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認為人的天性自私論。但是自然界沒有意識,也沒有私念。何來人性的自私與無私之天性呢?從自我感知而感知世界的角度講,人之天性叫自我,自我意識。而認為人之天性的自私論很顯然違背天之天性,自然沒有意識的無私。正所謂: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人類有了智慧但同時也有了錯誤認識。人性自私論就是這的智慧出的大偽。自私自立的小人僅有私有占有占有之心而缺少和他人共和之心。今天的私改就是對人民共和制度的破壞。
有些人 講產權明晰,為什么只講私有產權明晰?而不講公有產權明晰?因為今天的中國多私天下之心,而少公天下之心 。把人民共有財產說成無主的“冰棍”。沒有公天下之心,自然就想不出,自然就找不到明晰人民共有產權的方法。一個人民共和的國家就必然需要有人民的公有.共有財產,所以就需要共產黨領導人民,堅持人民共有財產共有公用,為人民所用。
只有以共有(公有)產權理論才能實現人民共和。什么叫人民共和?簡單說就是國家天下不再是帝王私有的,而是人民共有的,如此才叫人民共和。而且只有以共有(公有)產權理論才能實現人民共和。而僅以私有產權理論結果就是對人民共有財產的瓜分,所以說講產權理論,必須講人民共有產權理論結合個人所有的產權理論。私有占有之心有悖于人民共和之路。 國家的人民的公有共有財產都瓜分成私人占有拿什么來實現人民共和?所以說今天中國的矛盾是正人君子與奸佞小人的矛盾。
中國人的思想認為天人合一,既是人與自然關系的辨證認識論。自然界沒有私念,天地沒有意識。所以人之天性既不是無私,也不是自私,人之天性叫自我。自我意識,自我的感知。可以把人的自我感知叫私,而人要自私就錯了。很顯然一個人成不了世界,人生活就要處理好兩個關系:人與自然的關系和人與人的關系。如果講無私的話就是忘我了,但人不容易達到無私而亡我的境界。所以中國古代先賢提出仁與義的思想。也就是立人之道。
中國人講仁義,仁即二人.是處理自己與他人關系的一種態度,不追求個人利益的最大化.而是個人利益的合理部分.與人相處抱有"仁"的態度.
仁是什么?打個比喻,如果把人們生存的世界比做一個大屋子,仁的前提是個人不能私自占有這間大屋子。即公天下。而后才是仁,給別人留出屋子的一部分空間,不能獨占,就叫仁。即懷“仁”的態度處世。
從字面上看仁即二人,指與他人相處的時候的態度即“仁”。仁不是自私,也不是無私。“仁”是處理自己與他人關系的一種態度,不追求個人利益的最大化.而是個人利益的合理部分.與人相處抱有"仁"的態度.不能自私自利。
義是什么?人生必架于物,而人在尋物之利時要利取中道是為義。不仁不義就是自私自利了。義是什么?義是利取中道。在這間大屋子中合理的分配每個人使用的空間。原始人類共同圍獵,共同享用圍獵成果,自然資源在一個部族中是公有的。人類的社會化生產也要求社會化生產的財富公有,合理的分配社會化生產的財富用于每個人的生活。
什么叫公道正義?公道正義就如同兩人共用一個課桌的小學生。小學生習慣在課桌上畫一條線,這條線劃在中間,就是公道正義。反之就是不義.如果上面的比喻不能讓你理解“義”的含義,不妨再說兩句。人生在世面臨各種利益的取舍與分配。而這些我們都可抽象的說它是一個“蛋糕”。義就是取利之道。怎樣分利益這個蛋糕呢?如果讓你分的話,在中間劃開就是利益平分,就是義。反之如果給自己一大塊,而給他人一小塊,是不是對不起別人呢?就是不義。如果私吞了蛋糕就是不仁。而如果給自己一小塊而給別人留一大塊,就是克己奉獻。所以說怎樣改革是一個道德和良心問題。無德之人舉不起改革的義旗.
