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雷鋒
全國道德模范陳光標
一個英雄倒下了。
他的名字卻傳誦了50年,
他的事跡感召了幾代人,
他的名字就是雷鋒,
一個普通解放軍戰士,
一個永不過時的英雄。
有人說,
雷鋒是大愛的使者。
他做過的好事千千萬萬,
他幫助過的人萬萬千千,
當老大媽需要幫助時,
他來了。
當小學生需要幫助時,
他來了。
當盲人老大爺需要幫助時,
他又來了。
雷鋒呀,
在人民最需要的時候,
你總是無處不在。
有人說,
雷鋒是愛崗敬業的典范,
他曾經這樣說,
對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樣火熱。
他曾經這樣說,
要做永不生銹的螺絲釘。
在短暫的22個春秋,
雷鋒用火一樣的熱情燃燒自己,
用螺絲釘精神堅守在每個崗位。
無論農村、工廠,還是部隊,
都成為他報效祖國的大舞臺,
在他那短暫的人生旅程,
他立下一個個不朽功勛,
樹起了一座座不朽豐碑。
有人說,
雷鋒是一位創新的楷模,時代先鋒。
讓歷史定格在上世紀60年代,
當許多人在農村用平板車拉糧食時,
雷鋒開動拖拉機奔馳在鄉間大道。
當許多人在工廠一鋸一刨地勞動時,
雷鋒嫻熟地操作工業文明的機床。
而當政府需要選拔優秀人才時,
他成為一個公務員。
當人民軍隊成為祖國最需要的人時,
他光榮地參加了解放軍。
當祖國需要的時候,
雷鋒就這樣走在前列,
就這樣成為時代先鋒。
22個春秋是短暫的,
但是他的精神是不朽的。
因為,
雷鋒的事跡傳播到中華大地,
山山水水,各行各業。
因為,
雷鋒精神已經成為民族精神的一部分,
時代相傳,不斷升華。
因為,
雷鋒的名字已經走向世界,
甚至成為美國西點軍校的榜樣。
今天的中華大地,
需要人間大愛,
需要愛崗敬業,
需要創新精神,
所以,讓我們高聲呼喚:
我們的時代,
需要雷鋒精神!
新華網沈陽2月22日電(記者馬義、徐揚)沒有一個士兵像雷鋒,成為億萬中國人半個世紀的偶像;沒有一座城市像撫順,用“雷鋒”這個名字為城市加冕。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55fe3e0102e4br.html
來源: 《瞭望》新聞周刊

共產黨的干部應該站在道德制高點上,做艱苦奮斗、廉潔奉公、先人后己的模范
學習雷鋒誰當先?黨員領導干部。
繼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深入開展學雷鋒活動”后,雷鋒精神重回輿論關注點,成為思想道德建設和精神文明創建的“抓手”。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從權威渠道了解到,學雷鋒活動已被要求常態化,每年總結推廣一批學雷鋒活動的先進經驗,延伸至學校、企業、社區、社會志愿服務體系等,希冀借此“形成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良好氛圍”。
學習活動歷久彌新,蓋因雷鋒這一符號集中體現的價值導向,緊密契合了當前社會的道德訴求。此外,近五十年的持續弘揚使得雷鋒形象深入人心,傳統資源也足堪借用。
一如既往,黨員領導干部必須率先垂范。對比若干年前,盡管對雷鋒精神的闡釋或有微調,但要求領導干部學習雷鋒,做艱苦奮斗、廉潔奉公、先人后己的模范,并無兩樣。
“共產黨的干部都應該站在道德制高點上。”2011年末新華社精心采寫的《道德之問》通訊中,發出這樣的聲音。這句話也恰可作為新一年學雷鋒活動的注腳。
借重“先賢”資源
在當代中國,雷鋒無疑是最具標志性的符號之一。
自1963年毛澤東寫下“向雷鋒同志學習”以來,多位中央領導人有專門題詞。半個世紀間,通過大量的報刊、影視、歌曲、畫作宣傳,雷鋒所代表的助人為樂、愛崗敬業、積極進取、勤儉節約等形象,伴隨了數代中國人成長。
這樣的典型形象并非新中國獨有。國防大學軍隊政治工作教研室副主任公方彬教授認為,英雄是任何社會主流價值的標桿,古今中外無不如此,但“在當代中國,道德層面最具有標桿價值的,非雷鋒莫屬”。
