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資本制造了異化勞動!
——自然村共產主義探討(32)
個別網民在我發表了“中國資本制造”以后,給我下的定論是:神經病!我不知道根據是什么?我的拙文可以說是擺事實講道理!如果我擺的事實不存在,是臆造的,可以批判、反駁!如果我擺的事實是普遍存在的,那么,尊重事實并從中聯系馬克思的理論得出結論,這不正是用科學的態度理解社會的正確方法嗎?所以我歡迎網民對我談論的事實進行反駁,反對謾罵亂扣帽子!
中國資本需要雇傭勞動,沒有雇傭勞動就沒有中國資本!雇傭勞動就是異化勞動,異化勞動就是為別人勞動!
異化勞動是勞動者的災難
1,5000年以前由于勞動的分工出現了多余的產品,勞動者開始交換多余的產品,交換的產品因此變成了商品。商品不是自己的產品而是交換來的別人的產品。從這時起,勞動者為自己勞動就變成了為別人勞動,自由勞動就變成了異化勞動。正是異化勞動造成了私有制。
2,異化勞動的特征是,第一,勞動者同自己勞動的產品是異己的關系。他勞動的產品越多歸他所有的東西就越少。因此,勞動者為了生存就在兩方面成為自己產品的奴隸,首先它接收工作;其次他接受生活資料。因而,他首先作為勞動者,其此作為肉體的主體,才能夠生存。這種奴隸狀態的頂點是,他只有更多地作為勞動者才能維持作為肉體的主體的生存,并且只有更多地作為肉體的主體才能是勞動者。在這個前提下,產生的結果是,勞動為富人生產了珍品,卻為勞動者生產了赤貧。勞動創造了宮殿,卻為勞動者創造了貧民窟。勞動創造了美,卻使勞動者成為畸形。勞動用機器代替了手工勞動,同時卻把一部分勞動者拋回到野蠻的勞動,而使另一部分勞動者變成機器。勞動生產了智慧,卻給勞動者生產了愚蠢、癡呆。
3,第二,勞動者同自己的勞動活動的關系是一種異己的、不屬于他的勞動活動的關系。在這個前提下,首先對勞動者說來,勞動是外在的東西,不是他的本質的東西。因此,勞動者在勞動中并不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并不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并不自由發揮自己的肉體力量和精神力量,而是使自己的肉體受到損傷,精神遭到摧殘。因此,勞動者只是在勞動之外才感到自由自在,而在勞動之內則感到爽然若失。勞動者在他不勞動的時候如釋負重,而當他勞動時如坐針氈。因此他的勞動不是自愿的,而是一種被迫的強制勞動。從而,勞動不是需要的滿足,而只是滿足勞動以外的其他各種需要的手段。異化勞動的一個明顯的表現是,只要對勞動的肉體強制或其他強制一消失,人就會像逃避鼠疫一樣地逃避勞動。異化勞動是一種自我犧牲、自我折磨的勞動。可見,對勞動者來說,異化勞動就表現在這種勞動不是他自己的,而是別人的,他自己在勞動過程中也不屬于他自己,而是屬于別人。結果,勞動者只是在執行自己的動物機能時,以及在飲食男女時,至多還在居家打扮時,才覺得自己是自由地活動的,而在執行自己的人的機能時,卻覺得自己不過是動物。動物的東西成為人的東西,而人的東西成為動物的東西。
4,異化勞動造成了勞動者的社會地位總是貧困。
在異化勞動的條件下,當社會財富處于減退的狀態,勞動者所受的痛苦最大;如果社會財富處于增進的狀態,這是對勞動者有利的狀態。由于資本家的競爭,對勞動者的需求超過了供給。但是,第一,工資的提高引起勞動者的過度勞動,這就縮短了勞動者的壽命。第二,只有一國的資本和收入增長的時候,社會才能處于日益富裕的狀態。但這只有在下列情況下才是可能的:通過大量勞動的積累,勞動者的產品越來越多地作為別人的財產與他相對立,而他的生存和活動的資料越來越多地積聚在別人手中;資本的積累擴大著分工,分工增加著勞動者人數。反過來勞動者人數的增加擴大著分工,同時又增加著資本的積累。隨著分工的發展,隨著資本的積累勞動者日益完全依賴于勞動,而且是片面的機械式的勞動。隨著勞動者在精神上和肉體上被貶為機器,勞動者越來越依賴于市場價格的一切波動,依賴于資本的運用和富人的興致。勞動者之間的競爭加劇了,他們的價格隨之降低。在工廠制度下這種狀況達到頂點;資本的積累日益增長,大資本家使小資本家陷于破產,一部分資本家淪為勞動者階級,勞動者之間的競爭變得日益激烈,因此,勞動等級中一部分人必然要陷于行乞或者餓死的狀態。可見即使在對勞動者最有利的社會狀態下勞動者也不能避免勞傷、早死甚至餓死或乞討。在福利正在增長的情況下,工資的提高在勞動者身上引起資本家式的發財欲,但是勞動者只有犧牲自己的肉體和精神才能滿足這種欲望;當社會財富達到頂點狀態時,工資和利潤都是極低的。勞動者間為謀得職業而進行的競爭如此激烈,致使得工資降低到僅夠維持現有勞動者數的程度,超過這個數目的增長部分將注定要死亡。總而言之,在社會衰落的狀態下,勞動者陷入日益加劇的貧困;在社會福利增進的狀態下,勞動者陷入錯綜復雜的貧困;在社會達到繁榮頂點的狀態下,勞動者陷入持續不斷的貧困。