少了公天下,哪有真仁義?少了公天下,哪有真民主?為人民服務才是真仁義。合璧中西,貫通古今。所以今天中國需要公天下的大仁義思想。所說公天下的結果就是共天下。相對于君王私有天下來說,人民當家做主的社會,人人都成了國家的主人的社會是共和的社會,也是共主的社會。
我認為不能簡單的從抽象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入手分析人類的發展規律。因為所說的生產關系就是人的勞動關系。人類是依靠主動的生產勞動而獲得生存資源的。而現存的人的勞動關系不外以下三種:協作勞動關系.奴役勞動關系.和雇傭勞動關系。
人類最初是協作勞動關系如眾人的合力圍獵,后來由于人類學會馴養六畜為人類服務之后也就出現了以奴役同類而獲利的奴役勞動關系。奴役制勞動把人等同于牛馬,不僅占有他人勞動而且占有他人的身體和生命。而人類本來是天生平等的,所以這種奴役制勞動關系最終被追求平等,對奴役反抗而被歷史的發展淘汰。而這一歷史進步進程并不是一刀切,中國很早就沒了奴隸制。而西方如號稱自由民主的美國擺脫蓄奴制還不到兩百年的歷史。
人生必架于物。人的生活離不開物質基礎。占有物而尋物之利,產生了雇傭勞動關系。這種勞動關系又可分成農業資本主義和工業資本主義和金融資本主義。金融資本主義的發展而又最終自我否定以對物占有而尋物之利的以資為本。因為現代信息社會的發展貨幣信息符號化,虛擬化正是以實物的以資為本走向衰亡。
世界無時無刻不再運動發展和變革。但是要看出于什么心來改革。出于公心來改革自有公道。出于公心來改革自然能謀公利。但是出于私心來改革就不會有公道,只能會謀私利。 改革應該變成有德有道的改革因為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改革要走正路,改革要走正道,不走正路.正道的改革死路一條。
自從人類文化誕生以來,人類文化就以探索自然規律和人世規律為目的。最早中國人把世界的運動變化叫它“易”,運動變化的規律中國人叫它“道”。什么是易?就源于人們每天看見的日升日落。什么是道?也是源于人們走的路。路即道也。世間萬物各有其道,運動變化各有路徑。受人的視覺觀察所限制,也就有人看不見的無形之道和有形之道之分。這個世界上道的變化就是因其得而失,因其失而得。“圣人不積, 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與人為善,誨人不倦。我還真不愿意看到有人往死路上奔。
一個國家誰是主人?就要看誰是這個國家賴以存在的自然資源.社會資源和社會管理權由誰來掌握。如果是公有制,即大家共同擁有共同繼承,任何人不占為私有和個人私有繼承,那么個國家就是真正意義上是大家的。不是任何個人的。反之如果是少數人占有自然資源社會資源和社會管理權,多數人成了雇傭勞動者,那么這個國家就是少數人的,是被少數人壟斷的。貫通古今中西思想——“公天下”的結果就是“共天下”。人民共有財產的產權由誰來行使?應該由人民選出的代表組成的全國人大來行使。而不是由公務員組成的行政機關來代替。
當社會發展到人民共和的時代,國家就還原了國家的本來。國家國家,國和家。大家在一個共有的地域內建家。自然資源社會資源和社會管理權的相對公有制,不再是私有占有制和私有個人繼承制。變成了共同擁有與共同繼承制。公有制不是不能為個人所使用,它應如同道路。共有公用,為個人所用。合理分配共有資源使用權。貪污腐敗,為什嗎大家要反對?就是沒有合理分配共有資源。而為少數個人謀私利了。任何人不能據為私有。如農村土地,增人增地,減人減地。保證地權相對均衡。等等,等等。應當說在實現人民共和的路上我們還需要不斷探索,實踐。坐而論道并不科學。
人類社會是動態的,世代交替的運行的社會。現代基因學證明,在這個世代交替中,個人只能把一半基因傳給后代。而另一半歸復自然了。而人對物的占有的私有制和私有繼承制,就違背了這一自然規律。所以要人們設計出共同擁有與共同繼承原則的公有繼承制制度,修改個人繼承制度,開征遺產稅建立全民養老基金等等。這樣就是人類向道法自然邁近了一步。人類社會存在和利用的自然資源社會資源和社會管理權建立人類共同擁有與共同繼承的制度,使人都成了老吾老以及,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君子圣人。
