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社會越來越少的人愿意主動去關心社會制度這種東西,因為它好像距離人們非常遙遠。但這只是人們的錯覺,事實上它與我們的工作生活息息相關。
我們家的祖輩都是農民,到我頭上終于成了一個普通的沒職務的那種公務員,是一個典型的玩不了“拼爹游戲”的草根。經歷過單調但卻安寧的農村生活,自認為心胸還是比較寬闊,因為我不喜歡看時尚雜志,對品牌面子之類的東西也不感冒,更沒有對名車豪宅、叱咤風云的追求,基本上與世無爭。但是,現實卻告訴我麻煩有腿,會自己找上門來。
這兩年因買房欠了一屁股債,我和媳婦合計著做點什么小本生意補貼點家用,但卻發現街面上的房租是那樣的高,即使費盡辛勞賺點錢,其中的大部分甚至絕大部分也都是給那些房主們作了貢獻。通過這點生活實踐,我也終于體會到《詩經·伐檀》中“不”的無奈和憤怒。有地、有資本的人不需要勞動就可以通過收租、分紅的手段收入大量財富,這些財富從何而來?天上不會掉餡餅,同樣財富也不會憑空產生,所以只能是從那些勞動者手中掠奪而來的。無論這種掠奪是多么的合乎法律和傳統,但它違背了按勞分配就是不公平的。而導致這種收入分配不公平的根源就在于當下變相的土地私有制?! ?/p>
關于土地私有制的問題,有興趣的朋友們可以找孫中山先生關于“平均地權”的著作看一看,講的非常詳細和透徹,另外還可以得到額外的收獲,搞明白當下房價問題的來龍去脈,并認識到國家現在的調控措施是多么的治標不治本和事倍功半?! ?/p>
有點想法的人大都想開創屬于自己的事業,現實卻告訴我們,當下是個“富者愈富,窮者愈窮”的社會,一個草根靠合法手段很難有出頭之日,當然不是說沒有,只不過與中大獎的概率或許相差不多。而原因就在于沒有生產資料(土地、資本等)的支持,任何理想和計劃都只能是意淫和幻想,發展的空間和機會是掌握在那些擁有生產資料的人手中的。
上面的內容說明一個事實,分配發展空間及機會和處置勞動成果的權利都是掌握在生產資料所有者的手中的。所以,對于我這個不求天上掉餡餅,只求能有一個相對公平的發展及收獲環境的人來講,社會制度的選擇非常簡單,那就是誰能給我更公平的環境我就選誰,而在現有情況下答案只能是生產資料公有制的社會主義。相反,那些有房,有車,有土地,有資本的既得利益者肯定會選擇私有制的資本主義,因為那樣,不管他們有無才能都可以占有更多的發展機會,并且合法但不合理的不勞而獲?! ?/p>
換個角度來講就是,現在的中國社會雖有很多讓我難以接受和容忍的問題,但我仍然認為中國的社會更適合于我,因為沒有物質基礎的我在這個以公有制為主的社會要比在私有制社會里獲得發展空間及機會的概率要大,而且莫名其妙消失不見的勞動成果也要少一些。舉例來講,那些普通農民和工人的孩子在國企當中用心努力工作的話,都有機會當家作主做出一番事業,雖因當下的社會風氣影響這種機會的公平性受到了極大的影響,但相對于私企、外企來講,還是要大得多。
上面就是我為什么信奉社會主義的原因,接下來,講一下為何要寫這些東西。
1840——1949的一百多年時間里,我們這個泱泱大國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恥辱歷史,原因何在?方方面面的原因有很多,但最為根本性的原因卻在于占了四萬萬民眾的無知無求,也就是魯迅先生所說的“哀其不幸,怒其不爭”。這種無知無求則來源于明清數百年以來“只談風花雪月、金錢權勢,莫談自由平等、家國政事”的傳統,這種極端勢利的傳統使中國坐擁當時世界首屈一指的金錢、人力、物力資源,而在短短數百年間墮落成一個任人欺侮的國家?,F在這種傳統又被有意無意的“發揚光大”起來。這篇文章就是想讓大家明白“政治”、“天下興亡”等這些東西并不遙遠,它與我們的工作生活息息相關,千萬莫要自作聰明,重蹈覆轍。
寫完此文章,作者還有一些疑問,當前“意識形態領域斗爭”的關鍵不就在于人們“如何選擇社會制度”或者說“為什么選擇某種社會制度”嗎?這么簡單、容易解決的問題為何被宣傳部門、黨校以及各類研究所的高官、專家、教授、智囊們搞得那么復雜無比又狼狽不堪呢?難道真的只能用“食肉者鄙”來回答嗎?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