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user.qzone.qq.com/767012854/blog/1330241931
戰勝于朝庭與華西之路
兩千三百五十年前,齊威王一鳴驚人,廣納明諫,使齊國重霸于諸侯,史稱戰勝于朝庭。內用田忌,外用鄒忌、孫臏,廣納賢臣于要職,嚴懲尸位素餐欺上瞞下的食祿之臣,兩戰之后,使不可一世的強魏一蹶不振,齊與秦遂并強于當世。
與此同時,秦國在孝公與商鞅的領導下進行了一場影響了全世界的變法運動,史稱商鞅變法。這場變法使秦國由弱不禁風一躍而成為諸雄之首,強齊為之愕然。這場變法運動率先在秦國廢除了奴隸制,從懲治貴族奴隸主開始,貴族元老甘龍因抗拒新法首先伏法,太子傅贏虔因太子犯法被施行了兩次酷刑,開酷刑上大夫之先河。奴隸們在變法之后一躍成了接近自由民的農民,這是一種何等開懷的歡天喜地啊!廢井田,開阡陌,勵耕戰,民主大進,而他國無。僅此一點,未進行實質性變革的齊何以勝秦?秦勝在制度上,勝在嚴格的法治,齊敗在制度沒有根本變化上,敗在人治;制度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才會有“秦人乃虎狼之師”“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之贊嘆!后人怎能不由衷敬仰我們民族偉大的先賢秦孝公兄弟與商鞅的超人智慧和英雄氣概!秦國乃真正的戰勝于朝庭,然后戰勝于天下。
兩千三百余年后,中國人民在毛澤東等一大批革命家的領導下,進行了一場曠日持久的革命戰爭,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建立了社會主義新中國。新中國在社會主義旗幟下,打敗了窮兇極惡的美帝國主義于朝鮮戰場,這是一項與商鞅變法方法不同實質相同的革命的偉大成果,充分表現了社會主義人民的不可戰勝的巨大力量。早在一九三十年代蘇區時代,毛澤東以人民戰爭的方式迅速崛起起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如果不是黨內野心家的破壞,在南方早就半壁江山歸于無產階級領導了。后來的日寇侵華可能就不會發生!即使發生,戰爭進程也不會那么久,而且在抗日過程中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應當會越來越強大,解放戰爭可能不用打就結束了,因為蔣家王朝不得人心,相對于人民,他無道而弱。從美帝國主義的掠奪本性來看,他們必定會支持軟弱的能夠被外力控制的中國政府,以使中國成為他們的殖民地!即使這樣,消滅反動派的時間亦會大為縮短。當然我們不能違反歷史唯物主義去苛求歷史。
如此說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那一代人最大的貢獻是建立了嶄新的社會主義的人民共和國。在這一點上,與當年秦國以變法手段實現的目的相似。這一次是經歷了數十年的戰爭洗禮和鍛煉,人民的無產階級覺悟普遍提高,更重要的是有無產階級先鋒隊組織的帶頭作用。他們當時是先有了先進的思想,后有了國中之國,最后先進的國戰勝了落后的國,舊國亡而新國生。這樣的事發生在同一塊土地上,與周文、周武二王滅紂立周有著驚人的相似。
商鞅是站在秦孝公政權的立場上剝奪奴隸主的權力從而為廣大奴隸生存發展開辟了一條寬闊的道路。毛澤東則是站在勞動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場上為中國人民的徹底解放而進行了一場武裝起義,最終打敗了舊勢力,建立了新制度,實現了無產階級專政的目的。在新的制度里,無產階級以自己的方式改造世界,有計劃地使中國大地迅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社會要健康發展必須采取適合自己生產力的生產關系。始終是生產力的進步推動著社會生產關系的前進。只有無產階級的政黨才有可能自覺地對落后于生產力的生產關系進行主動改革,否則這個黨就成為人類進步的障礙。先進的思想武裝起來的勞動人民,是生產力最重要的因素,這只有在社會主義旗幟下才有可能存在。這是毛澤東的革命傳統是重要生產力的論斷的核心內容。在新中國前期的十多年內,生產實踐中先后產生了大寨、華西村這樣的把土地集中起來進行有計劃的集體勞動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其特點是:單干沒有力量,集體才有大力,農田基建馬上就能進行不必等若干年以后(單干則連想也不敢想),修路造渠,以集體資金能夠以最快的速度實現水利、排澇的自由,實現現代化的耕作技術、磨面技術、排灌系統,閑時集中大家做手工活,積累資金,消滅了打麻將玩自己的舊文化的惡習。