附文:拋開左右,中國人應學會以正邪劃線論是非
/ 中國人應學會以正邪劃線,而不再以左右劃線 . 以正邪論是非是中國人的傳統概念。而近現代以來西方思想的傳入,我們習慣以左右劃線論是非。而這種區別對錯的方法弊端很大。所以我主張從新使用正邪論是非區分對錯的方法。
什么是今天社會的正?就是主張社會的整體利益,社會公益。什么是今天社會的邪?就是主張自私自利,甚至損人利己。
在今天中國,國體叫人民共和國。就是人民當家做主的共主社會。人民的整體利益至上。國家,國家,國和家。大家在一個共有的國之內建家。人民國家的公有共有的如自然資源社會資源和社會管理權服務于人民而不應為少數人謀取私利。如此則為正,反之則為邪。國家國家,國和家。就是大家在一個共有的空間.地域(國)內建家。國的作用就是保護這一地域內的家。為了這個,大家把自己的一部分權利.利益交給國來行使。國就是一個家的集合,一個“大家庭”。但是在人類不同時代,這個大家庭的權力可能為某些人來謀私利。中國古代不就有天子說嗎?天子說又變成了帝王說。帝王壟斷了國家權力.利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帥土之兵莫非王臣。公天下變成私天下。而且這個私天下制度由世襲制傳遞成一家一姓的天下。帝王擁有天下是為的獲取利益——皇糧國稅。所以天下的土地有百姓耕種,向帝王交皇糧國稅。帝王私有天下,百姓也可把土地私有傳給自己的后人。這點帝王是允許的,因為大要的是皇糧國稅,和僅是名義上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當社會發展到人民共和的時代,國家就還原了國家的本來。國家國家,國和家。大家在一個共有的地域內建家。自然資源社會資源和社會管理權的相對公有制,不再是私有占有制和私有個人繼承制。變成了共同擁有與共同繼承制。公有制不是不能為個人所使用,它應如同道路。共有公用,為個人所用。合理分配共有資源使用權。貪污腐敗,為什嗎大家要反對?就是沒有合理分配共有資源。而為少數個人謀私利了。任何人不能據為私有。如農村土地,增人增地,減人減地。保證地權相對均衡。等等,等等。
社會主義乃至共產主義要實現的就是人與人同。建設和諧社會的基礎就是人與人同,共同利益一致。只有人與人同,才有人與人和的和諧社會。為了社會的活力在人與人同的基礎上講人與人異。即人類社會的分工不同,收入的合理差異等。
忠于人民的利益,忠于國家利益即是正派。自私自利,損害人民的利益損害國家利益就是邪派。 當然在講國家利益.人民利益的時候也有現實利益,長遠利益和根本利益之分。要統籌兼顧。
捍衛公有制就是捍衛人民當家做主的政體 .社會主義思想自西方傳入中國后至今,人們對這個概念理解不透,以至眾說紛紜。其實社會主義就是一個社會學說的概念,并非嚴格的政治概念。社會主義建立在公有制基礎之上。今天我們卻看到這個基礎正在不斷被蠶食。打著各種民主反壟斷的幌子,反對公有制。搞所謂的民進公退。正義之士反駁起來卻又力不從心。但是我們要是從社會形態治理方式的政治概念出發即人民當家做主的民主是指出發,就能理直氣壯的反對假民主,捍衛人民當家做主的真民主。
一個國家誰是主人?就要看誰是這個國家賴以存在的自然資源.社會資源和社會管理權由誰來掌握。如果是公有制,即大家共同擁有共同繼承,任何人不占為私有和個人私有繼承,那么個國家就是真正意義上是大家的。不是任何個人的。反之如果是少數人占有自然資源社會資源和社會管理權,多數人成了雇傭勞動者,那么這個國家就是少數人的,是被少數人壟斷的。
中華民族歷史上從夏禹把共有的社會管理權傳給自己的兒子啟,中國就成了家天下。經歷代演變最終成了君主專制,一家一姓的私天下國家。歷史從以毛澤東領導的革命,建立新中國而改變了。無數革命先烈之所以拋頭顱灑熱血就是為建立一個人民當家做主的共同國家。為了這個政治理想千千萬萬人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正是由于這千萬顆頭顱才換來了人民當家做主的公天下。改變了中國私天下在一家一姓間循環更迭的歷史。所以說今天中國誰要想搞私有制就是在竊國。就是在竊取千千萬萬生命換來的人民當家做主的共和國這個勝利果實。竊國者如竊鉤。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