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演藝集團與東方演藝集團的改革分析報告
中國文化改革的第一家——江蘇演藝集團,江蘇省對文藝表演團體的改革自2001年開始,江蘇省委、省政府將江蘇省幾大直屬院團——歌劇舞劇院、京劇院、昆劇院、錫劇團、揚劇團和人民藝術劇院、人民劇場、江蘇省演出公司等單位進行整合,成立了演藝集團,從而實現了文化行政管理部門與文藝表演團體的政事分開、管辦分離。開創了由事業單位改制為企業的先河。
中國東方歌舞團(國家歌舞團)成立于 2005年7月28日 ,是在原中國歌舞團和東方歌舞團基礎上組建的國家歌舞團。在這之前,原中國歌舞團又與原中國輕音樂團合并。中國東方歌舞團(國家歌舞團)作為國家重點藝術表演團體,是文化部管理的全民所有制事業單位,實行事業體制,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運行機制。
2009年11月12日 江蘇省演藝集團總經理顧欣又擔任了原東方歌舞團的改革任務來到了北京,中國東方演藝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成為文化系統首批由“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直接轉制為“國有獨資公司”的中央文化企業。此舉創造了我國首家中直院團——“中國東方歌舞團”整體轉制的歷史紀錄。至此,顧欣同時擔任了兩家演藝集團的董事長。
逐步把藝術表演團體從事業單位轉變為企業,這些演藝集團的組建增加了演出場次、增加了經濟效益,還有的恢復了去基層和農村的烏蘭牧騎式的慰問式的演出。應該肯定的說文化體制改革的大方向是對的,但是雖然看似此次文化體制改革是很成功的,但只是在兩個方面取得了突破:一是把文化事業單位轉變成了文化企業單位,二是因為文化企業單位可以從社會任何渠道融資,在沒有文化體制改制之前文化事業單位是不能在社會上進行融資的。
而在關于國際接軌和創作方面,以及是否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化大系統方面毫不相干。這樣的做法只能是單打獨斗,沒有形成整個社會的對文化大系統的支撐。因為沒有對下一代的全民業余藝術教育,也就形成了不真正意義上的文化大發展,也就不可能有未來的文化大市場。
2001年到2011年正是中國改革開放進步最快的10年,也是中國加入WDO的10年。從物價的角度來看江蘇省演藝集團的經濟效益是隨著物價的提高才得以實現的。江蘇省演藝集團由此增加的經濟效益卻與我國經濟形勢在這十年中取得的巨大發展相比微不足道,所以說江蘇省演藝集團由此增加的經濟效益也只是水漲船高產物。而江蘇省演藝集團卻成為了新一輪中國文化體制改革的樣板,這不得不說是一種悲哀。
對東方演藝集團今后的發展我認為并不樂觀,而且有著很大的隱患,理由如下:
1.東方歌舞團的成立是當年外交事業需要的產物,是當年周恩來總理為了團結亞非拉的產物。
2.經過幾十年的國際風云的變換,當年支援第三世界的三大法寶,經援,醫療隊和東方歌舞團已經不完全適應現在的國際形勢了,尤其是東方歌舞團的亞非拉歌舞對外交事業所做的貢獻不是像以前那樣突出了。具體表現為出國演出逐年減少。 2004年8月至12月,東方歌舞團赴日本進行了128場商業演出之后再也沒有能夠走出國門了,更不用說去亞非拉國家去進行帶有政治功能的演出任務了。其演出的亞非拉歌舞只能為國內觀眾演出了。
所以說東方歌舞團的亞非拉歌舞已經失去了其任何意義了,它走不出國門了,即使走出了國門,亞非拉歌舞也代表不了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了,因為它既不是國際通行藝術又不是本民族的藝術品種。
試想:如果美國人看非洲舞蹈他們會看中國人演出的非洲舞蹈嗎?如果歐洲人看印度舞會看中國人演出的印度舞蹈嗎?澳大利亞人看日本舞蹈會看中國人演出的日本舞蹈嗎?
而真正符合即是國際通行藝術又是本民族藝術品種的,還能夠走出國門的,并且還能夠掙到外國人錢的藝術品種,目前在國內只有一個,那就是雜技藝術。我們查閱了中國對外演出公司的歷年業績,驚奇的發現只有中國雜技藝術符合上述結論。
3.目前,因為有了中國歌舞團的加入,東方演藝集團才有了新的劇種----民族舞劇,在某種程度上給東方演藝集團來了新鮮的血液。但因為舞劇劇本的匱乏,創作不出世界級的舞劇作品,這對東方演藝集團來說又將帶來新的考驗和問題。
4.任何劇團的生命力的源泉都來自劇團創作的本身,如果一個劇團沒有具有世界級的舞劇或者是藝術作品,那么這個劇團就一定不是世界級的。把文化事業單位改制為文化企業單位的努力也就顯得毫無意義了,這很像是換湯不換藥產物。
5.國家級的藝術表演團體的第一任務是為國家的政治服務,而不僅僅是為了娛樂大眾,更不是單單為了所謂的經濟效益。如果國家劇團走不出國門,就意味著失敗。因為,它無法完成國家全球布局的大目標,無法振興國家文化大發展的初衷,無法用藝術這門武器抵御外來文化的侵蝕,無法走出去宣揚我們的文化,無法用軟實力體現我們國家和民族的強大。
6。從經濟效益上講,它無法掙到外國人的錢,只能在中國掙中國老百姓的錢,這就好比一個人左兜里的錢又放到右兜里去了一樣。這種振興文化的方式是可怕的,是自欺欺人的,我預言,以上的結論將在三到五年之中顯現。
劉建民
2011年11月21日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