大寨耕地面積少,在陳永貴的帶領下,勤苦二字當頭,把石頭山、狼窩掌改造成了滿山綠野,這在幾千年以來是想也不可能想出來的事情。當然華西村好在及時利用大隊資金實現更大的目標,除了農產品加工業以外,甚至建起了自己的鋼廠,產品遠銷海外。他們很快實現了農業現代化,先進技術掌握在農民兄弟手里,怎能不富不發達不民主呢!這說明社會主義制度極大地解放了生產力。文革時批判“唯生力論”,就是要表明,人才是生產力的最重要的因素,用先進思想武裝起來的人,是不可戰勝的。而某些階級的人則歪曲了生產力概念的內涵,抹殺了先進思想武裝起來的人民群眾與落后思想占領腦子的人群的根本區別,不承認人是生產力第一重要因素的理論,從而得出“我國生產力水平低,要補資本主義課”的結論,目的是為已經消滅了的階級招魂,為資本生存創造空間。后來搞的所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本質就是資本主義市場經濟。而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毛澤東對湖南省委張平化說,他們這樣分地搞下去,將來社會主義國營企業的產品賣給誰呀!這樣做,我們社會主義的根基就會動搖,工農聯盟將要解體,社會主義政權將會變色!這其實是一個非常易于理解的事情,為什么那些人就沒有智商去理解呢?不是他們沒有智商,而是他們智商太高了。他們在社會主義最重要的環節上一刀砍下去,工農聯盟隨之解散,國營企業很快被解體,新中國的性質已不復存在了。實踐證明,階級斗爭從來就沒有停止過,在相當長的一個歷史時期內,階級斗爭時時刻刻都在進行著,不抓階級斗爭,社會主義絕對是一句空話。
說到這里,不由不生感慨。法家大圣人商鞅被車裂了,而他的法卻被秦國堅定不移地繼續了一百五十多年,可以說,秦國的統治者從來沒有停止進行繼續革命。他們歷精圖治,朝夕于斯。他們不斷廣納下層出身的新人才,同時不斷清除居功驕傲的舊臣,這也是保護法的利民性也即是保護政權歸于贏氏、保衛國家長勝不衰的一項根本措施。說明了秦國的統治者具有相當高的智慧。好的東西,他們能夠堅決地執行,不惜犧牲其他的一切,為了法的尊嚴,甚至犧牲其生身父母。秦朝滅亡了,它的歷史功績卻是不可以抹殺的。正如毛澤東詩所言:“祖龍身死魂猶在”!秦始皇確立了新的生產關系,以郡縣制治理天下,集權于中央,也就消滅了奴隸主分封制。合以秦法,天下必安定。這是他對于人類最大的貢獻之一。
秦帝國滅亡的原因大致有三:一是秦始皇有重大違法之舉:他好大喜功,舉天下民之十一以修長城阿房,違反了秦法利民的宗旨,勞民傷財,引起怨言;二是秦二世乃篡位登基,為了維護不服的人心,篡改了秦法,把已經執行了一百五十年的秦法改成了可以隨意殺人的工具,變成了嚴刑酷法,引發了陳勝吳廣起義,導致天下大亂;三是秦滅六國,殺人無數,已經覆滅的奴隸主階級人還在心不死,一心要報仇要復辟,這與兩千幾百年后的歷史相似了。
綜上所述,孫武、孫臏的勝利在于精英有限幫助國君進行的人治,失敗在于他們對國家制度上沒有進行有利于奴隸們的任何改變,他們的興旺,是一時的興旺,不是長久的法治的興旺。而秦則是從制度上革命了,國力迅速強大,同時吸納了六國的人才,故能戰勝于朝庭,然后戰勝于天下。而中國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是與商鞅變法任務相同的偉大事件,這是不得不進行的一場革命,也就是說,不進行徹底的革命,社會前進一寸都很困難。反過來說,如果復辟了,也就意味著社會大倒退,這時只有進行二次革命,而且要繼續革命下去,才能使生產關系歸于不斷前進的正位。
近六十年歷史基本可以證明這一點:小崗村復辟了,阻礙了生產力,所以三十年后仍然半蹲著站不直,貧困到靠救濟生活;而華西村堅持了社會主義道路,以集體方式,向著公有制現代化進軍,順應了潮流,生產力得到最大發揮,特別有力量,所以愈戰愈勇,成為天下第一村。所謂抓革命,促生產,無非是要進行農村社會主義改造,把勞動生產組織方式革命了,而且要不斷地革命,革誰的命?革落后生產力、生產關系的命,盡可能快地把先進的生產力生產關系落實到生產生活的現實中去。大而言之,中國復辟了資本主義,現在已經是前進不能了,所以不論采取自覺的方式,還是被動的方式,都要進行一次革命,目的是掃除前進道路上的障礙。否則,人民不答應。
于是我們看到一條主線:革命是當前的主旋律,當然我們希望和平進行。但美好的希望往往被貪婪成性的占有者所破滅。誰想阻止革命,畢竟是蚍蜉撼樹,螳臂擋車,不自量力,最終灰飛煙滅是免不了的。革命的目的是走上華西之路。當全國農村走上華西之路之日,就是中國乃至全世界資本主義滅亡之時。我們通過華西之路,一定能戰勝于制度,而后平天下。華西之路之時義大矣哉!
二○一二年二月二十六日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