雇傭勞動的本質
1,雇傭勞動與資本是雙胞胎。首先弄清資本。恩格斯說:“資本是什么,是一宗貨幣,這宗貨幣變成為商品,以便再變成為比原先數量更多的貨幣。”可見,資本不是亞斯密所說的積累起來的勞動。也不是斯大林所說的是剝削工人剩余價值的價值。更不是我們理解的股市上的貨幣。資本是在商品經濟環境中用錢賺錢的活動、運動、過程。資本是動態的不是靜態的。用錢賺錢的人格化就是資本家(或老板、企業家名字并不重要)。用錢賺錢的活動必須經過三個連續不斷的過程:購買——生產——銷售。資本主義就是所有資本家在商品經濟環境中互相聯系,互相競爭,既是朋友又是敵人的關系下實現用錢賺錢的活動的社會狀態。
2,資本家為了賺錢,在市場上購買生產資料和勞動力,這就是資本主義生產的前提。資本家購買勞動力的目的不是為了養活勞動者,而是為了實現用錢賺錢的活動,為了賺錢,為了發財致富。亞斯密、一切資本家、一切資本家國家、一切經濟學家一致認為:資本家購買的是工人的勞動。工人為資本家勞動一天,資本家付給工人一天的工資。這種看似平等地交換關系,就是亞斯密的理論基礎,也是政治經濟學理論的基礎。政治經濟學就是以此為根據劃分出:資本——利潤,勞動——工資,土地——地租三位一體公式的,又是以此為根據表述生產、交換、分配、消費的各種規律的 。因為資本家購買的是工人的勞動,因此,資本家攤資本,工人攤勞動,大家共同生產,共同分配產品,既為雙方取得了利益,又為社會創造了財富。多么美好的生產方式啊!
3,馬克思說:不!資本家購買的不是工人的勞動,而是勞動力!商品的價值是與商品所包含的,為生產該商品所必需的勞動確定的。如果勞動是商品,那么“勞動”的價值是由什么決定的呢?是由它所包含的必要勞動來決定的。問,在一個工人一天、一月、一年的勞動里面包含有多少勞動呢?答,包含一天、一月、一年的勞動。假如勞動是一切價值的尺度,那么我們只能用勞動來表現“勞動的價值”。但是假如我們只知道一小時勞動的價值等于一小時勞動,那么,我們對一小時勞動的價值就絕對毫無所知。這樣,我們絲毫沒有接近我們的目標,總是在一個圈子里打轉。經濟學家說,商品的價值等于它的生產費用。勞動的生產費用是什么呢?他不去考察勞動的生產費用(遺憾得很這是不能確定的)而去考察什么是工人的生產費用。這種生產費用是可以確定的。由此可見,經濟學家所看作的“勞動”生產費用的,并不是勞動的生產費用,而是活的工人本身的生產費用。而這個工人出賣給資本家的,也不是他的勞動。當工人的勞動實際上開始了的時候,它就不再屬于工人了,因而也就不再被工人出賣了。他最多只能出賣他自己未來的勞動,也就是說,他只能承擔在一定時間內完成一定工作的義務。這樣他就不是出賣勞動(這勞動還待去完成),而是為了獲得一定的報酬讓資本家在一定時間內(在計日工資下)或完成一定的工作(在計件工資下)支配自己的勞動力:他出租或出賣自己的勞動力。可是這個勞動力是同工人本身長在一起不可分割的。所以勞動力的生產費用和工人本身的生產費用是一致的。因此,勞動力的生產費用=工人的生產費用=勞動力的價值=工資。
4,資本家在市場上購買工人的勞動力支付給工人的貨幣叫工資。可見工人和資本家從一開始就是交換的關系。這個關系和一切商品交換雙方的關系是一樣的。因此,不是資本家出資本工人出勞動的共同生產的關系。在這里,工人得到的工資和他出賣自己的衣服得到的貨幣的性質是一樣的。因此,在這種交換中工人除了工資歸自己所有以外,一無所有。資本家使用勞動力這個商品和使用他購買的別的商品的性質是一樣的。使用勞動力就是叫工人勞動。既然工人在市場上通過交換得到了工資,那么他為資本家勞動所生產的產品,就沒有一絲一毫,一分一厘歸他所有。由此可見,工資不是他為資本家生產的產品的一部分,而是,出賣自己的商品——勞動力所得。說資本家和工人共同富裕不是無知,就是臆想。由此可見,工人所有的只是工資,資本家的產品,全社會的產品與工人毫無關系。因此工人要想享受資本家的產品,要想享受社會的產品,唯一的辦法就是用自己出賣勞動力所得到的工資購買自己需要的產品。這就是問題的實質!有了工資工人就能生存,沒有工資工人就要餓死。要有工資工人就得不斷的出賣自己的勞動力,就得有工作。沒有工作工人就得餓死。這是鐵的規律!
