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證法認為矛盾無處不在,事情要一分為二的看,常常是利弊共存,只是看利大還是弊大。
我們說我國用改革開放三十多年的時間,走完了一些資本主義國家用幾百年才完成的工業化過程,在立法領域也是如此。美國亦可以說它用幾百年的時間走完了中國幾千年的發展過程,并且目前仍是世界首屈一指的世界強國。
當我們要繼續擴大開放,加強吸引外資的工作,告訴外國人在中國投資將獲得更大的利潤回報時,我國的巨額美元外匯儲備卻不知投向何方,部分用于購買美國國債。美國正在實施第二輪量化寬松的6000億美元的印鈔行動,也許在第三輪的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時,美國會用散發著墨香的美鈔將它的國債買回。引進外資,引進了資金和技術,也獲得了一定的海外銷售渠道,雙向投資也加強了世界各國人民的交流和友誼。但我們也不要忘了資本逐利的本性,也不要忘了外國的資本家為了進入中國的市場獲利,還上演過八國聯軍入侵北京的一幕。新中國在外國技術封鎖的條件下,也搞出了核彈和氫彈,把衛星放上了天空。中國也算是金磚四國之首,但我們的國庫中的金磚沒有第一大債務國美國國庫中的多。金磚四國沒有西歐的國家發達,也沒有人家的社會福利好,比如西歐國家的男職工在孩子出生后可以休產假,而中國的男職工要休產假,會讓人覺得是個笑話。發達的國家財政赤字多,發展中的金磚四國外匯儲備多。
當我們說這次金融危機百年不遇時,我們似乎忘了解放前國民黨統治區嚴重的通貨膨脹,上街購買東西時要用麻袋裝錢。新中國成立不足百年,世界的一戰和二戰都曾發生于上個世紀,戰亂中的人們還會關心世界金融是否存在危機嗎?百年不遇,用在美國是實至名歸,用在中國則嚴謹性不足。
當我們說要實現國有資產的保值和增值,以適應全球經濟一體化,參與全球競爭時,我們卻忽視了曾經的金融行業老大美國花旗銀行,在這次危機中沒有美國政府的注資就要倒閉,而中國的工商銀行市值躍居全球第一。一個大的企業,根基和盈利主要依賴本國市場,尤其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去開拓發達國家的市場,一旦不慎,很可能鎩羽而歸。我們的中石油和中石化難以左右歐佩克組織對石油價格的控制,我國的鋼鐵企業在海外采購鐵礦石時也遭遇了鐵礦石巨頭必和必拓抬高礦石價格的情況。我們的國企也沒有參加與必和必拓購買加拿大鉀礦的競爭,倒是有一民間企業在加拿大購買了一塊鉀礦,形成產能后可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中國農業使用鉀肥的安全。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