“時代需要什么樣的精神,就會呼喚什么樣的精神”,公方彬回憶,每當歷史上發生價值思潮碰撞時,都會有意無意出現對雷鋒精神的回顧、討論和思考。不同時代有與這個時代相適應的主旋律,甚至有不同的話語系統,但根本內容和透射出的精神光芒卻是相通,甚至一致的。
1963年3月13日的《人民日報》在總結要向雷鋒學習什么時,提出“只有像雷鋒同志這樣具有高度的共產主義覺悟,具有無產階級戰士的光明磊落的偉大胸懷的人,把自己的利害得失完全拋在一邊的人,才能理解到助人之樂”。
此后,雖然政治形勢風云變幻,雷鋒精神卻經久長存。即便改革開放初期曾有過不同聲音的討論,事后來看,很大程度是由于當時整個社會的價值困惑所致。反過來,“向雷鋒同志學習”更加成為執政者樹立社會主義新風尚的動員口號。
至1990年代,新一代國家領導人繼續號召學習雷鋒。一代又一代“活雷鋒”、雷鋒傳人、學雷鋒標兵相繼產生,源源不斷。在湖南長沙、遼寧撫順等雷鋒的故鄉、第二故鄉,雷鋒精神更被譽為“一桿大旗扛到底”。
“正因為雷鋒身上集中體現的優良品質,是社會所需要大力倡導的,”公方彬說,“雷鋒‘最管用’,所以當然要拿雷鋒‘說事’。”
來自權威部門的信息,當前要大力弘揚雷鋒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的崇高理想和堅定信念,弘揚雷鋒服務人民、助人為樂的奉獻精神,弘揚雷鋒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的敬業精神,弘揚雷鋒銳意進取、自強不息的創新精神,弘揚雷鋒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創業精神。
中央黨校黨建部教授葉篤初認為,中國共產黨歷史上有很多“先烈”、“先賢”,他們的事跡和精神足以供當代人借助,鼓動全黨全社會形成積極向上的風氣。
“可以說,學習雷鋒,與更早之前倡導的學習張思德、學習白求恩,都有一脈相承之處,”葉篤初說,“其精神既樸素簡單,又符合立黨立國之旨。”
中國科學社會主義學會副會長宋萌榮教授表示,在當下中國社會精神層面有所失衡的背景下,雷鋒精神發揮出其獨特優勢和持久魅力。雖然雷鋒精神誕生于1960年代,但它包容性強,同時兼有人類共同文明價值觀、中華民族傳統文明價值觀和社會主義文明價值觀的優點。
“凝聚了全社會的共同價值,為多元化思潮下的主流價值觀找到了一個新支點。”宋萌榮說。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據時任毛澤東秘書的林克回憶文章,毛澤東在寫下“向雷鋒同志學習”題詞后,曾專門向身邊人解釋:學雷鋒不是學他哪一兩件先進事跡,也不只是學他的某一方面的優點……不但普通干部、群眾學雷鋒,領導干部要帶頭學,才能形成好風氣。
“尤其是擔負向公眾服務的公務人員,堅持‘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情為民所系’的黨員干部,雷鋒精神就更值得效仿。”公方彬說。
在宋萌榮看來,雷鋒精神有機結合了共產黨先鋒隊的道德要求和社會共同道德的要求,具有道德建設的層次性。
“雷鋒精神的最高層次,就是針對共產黨人的核心價值觀。”宋萌榮認為,中國共產黨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但現在有的黨員領導干部的政績觀、利益觀發生偏差,甚至腐敗多發,是因為過多考慮了個人利益,用公權為個人謀私利。“黨員領導干部帶頭學雷鋒,首先要學習雷鋒作為共產黨人的信念”。
公方彬說,需要從雷鋒精神中找到啟示,努力建構符合時代要求的信仰信念生長土壤。擁有政治信仰可以贏得勝利,失去政治信仰,則難免導致政治集團走向衰敗。
其次要學雷鋒的忠誠。黨員領導干部要對黨的事業忠誠,對人民忠誠,對家庭忠誠。這也是中國共產黨對黨員干部一以貫之的要求,宋萌榮說。
也要學雷鋒的言行一致。宋萌榮認為,現在在有的黨員干部中出現的理想信念口號化、標簽化的問題值得警惕,有的黨員干部言行不一,臺上講廉潔,臺下索賄受賄,口頭上講科學發展,實際做事走樣變樣。
“黨員領導干部學雷鋒,還要學習雷鋒的操守修養。”公方彬說,這不是要求所有人無欲無求,但能否做到少一些感官方面的追求刺激,聲色犬馬再遠離一些,精神世界再高尚一些?