5,資本家叫工人勞動就是消費勞動力,工人為資本家生產產品就是創造價值。因為工人和資本家的關系是交換關系,資本家付給工人工資,工人為資本家創造和工資一樣多的價值。假定一小時勞動創造的價值等于4元錢。假定工人的工資合同約定是一天16元,一月是480元。那么,工人勞動4小時就創造了16元的價值。等價交換就實現了。這就是資本家購買的是勞動力這個商品的必然結論。但是資本家說我買的是勞動,是一天的勞動,不是半天勞動。因此工人還得再勞動4小時才算一天。結果是:工人勞動了8小時創造了32元的價值。工人得到的是16元,剩余的16元就是工人無償創造的。自然就歸資本家所有。這就是剩余價值,當資本家把包含剩余價值的產品在市場上出售以后,就得到比原先數量更多的貨幣,這就是利潤。按照公平的原則,剩余價值應歸勞動者所有,這就是馬克思發現的剩余價值理論,從此就推翻了資本家的利潤理論。
6,資本家要不斷地賺錢,要不斷地獲得剩余價值。當剩余價值經過一定的時候(或幾個月、或幾年)就會累積到和資本家的建廠投入一樣多的資本。到那時剩余價值就代替了資本家的投入從而轉化為資本。從這時起資本家就用剩余價值作為資本再投入,再生產剩余價值。用資本生產資本,實質上就是用剩余價值再生產剩余價值,或者說,用從工人那里無償得到的產品再生產無償的產品。這種不用資本家化一分錢的用錢賺錢的活動就是資本主義生產的實質,就是資本主義發展的實質,就是資本主義國家強大富裕的實質。既然剩余價值是工人無償創造的,那么,理應歸工人所有、享受、支配!既然資本是剩余價值的轉化物,那么,資本就應歸工人所有、享受和支配就是天經地義的合情合理的! 正因為如此,馬克思號召: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把本屬于自己的產品從資本家手中奪回來!就成了無產階級解放運動的旗幟!這是炸毀資本主義的最厲害的原子彈!這就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根本理論!
7,資本家在用錢賺錢的活動中總是盤算少投入多產出,或者說減少成本開支。減少工資成本的辦法就是減少工人的工資。工資的價值等于工人必須的生活資料的價值。因此,減少工資的辦法就是減少生活資料的價值。要減少生活資料的價值就必須提高生產生活資料部門的勞動生產力,自然也要提高為生活資料部門提供設備機器的生產生產資料部門的勞動生產力。只要這些部門的勞動生產力提高了,產品的數量增加了,單個產品的價值就減少了,這樣在工人必須生活資料的數量不變的情況下,所化費的工資就減少了。資本家原先購買勞動力需要一天16元,現在則需要15元。提高勞動生產力的辦法是什么呢?就是使用機器,利用科學技術,采用最先進的工藝流程。由此可見,資本主義發展生產力的目的就是為了降低工人的工資。這既是工人貧困的根本原因,又是國家富強的根本原因。
8,以上就是雇傭勞動為工人帶來的災難!因此,工人階級要團結起來消滅雇傭勞動!歷史告訴我們:奴隸勞動是暫時的異化勞動形式,由于奴隸聯合起來同奴隸主斗爭,已經被農奴勞動代替了;農奴勞動也是暫時的異化勞動形式,由于農奴聯合起來同封建主斗爭,已經被雇傭勞動代替了;雇傭勞動也是暫時的異化勞動形式,由于工人的聯合同資本家斗爭,必然要被新的勞動形式代替,這個新的勞動形式就是:財產共有共同勞動。這就是共產主義!可見共產主義不是不可知的遙遠的理想,而是看得見的,毛澤東已經初步實踐了的現實的新的勞動方式。這種勞動不是為別人勞動,而是勞動者共同占有生產資料共同為自己勞動。這種勞動就是人類經歷了幾十萬年的自由的人與自然的物質變換過程。正如奴隸勞動不會再產生,農奴勞動不會再產生一樣,雇傭勞動也不會再產生。因此,這種財產共有共同勞動的新的勞動形式就是從資本消滅了以后一直到人類的滅亡的永恒的勞動方式。
以上就是中國資本制造的雇傭勞動的大概情形!
勞動者 2012年2月24日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