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天最新力作:《通往未來的道路》之十八 議會制
刑天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aiwaifeihong
資本主義國家的民主制度是建立在三權分立的原則上,現在我們來分析其中的奧秘。
三權分立也就是立法,行政,司法彼此獨立,相互監督,議會負責立法,司法部門根據法律監督政府,而政府則由全民普選產生。
首先我們來看立法機關——議會,在大多數國家,議會都采用兩院制,上院也被稱為參議院,下院也就是眾議院。
下院的工作是擬定法令草案,一旦草案被指定好,就必須經過上院,即參議院的審定,關鍵就在參議院這一關,參議院有權否決草案,如果草案被否決,它就不能生效。
參議員不同于眾議員。它不是普選產生,而是被任命,并且為終身制,只有多年資格的眾議員,最后才有可能上升為參議員。
參議員究竟是什么人呢?他們代表了資本主義國家內最富有的階層,他們相當于封建社會的顯要貴族,參議員的資格帶有某些世襲性,在資本主義剛開始興起的時候,為了和封建貴族達成妥協,資產階級往往吸收封建貴族進入官僚機構,作為交換,貴族們則交出世襲的地方權力,因此參議院的作用實際上相當于貴族院,它是收留封建貴族最好的場所。當然也不僅如此,資產階級的暴發戶憑借經濟實力,也可成為參議員。
試問,參議院能否允許有損于他們自身利益的法案通過呢,他們是否會通過一項有損于資產階級的法案通過呢?
絕不會。
參議員是資產階級里最狡猾,最有經驗的政治家,是維護資本主義制度的第一道關口。
我們在看眾議院,議員是由各選區的選民選出,這似乎顯得非常民主,因為人民是自由投票。
但是請注意,人民不是選出自己喜歡的人,而是在已經推出的候選人中選擇,而這些候選人,絕大多數民眾百分之九十九不認識,或不了解,試問,這樣選出的議員,能否稱得上人民代表?
問題就出在按選區投票,在現代資本主義社會里,由于人口流動和工作頻繁的變動,同一塊區域居住的人,往往彼此不認識,更談不上了解,人們怎么可能了解候選人呢?
再看競選者是哪些人,在自由的資本主義國家,誰都可以選擇從政,但是既然選區的人彼此不認識,那么為了拉選票,競選者就必須借助廣告,四處演講,這就是說,他們必須脫離生產勞動,全天候的進行政治活動。我們姑且不管他們的許諾有多美妙,試問,哪些人才有可能從事競選活動?
絕不可能是工人,因為工人是掙一文吃一問的,一天沒工作,他的生活來源就會出問題,參加競選的,要么來自資產階級,要么成為資產階級的代理人,因為只有資產階級才有實力資助這種事業。
我們再看選民中最普通,最廣泛的那部分,也就是工人階級,盡管發達國家的工人階級的生活質量的確要比發展中國家的工人好些,但是他們所受的剝削強度,要遠遠大于發展中國家的工人,工人一天8小時都在緊張的工作,在結束一天的勞累之后,他們最需要的是體力上的恢復,在滿足必要的吃喝拉撒睡等生理需要之后,他們還有多少時間和精力,來關心那些陌生的競選者的演講?誰要是不能回答,請到健身房連續鍛煉8小時,只要不偷懶,你就知道答案了。
正因為這一點,真正的工人是不關心競選活動,因為他們的生活條件,決定了不可能從事關心政治活動,政治活動和他們并沒有關系,“政客們只是說出了人民想聽的話,至于能不能說話算數,沒人管”,這是工人們普遍的認識。
競選方式就已經決定了議員不可能來自工人階級,他們所提出的法案有可能維護工人階級的利益嗎 ?即使真的有一些,所占的比例又有多大?
不要忘了,法案還必須經過參議院的審核,即使法案真的有利于工人階級,也決不會通過,因為參議院可以輕而易舉的否決它。
試問:議會制是否是真正的民主制?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