葉篤初說,雷鋒是最普通的人,做著最普通的事,這也是當年絕大多數共產黨員對自己的要求定位。但現在有的黨員干部,處處追求地位凸顯、居高臨下,處處講究官場的階位等級,已與黨的宗旨相違背。“學雷鋒,也要鼓勵反對這種不好的潮流、撞擊這種不好的風氣。”
湖南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肖光榮認為,領導干部弘揚雷鋒精神,是提高執政能力、更好履行執政職責的需要。修養與威信是領導干部的軟實力,弘揚雷鋒精神,將行政職權與高尚的道德修養、人格魅力結合起來,才能達到良好的執政境界和施政效果。
肖光榮說,在這個過程中,領導干部要努力做到“三個正確對待、始終保持‘三心’”。一要正確對待名利,始終保持一顆平常心。要自覺用雷鋒精神校正個人追求,正確對待名利,關鍵要做到淡泊、大氣和奉獻。二要正確對待工作,始終保持一顆進取心。要有刻苦鉆研和勤奮敬業的精神,黨員干部必須把學習當作重要職責和任務,終生追求。三要正確對待權力,始終保持一顆敬畏心。
“如果用一句話概括,領導干部學雷鋒,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宋萌榮說,這不僅包括公權力上要做到執政為民、人民利益至上,也包括個人道德上要努力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脫離低級趣味的人”。
領導干部的垂范作用,在歷次學雷鋒活動中都被高度重視。學雷鋒活動三十周年時,1993年3月5日新華社即發文號召,“廣大共產黨員和各級領導干部學雷鋒,見行動,做出好的榜樣,就一定會極大地促進群眾性學雷鋒活動蓬勃扎實地發展,保持不竭的活力。”
“領導干部當然要在學雷鋒活動中走在前面,而且重在以身作則,要‘身教’。”中國倫理學會常務理事、首都師范大學教授王淑芹說,舉個例子,如果社會上利益分配不公,領導干部有享受,老百姓個人合理利益卻無保障,那么全社會學雷鋒又何從談起?
宋萌榮表示,重塑黨員領導干部的感召力,一要有持續的形式,對領導干部形成壓力,比如保持黨的先進性學習、保持黨的純潔性學習等活動。
二要有組織建設。比如黨內道德建設,最有效的就是用人導向,在用人管人上看黨內是哪種風氣占上風。只有正風正氣壓倒了歪風邪氣,道德建設才能有號召力,黨員領導干部學雷鋒才能有蓬勃動力。
三要有制度保障。必須在政治制度大框架內不斷推進權力制約制衡機制,方能保障領導干部學雷鋒、為人民服務,繼而對全社會產生引領力和號召力。
肖光榮表示,領導干部的行為及其體現出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直接影響著一個地方、一個單位風氣的形成,是社會行為規范的風向標。人民群眾對領導干部是察其言,更觀其行。在一定意義上說,官德引導著民風,甚至決定著民風。雷鋒精神能否蔚然成風,能否在全社會得到廣泛的認同和實踐,關鍵取決于各級領導干部能否身體力行,作出榜樣。
他建議,要全面把握德才兼備的原則,把弘揚雷鋒精神情況作為干部考核評價的重要標準。既要考察政治上的表現,也要注意在日常生活和具體工作中表現出來的道德問題。凡是有這些道德品質問題的人,早晚都會對黨內風氣、班子建設和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等造成危害,應堅決不用。
此外,可以加強對領導干部弘揚雷鋒精神的教育。一方面,把雷鋒精神教育與查找在黨性黨風、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結合起來,在深入整改上下功夫。
另一方面,把雷鋒精神教育作為領導干部教育培訓和領導班子思想政治建設的重要內容。要把雷鋒精神教育作為各級領導班子思想政治建設的一項重要基礎性工作和長期任務,引導各級領導干部學在前面、做在前面,做繼承與發揚雷鋒精神的積極實踐者。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55fe3e0102e4bs.html
學雷鋒做傳人樹新風 重慶大中小學啟動主題教育活動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