我們跟敵人沖殺在一起,面對危險,隊友會從旁邊給敵人重擊,我們不會獨自承受面對風險危險。同時國家會給我們補充彈藥,糧食,而不會故意拖延不給,也會給我們無上的精神動員,而不會打擊我們的殺敵決心和自信。當然就是死了,也有烈士待遇,家屬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有生活保障,而見義勇為就不一定有這么好的待遇。
之所以如此,原因我想已經很明白了。前不久在報上看到評選某地十大感人人物,仔細看了候選人,準備打勾的時候。發現有很多硬性規定,不照辦就作為廢票處理。好象我們參與好人好事的評選,還要去求他們似的,我也沒那么多時間,不評選,與我無關,我是個普通人,不是英雄。當然也一定與我無關,誰有功夫去統計啊,內定是中國的潛規則。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